萬沒料到!上台剛滿一個月,「特朗普下台」一夜突響!美國突傳重磅消息

2025年03月12日14:50:28 歷史 8698

據光明網報道,在美國「總統日」假期集會上,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政策抗議者冒着嚴寒進行示威。 最新抗議活動被稱為「總統日無國王」。2月5日曾也舉行類似全國範圍抗議活動,在美國數十個城市吸引了諸多參與者。兩場抗議活動都譴責特朗普及其億萬富翁顧問埃隆·馬斯克。馬斯克是特朗普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領導人,這是一個旨在削減聯邦開支的政府外組織。據報道,近千人在雪中的波士頓從州議會大廈遊行到市政廳,高呼「埃隆·馬斯克必須離開」和「總統日無國王!」

在華盛頓的抗議現場,有一塊標語牌上寫着:「驅逐馬斯克,推翻特朗普。」隨着極地寒流席捲全美,許多示威城市的氣溫都遠低於冰點,但抗議者仍然堅持行動。在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州議會大廈前,舉着「無國王」「抵抗法西斯」等標語。當部分抗議者試圖進入議會大廈時,安保人員阻止了他們。示威者希望旁聽一場關於移民政策的州參議院委員會聽證會,該法案要求全州執法部門配合聯邦移民政策。抗議組織者表示,她的目標是保持集會的和平性。

萬沒料到!上台剛滿一個月,「特朗普下台」一夜突響!美國突傳重磅消息 - 天天要聞

美國民眾集會現場(資料圖)

「我感到自己遭受了背叛。」一位被美國總統特朗普解僱的美國醫療工作者將這輪「解僱風波」形容為一場「噩夢」。據英國《衛報》報道,大量抗議者近日聚集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外,表達自己對聯邦機構大規模裁員事件的不滿。

美聯社報道稱,每年,美國聯邦政府向CDC投入的核心預算近92億美元,旨在保護美國民眾免受疾病及其他公共衛生威脅。在此輪裁員前,該機構擁有約1.3萬名工作人員,其中在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超過1700名,這些人在守護美國公共安全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據報道,特朗普在新任期的頭兩周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涉及從貿易、移民到氣候變化等方方面面。1月2日,就有數千人舉行遊行反對特朗普在南加州的大規模驅逐計劃,包括在洛杉磯市中心舉行遊行。抗議活動令當地的一條主要高速公路關閉數小時。

抗議活動之外,民主黨人也開始提高反對特朗普的聲音。據Axios報道,得克薩斯州民主黨籍眾議員艾爾·格林(Al Green)此前表示,他計劃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僅兩周後就對其提出彈劾條款。格林是特朗普最執着的批評者之一。

萬沒料到!上台剛滿一個月,「特朗普下台」一夜突響!美國突傳重磅消息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不得不承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一個月來,國內外新政頻頻。在美國國內,特朗普重點打擊非法移民。他宣布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增派美軍部署邊境,執行大規模驅逐行動,派軍機遣返非法移民。白宮表示,在特朗普政府執政前兩周,已有8000多名非法移民被逮捕。特朗普還大力推動聯邦政府機構改革,削減聯邦開支。特朗普政府設立政府效率部,關閉或醞釀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署、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教育部等聯邦機構,推行大規模聯邦僱員裁員。

對外,「美國優先」政策高調回歸併進一步加強。上任以來,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關稅,隨後表示暫緩實施加稅措施,以爭取與兩國達成協議;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並取消對部分貿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決定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等。延續其總統第一任期政策,特朗普政府密集「退群」,除退出《巴黎協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外,還要求評估美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色,多次威脅退出北約。

萬沒料到!上台剛滿一個月,「特朗普下台」一夜突響!美國突傳重磅消息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資料圖)

針對延宕近三年的俄烏衝突,特朗普此前曾發表「若俄羅斯不談判便開啟制裁」的言論。特朗普先後與普京與澤連斯基通話。隨後特朗普排除歐洲和烏克蘭,與普京共同促成了兩國三年冰凍期後的首次高層對談。在一系列不同於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基本立場的動作之下,新華社援引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里翁·巴特勒的話指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促使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傳統盟友對與美國關係進行根本性反思,從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經濟、政治甚至軍事「脫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