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2025年01月22日07:00:28 歷史 1721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 天天要聞

【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 天天要聞

【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 天天要聞

松潘雪欄關遺址



【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 天天要聞
  雪欄關,又名「雪南關」,因雪欄山得名,在今松潘縣大寨鄉大寨村北。

  民間俗稱雪欄山為雪山樑子,在松潘以東,是涪江與岷江的分水嶺。藏語稱之為「魯昔刻卡」,意為「死羊埡口」。因該地山高寒冷,積雪終年不化,牲畜不易通過,故名。

 《松潘記略》引「《方輿紀要》云:山勢蟠蜒,四時積雪,其色如銀,俗呼寶頂山。山高,險行數里始至其巔,上有風洞,深不可測。」即今之雪寶頂,是岷山山脈的主峰,最高海拔5588米,同時也是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

  嘉慶《四川通志》卷30載「雪欄關,在廳東二十二里雪欄山上,舊設大口墩」。由於此地山勢險要,控制着松潘東路的交通要道,明代在此設立雪欄關,並在此修築大石墩以防衛。

  民國《松潘縣誌》記載道:「雪欄山,縣東三十里,山勢蟠蜒,俗稱寶鼎山,一名崆峒山,又名雪嶺。領上舊有關,終歲積雪如銀,一白無際,為縣八景之一。」嶺上雪霽初晴,白雪、碧空、山色相互映襯,蔚為壯觀,雪欄霽色由此聞名,為松州古八景之一。

  現存雪欄關遺址位於松潘縣大寨鄉大寨村北3000米,建於明代,平面呈長方形,面積5000平方米。

  城牆用不規則的條石砌成,現存東面城牆殘垣長73米,高2至2.8米不等,厚2至3米不等;西面城牆殘垣長50米,厚0.8米,高0.4至0.6米不等;南面城牆殘垣長28.5米,厚1.2至2.5米不等,高1.8米,城門已毀。北面城牆殘垣長21米,高1.8米,寬1.3米,村道由南至北從城址中穿過。

  雪欄關遺址是松潘東面的重要關隘,該遺址對研究明清時期西南邊陲的軍事關隘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文化】松潘雪欄關遺址 - 天天要聞

雪欄關遺址

來源:志中阿壩(資料來源:張艷、楊友利《松潘縣境古城歷史及遺迹調查》;路遇明、王琪《清乾隆初年所繪<四川全圖·松潘鎮圖>識略》)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