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加強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暨 《中國工人》創刊10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2024年12月27日19:30:27 歷史 2875
讀書 | 加強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暨 《中國工人》創刊10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 天天要聞

12月17日,加強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暨《中國工人》創刊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座談會上,「人民工匠」許振超講述了他和《中國工人》的故事,中共一大紀念館向中國工人運動歷史和發展成就展贈送1926年《中國工人》第六期展出件,中國工人雜誌文獻數據庫正式發佈上線。

據介紹,《中國工人》由中共中央在1924年創辦,1926年出版的《中國工人》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編輯出版的刊物。1940年2月7日,《中國工人》在延安二次創刊,毛澤東同志題寫刊名並撰寫發刊詞。從6000萬字的中國工人雜誌文獻中可以看到,《中國工人》走過的百年歷程,也是黨領導中國工人運動的百年縮影。《中國工人》創刊以來的100年,已深深融入黨領導下的中國工人運動史之中,是見證中國工人階級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的100年,是展現中國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100年。歷經百年發展,《中國工人》團結引領中國工人階級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聚力提高中國工人階級覺悟並不斷增強先進性,熱情宣傳中國工人階級為民族復興偉業持續奮鬥的歷史貢獻,成為黨的政策傳播者、職工發展助力者、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弘揚者和工會工作創新者。

今天的《中國工人》,堅定融合發展創新之路,持續探索運用數智化賦能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實現技術驅動優化內容推薦,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未來,《中國工人》將帶着這份紅色基因,開啟新百年的新征程。

  作者:

圖:王鑫 編輯:袁琭璐 責任編輯:朱自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 天天要聞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2025年5月11日下午3時,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25位印尼華人華僑組成的參訪團,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5歲,最年長者88歲。他們中有人坐着輪椅、有人拄着拐杖,全程緊跟講解員步伐,無一人掉隊。參訪團此行是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意到館重溫歷史,併合唱《松花江上》。 參訪團成員雖年事已高,...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