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九派新聞報道,11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越南抗議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扣押越南漁民和漁船,發言人能否對此予以確認?針對此次事件,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敦促越方切實加強對本國漁民的教育管理,不得到中方管轄的海域從事非法活動。

在10月3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越南外交部發言人突然提到了南海西沙群島,要求我國尊重越南所謂的「主權」、釋放「被非法拘留」的越南漁船和漁民,並賠償越方損失。不過,越南外交部並沒有透露所謂的「越南漁民」何時被中國拘留,也沒有說明有多少漁民被抓。但根據近期發生的中越漁業糾紛推測,越南外交部所說的這起事件,是9月29日越南一艘漁船非法闖入西沙群島玉琢礁與浪花礁之間水域作業,我國三沙執法船依法對越南漁船採取登檢、管控措施,並收繳越方非法魚獲。
越方當時聲稱中國海警對越南漁船上的漁民採取行動。然而,實際上這完全顛倒了事實,根據中方發佈的執法錄像顯示,當天越南漁船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了非法作業,且首先用竹竿、刀具等武器阻撓中方海警的執法,導致2名中方執法人員受傷。中方至今並未公開譴責越南,反而是越方主動反擊,這顯然是故意想要在國際上抹黑中國的形象,其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今年6月15日,中國海警新規正式生效,其中明確規定,對於非法進入我國領海的外國船舶,我海警機構有權責令其離開,或採取扣留、強制驅離、拖離等措施。這份文件是對外公開的,有關國家要是不清楚,不妨去補補課,中方的底線很明確,始終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其次,越方未能對本國漁民加強管理教育,反而事後向中方提出抗議,此為「倒打一耙」,我們不接受這種做法。越方應該做的是加強對本國漁民的管理,而非無端抗議中方正當維權之舉。

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行動,其目的值得深思。他們頻繁以捕魚為幌子,試圖侵佔西沙群島的漁業資源,並與菲律賓相互勾結,聯手在南海興風作浪。同時,越南還試圖通過塑造自身受害者的形象,博取國際社會的同情。過去,考慮到中越兩國關係,我們對越南在南海的一些小動作採取了相對容忍的態度。然而,越南卻得寸進尺,暗中在南海島礁進行填海造島,建設軍事設施,甚至非法佔據我們的島礁,並不斷挑釁。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本着維護兩國友好關係的大局,在言行上保持克制。
但是,越南對中國提了三個要求:第一,立即釋放越南漁船和漁民;第二,向中國索要賠償;
- 反對中國涉足西沙群島。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為南海諸島四大群島,這是不容更改的事實。對於越南方面所謂的抗議,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只說了兩句話。中方敦促越方切實加強對本國漁民的教育管理,不得到中方管轄的海域從事非法活動。
中方對這次事件的回應,核心在於強調其在南海的主權。中方認為,越南漁船未經允許進入其認定的管轄海域,這種行為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中國依法對相關漁船採取行動,既符合國際法也符合國內法,彰顯了中國維護自身海洋權益的堅定立場。越南方面沒有有效約束自身漁民的行為,卻在事件發生後指責中方,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這段指責除了回應越南的抗議之外,也是在警示越南需要在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東南亞地區的新興經濟體,越南近年來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憑藉顯著的地理位置優勢、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持續的經濟增長,越南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尤其是製造業和服務業成為眾多跨國企業青睞之地。越南的經濟增速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保持着較高水平,特別是在實施了一系列市場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後,其經濟體系逐漸從以農業為主向多元化工業化轉型。這一轉型不僅提升了越南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增強了其爭取美國承認的信心。
拜登政府在其《2021年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導》中提到越南和新加坡一樣,是美國在東南亞事實上的盟友,美、越兩國加強合作將有助於在印太地區「推進共同目標」。在美國政府的《2022年印太戰略》中,越南還被列入了「主要地區夥伴」的突出名單,與印度、新西蘭、台灣等地位等同。美國在中國周邊的一舉一動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圍堵中國。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積極應對,發揮我們的「強拆」優勢,徹底瓦解美國組織的「反華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