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到的宗室英翹,是恭親王常寧的六世孫,他的入仕渠道稍微特別一點,是通過捐輸的名義,成為了宮中的二等侍衛。後來,憑藉著他自己的努力,也成為了地方三品大員。來介紹一下:
一:祖上世系。
1.五世祖海善(1676-1743)
海善是恭親王常寧的第三子,雖然生母是庶福晉,但是父親還是將爵位交給他來承襲。
不過,海善在康熙朝初封奉恩將軍,後來父親恭親王常寧去世後,海善就承襲了多羅貝勒的爵位。
康熙五十一年,因犯事被革去了貝勒的爵位,後來爵位就讓他的二兄滿都護來承襲。然後在雍正四年恢復了多羅貝勒的爵位。之所以恢復爵位,是他的二兄長在雍正九年去世,生前也已經降低到固山貝子的爵位。那麼,多羅貝勒的爵位又空出來了,正好讓海善恢復了爵位。
2.高祖父隆靄(1694-1753)
弘字輩,與康熙帝的嫡孫弘皙是同一年出生,而且他在恭親王常寧的孫輩中也是居長。
康熙三十三年,隆靄出生在多羅貝勒的府中;
乾隆元年,已經42歲的隆靄才被朝廷授予了一個四等侍衛,官至從五品。
乾隆二年,擢升為三等侍衛,領正五品銜;
乾隆九年,因病告退侍衛。
3.曾祖父閑散宗室謙益(1721-1805)
永字輩,在順治帝脈下的永字輩玄孫中,謙益應該算得上年齡較長的了。
然而閑散宗室謙益活到了85歲,卻一直沒有擔任朝廷官職。
一個從康熙年間活到嘉慶年間,這在當時的宗室中還是很少見的。
值得一提的是謙益的嫡妻是額駙孫承恩的女兒,然而孫承恩的妻子就是謙益的姑母,因此他們成婚是屬於表兄妹成婚的。
當然,孫承恩還有一個嫡妻是康熙長子的第四女,被封為了縣君,屬於弘字輩的。在族內還是屬於謙益的姑母。
4.祖父閑散宗室連端(1763-1801)
連端是謙益的第三子,前面兩位兄長也是幼年早逝,他成為了實際上的長子。然而,他也沒有被朝廷授予官職,一生閑散。
他的嫡妻還是朝廷三品城守尉的女兒,對於他這樣的遠支宗室來說,在乾隆年間也算是選擇了較好的人家了。
5.父親閑散宗室鍾靜(1780-1856)
奕字輩,咸豐帝族兄,也是一位閑散宗室,活到了77歲高齡,後來娶了一位六部筆帖式的女兒,為他生育了5個兒子。
二:祖上三輩都是閑散,英翹如何成為出類拔萃的三品大員?
愛新覺羅英翹(1821-1904)
道光元年,英翹出生在閑散宗室鍾靜的府中,此時鐘靜已經42歲了。
咸豐四年,憑藉著家裡捐輸,朝廷賞給了一個二等侍衛,這一年英翹已經34歲了。
同治元年,42歲的他被授予護軍參領,在京城武職中屬於正三品。
同治十一年,恩賞二品頂戴,說明在護軍參領任上表現優異,得到了皇帝的賞識。也就是說,此時他雖然還擔任護軍參領,但是已經屬於正二品的官員了。
同治十二年,以正二品的品級,外放鳳凰城守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了。
同治十三年到光緒四年,英翹先後被調任復州城守尉、蘭州城守尉。可見,在這樣的職位上,英翹還是很出色的官員,每年的考績都是名列前茅,才能夠得以調任。
光緒十八年,已經72歲高齡的英翹奏請開缺,回家養老,朝廷下旨准許,讓他以原品休致。
光緒三十年,84歲高齡的英翹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