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扶持偽齊政權,來對抗南宋,為何又將其廢掉?

2024年09月24日07:53:04 歷史 1483

金朝在滅掉北宋後,曾經擁立張邦昌為皇帝,建立偽楚政權。然而,張邦昌卻放棄皇位,歸順了宋高宗趙構。於是在1130年,金朝又扶持了另一個傀儡政權,即劉豫偽齊。可是僅僅過了七年,金朝皇帝又下旨廢劉豫為蜀王,至此偽齊政權覆滅。那麼問題來了,金朝為何在擁立劉豫後,又將偽齊政權廢掉呢?

金朝扶持偽齊政權,來對抗南宋,為何又將其廢掉? - 天天要聞

一、偽齊的建立

要想了解偽齊的滅亡,先得知道它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在滅掉北宋之後,金朝似乎對統治黃河以南地區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建立了張邦昌的偽楚。南宋建立後,金朝派兵南征,發起了「搜山檢海」的軍事行動,但也未能捉住趙構,進而滅掉南宋。於是,金朝的統治者們打算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來代替他們統治黃河以南地區。

這時候,劉豫出現了!他原是南宋官員,被任命為濟南知府,於1128年殺死了部將關勝,然後投降了金朝。在得知金朝有扶持傀儡政權的想法後,劉豫積極活動,用重金賄賂金朝大將完顏昌。此事被完顏宗翰的心腹高慶裔得知,他立即向完顏宗翰建議冊立劉豫。在完顏宗翰的「幫助」下,金太宗下旨冊立劉豫為偽齊的「皇帝」。

金朝扶持偽齊政權,來對抗南宋,為何又將其廢掉? - 天天要聞

二、原因眾說紛紜

關於偽齊被廢的原因,史書上出現了很多種說法。第一種是「南宋反間計說」。根據記載,南宋的宰相張浚派人拿着書信來到偽齊,找到了劉豫。淮西軍變後,南宋大將酈瓊投靠了金朝,張浚又派人給酈瓊送去密信,結果導致劉豫被廢。此外,還有一種記載說施行反間計的是岳飛。反間計的說法並不能成立,因為金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笨。

第二說法是「南宋求和說」。隨着宋金戰爭的進行,南宋逐漸扭轉了不利的情況,但與此同時還不斷派出使者求和,請求金朝歸還河南地區,而南宋則向金朝稱臣。金朝方面表示同意,這才廢掉偽齊。第三種說法是「劉豫無用說」。金朝本來希望劉豫作為宋金之間的緩衝,但他卻屢戰屢敗,還讓金朝損兵折將,因此金朝才將其廢掉。

金朝扶持偽齊政權,來對抗南宋,為何又將其廢掉? - 天天要聞

三、金朝內鬥說

第二、第三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是金朝廢掉劉豫的主要原因。金朝之所以放棄劉豫,還是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紛爭。前面已經說過了,劉豫的冊封是由完顏宗翰支持,金太宗同意的。到了1137年的時候,皇帝已經換成了金熙宗,而完顏宗翰也在權力鬥爭中落敗,完全失去了勢力,並在這一年死去。

而掌握朝廷大權的正是完顏宗磐以及完顏昌。當年,劉豫抱上了完顏宗翰的粗腿後,就拋棄了完顏昌,結果激怒了完顏昌這些人。如今風水輪流轉,完顏昌等人掌權後,自然會報復劉豫。與此同時,完顏宗弼這一派也看不慣劉豫。於是在1137年,完顏宗弼帶兵來到汴梁,將劉豫廢掉。之後,劉豫被改封為曹王,死在上京臨潢府。說到底,劉豫只是金人的棋子,他的存廢,完全看金人的臉色。

參考資料:1.《宋史》;2.《金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 天天要聞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近日,山東泰山俱樂部韓國籍主帥崔康熙「失聯」一事被外界鬧得沸沸揚揚,成為這個中超間歇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這一事件初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背後實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與主教練崔康熙之間複雜矛盾的一個集中總爆發。從表面上看,「失聯」 事件源於泰山俱樂部欲與崔康熙溝通夏窗調整事宜,卻無法聯繫到他。但事情遠非這...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 天天要聞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盧溝橋畔的鐘聲穿透八十八載光陰,驚醒了沉睡在歷史褶皺里的血色記憶。當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公開展示胡桃澤正邦 83 分鐘口述影像,這位 731 部隊原解剖技師的自述,讓那段湮滅於檔案深處的暗夜重新浮現於陽光之下。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