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西安農婦彌留之際給丈夫一封信,我曾參與狙殺山本五十六

2024年06月23日22:52:09 歷史 1265

1983年陝西西安的鄉下,一名因病卧床許久的老婦人突然支起身子,從床上坐了起來。床邊圍着的是朝夕相處了30多年的丈夫,以及她的八個子女和孫兒孫女,面對老婦人精神和身體的突然好轉,屋內的人依舊一臉憂色,因為他們知道這種情形叫迴光返照。

老婦人看着滿堂子孫,難掩情緒,滿腔的悔恨和痛苦猶如一股巨浪澎湃地向她襲來,一瞬間淚流滿面……老婦人忍不住哽咽起來,片刻後她對孩子們說:「你們先出去,我有話想和你們的父親講。」

「下面我說的話全是真的,這麼多年了我一直憋在心口,無法傾訴。」在屋內只剩下老兩口後,老婦人對丈夫說,「對不起,我騙了你30年,我其實是一名國民黨的間諜,走投無路留在這裡並嫁給了你,你是好人,我不後悔……」

老漢根本不信,也或許是不願相信這個宛如晴天霹靂的消息,上前握着妻子的手說:「老伴兒啊,你是不是病糊塗了,你我就是一介鄉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哪來什麼間諜不間諜的……」

老婦人抹了一把淚,從枕頭下摸出一封早已準備好的信,遞給老漢,說:「我真名叫張春蓮,為軍統服務,特工代號關中刀客,在1949年國民黨撤退台灣時奉命潛伏西安。」

老漢愣在當場,雙手哆嗦,老婦人接著說:「有關我的所有的原委和背景情況,我都記錄在這封信里。我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死去,我要用真名下葬,不做孤魂野鬼。我雖然是軍統間諜,但我沒有做過一件壞事,也沒有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老漢兒看着相處了30多年,還一起孕育了8個孩子的妻子,突然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辦,痛哭流涕。半晌後,老漢堅定地對老婦人說:「不管你是誰,做過什麼事,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妻子。」

老婦人欣慰一笑,彷彿在說我沒有看錯人,隨即躺下,口中呢喃着:「我不是壞人……」最後輕喚了兩聲「媽媽」,安詳逝世。

「老伴兒。」老漢悲痛大叫一聲,在屋外的子女進來之前,迅速把信揣進胸口。隨後想到妻子嫁給自己這30年來,安安分分,孝順父母,關愛子女,心中不舍,嚎啕大哭起來,屋內屋外很快傳來一片哭聲。

頭七過後,老婦人入殮下葬完畢。老漢思前想後,原本打算把信燒了,但這是妻子最後留給自己的東西,捨不得啊。留下後他又感覺不妥,在輾轉反側幾個夜晚後,老漢下定決心。

1983年,西安農婦彌留之際給丈夫一封信,我曾參與狙殺山本五十六 - 天天要聞

第二天,老漢走進了當地公安局,嚴肅地說:「警察同志,我要報案,我的老婆說……她自己是……一名特務!你幫我看看。」

老漢話音剛落,警察就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老漢看上去差不多年過七旬了,按道理他老婆跟他年紀也差不了多少,怎麼可能會是一名特務呢?看起來還是一個安心當農民的特務,這也太不合常理了。

在警察疑惑的眼神,老漢拿出了那封信。老漢不識字,不知道裏面究竟寫了什麼,警察看完後心裏一驚,如果信中的內容屬實,那他的妻子還真是國民黨特務。此事非同小可,警察立即將這件事情上報,請上級定奪。

經過警方調查,發現老漢的妻子張春蓮竟然是國民黨四大美女特務之一,與大特務頭子毛人鳳和戴笠都有過一段露水情緣。

按理說,有了這層肌膚之親,當年蔣介石退守台灣的時候,看在情面上這樣的女間諜都會被帶去台灣啊,為何她被留在大陸潛伏呢?建國後,我黨實行仁政,自首特務過往不究,大多數特務都自首了,張春蓮是怎麼回事呢?沒有自首,也沒做違法亂紀的事,原因何在。

張春蓮沒有被帶離大陸的原因是在短暫的間諜生涯中,她經歷有風花雪月,也有爾虞我詐,還有九死一生……在告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後,看透塵世,選擇了躺平,慢慢洗凈鉛華,回歸平淡的生活,最終被國民黨拋棄。

張春蓮出生在浙江省的魚米之鄉江山,自小家境貧寒,加上戰亂,童年一直是在戰火中顛沛流離、食不果腹,飽經滄桑。

不過雖然生於窮苦人家,但張春蓮自小生得一副好容顏。13歲那年,家裡窮到完全揭不開鍋。為了活下去,張春蓮的父母狠心將張春蓮賣給當地的一個地主當小妾,換取少許米糧,讓家裡其他人能夠活下去。

古代小妾地位非常低,只比丫環和傭人好那麼一點點。每天做不完活和家務,晚上還要被給地主和地主婆暖床,終日如牛馬,卻連桌子吃飯的份兒都沒有,可以立於飯堂,沒有座位的,吃飯只能站着吃。

古代小妾被禮教壓迫,站着吃飯,封建社會害人啊;現在百姓是被高房價壓迫,北上廣很多人窮奇一輩子只能買個一平方米的地兒站着睡覺,高房價害死人啊。

張春蓮在地主家如同雞肋,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任何尊嚴和重視。她索求不多,只要一頓飽飯和平平安安的生活。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地主的四個老婆爭風吃醋,擔心年輕貌美的張春蓮威脅到她們的地位,四人平時窩裡斗,遇到張春蓮時立刻聯合起來組成同盟軍欺負她。

張春蓮在這裡感覺不到絲毫溫暖,感覺不到一絲活着的味道,如同奴隸一般。

那時人權、民主等新思維新思想開始傳入國內,大街小巷都有標語和議論。張春蓮出門做事或採買用品時,不經意間接觸到這些,這讓張春蓮的女權意識開始蘇醒,內心經常高歌「我好想逃卻逃不了」「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這樣過」……

一邊是黑暗與壓迫,一邊是新世界,張春蓮年輕的心愈發跳動,即便對外面一無所知,即便未來不明,即便地主家防範很嚴……這些都擋不住張春蓮想要掙扎和反抗的心,她開始節衣縮食,悄悄湊集盤纏,等待機會。

1940年,侵華日軍為了避免深陷中國戰區的泥潭,以戰促和,儘快結束對華戰爭,發起一輪又一輪瘋狂進攻。武漢會戰爆發,其實這時的蔣介石也想停戰啊,但他只願意割讓東三省,反正那裡早已被日本佔領多年,無奈日本胃口大,加上國內反對聲強烈,蔣介石不得不硬着頭皮繼續死撐和日本人死磕。

這種動蕩的局勢下,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地主家也無餘糧啊,逼得張春蓮的夫家不得不辭掉了不少幫工和看門的人,以求節省開支。防範鬆了,張春蓮的心開始活躍了。

這天夜裡,張春蓮逮住機會,拿起收拾好的幾件衣物、盤纏和一些小首飾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半夜跑了。

張春蓮漫無目的,擔心被抓回去,能有多遠跑多遠,至於目的地,她只知道哪裡不打仗就往哪裡走,經過幾番輾轉來到西安。張春蓮雖然只是做妾,底子不厚,但還是有一些首飾和零花錢,這些能支持她好一陣。

張春蓮年紀輕見識少,但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應聘到一家學校打雜,掃地洗碗,方便一邊打工一邊抽空學習。

為了儘快掌握知識,同時白天做工沒時間,張春蓮常常挑燈夜戰,如遇到不懂就找人問,依靠秀麗的外形,基本沒有碰壁,學生和老師都很樂意幫助她。誰會拒絕一個上進的人呢,尤其還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

靠着自學和不懈努力,張春蓮學會了讀書寫字。

不久後,西安的警官學校對外招生。張春蓮第一時間跑去報名,這還真不是思想覺悟高,而是當時的警校和軍校全部是包吃包住包分配。

舊中國文盲遍地,能識字的人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女孩子了。因此張春蓮順利通過筆試和面試,憑着這股拼,她逆天改命,進入軍統在西安的警官學院。

1983年,西安農婦彌留之際給丈夫一封信,我曾參與狙殺山本五十六 - 天天要聞

戰爭年代人才奇缺,根本沒有四年制或兩年制一說,著名的黃埔軍校全日制結業時間是每半年一批年輕人。因此張春蓮在警官學校受訓半年後就到了畢業時間,軍統老大毛人鳳到學校選人,一眼相中了成績優異又外表出眾的張春蓮。

毛人鳳對張春蓮說:「你天生就是干特工的命。」漂亮的女人做什麼都容易。漂亮就是資本,在其他人入職後被分到外勤,颳風下雨風雨無阻巡邏大街的時候,張春蓮被毛人鳳留在身邊當了自己的秘書。

秘書就是讓自己秘密的舒服。國民黨官員尤其是軍統和中統,這些人個個好色成性,兔子專吃窩邊草。當時國民黨雖然有明文規定不允許搞辦公室戀情,防止影響公務,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些人如中統局長徐恩曾,毛人鳳這些,都以培養骨幹的名義,將這些貌美如花的好苗子以教授「刺探情報、刺殺、反間諜」等訓練科目留在身邊,美其名曰親自指點和教誨,結果往往是帶到酒店去指點行為藝術了。

毛人鳳位高權重,身材高大,長得也不寒磣,張春蓮孤苦伶仃一個人,在派系林立的軍統需要一個靠山,加上原本也不是什麼黃花閨女,沒有什麼半推半就,只有利益權衡,很快就被情場老手毛人鳳拿下。

這時的張春蓮剛剛17歲,聰明伶俐,正是學習的最佳時刻,她本身好學,如同一塊海綿一樣瘋狂吸收一切知識,業務能力逐步提升。加上女人只要想得開、張得開,仕途發展那是手到擒來。

在自己的努力和毛人鳳的舉薦之下,張春蓮迅速成為情報科的業務組長,負責對日情報監聽和破譯,屢次為國民黨提供關於日軍重要的情報。

1941年,張春蓮領導的諜報小組發現了日軍通訊中多了一組奇怪的數字。同時在夏威夷附近海域的無線電通訊大增,比平常多出了幾倍,而且信號的傳送終點正是日軍本部。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職業的敏感讓張春蓮嗅到了一股不尋常的味道,她預感到日本現在正在秘密謀劃一件大事。

經過核對推測那是夏威夷美軍的作息時間表。張春蓮意識到,日軍這是要對美軍動手了,張春蓮把自己的想法知會上峰。

上峰立刻通知美軍,日軍可能要搞你們了。然而美軍軍官接到這個報告後,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國民政府想把美軍拉下水,反而質疑此舉是國民政府的小伎倆。結果不久之後,發生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事件。事發後,美國被打臉,亡羊補牢,向國民政府發來表揚信,讚譽他們的情報工作是NO.1。

隨後,張春蓮的團隊協助美軍截獲了山本五十六視察的情報,盟軍掌握了山本五十六巡視的準確路線、時間和地點,並於1943年4月18日成功狙殺了山本五十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 天天要聞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今天,龍華烈士紀念館裏迎來一場特別的黨課——以話劇《前哨》為藍本改編的沉浸式戲劇《獄中的哨聲》帶領觀眾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臨「左聯五烈士」犧牲前最後被關押的牢房,傾聽他們的聲音。通過這樣獨特的藝術形式,觀眾們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走近歷史。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