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最高等級墓葬發掘新動向,國家文物局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2024年04月28日11:31:43 歷史 2843

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安徽省淮南市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為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陵墓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系統性的考古資料。

楚國最高等級墓葬發掘新動向,國家文物局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 天天要聞

據悉,武王墩墓位於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是一處戰國晚期楚國的高等級大型墓地。武王墩墓歷史上多次被盜,地下文物安全面臨威脅,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對武王墩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19年以來,國家文物局指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系統的考古工作計劃,開展全面的考古調查、勘探和搶救性發掘。

此次會議聚焦武王墩墓考古、出土文物保護與墓葬保護最新進展。武王墩墓現保存有主墓(一號墓)、墓園、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遺迹。考古工作者重點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確認為一座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墓坑中央有枋木構築的「亞字形」槨室,四周側室出土銅禮器、生活用器、木俑、樂器等,槨室蓋板上發現墨書文字。主墓(一號墓)規模大、出土文物規格高,是目前考古發掘的楚國最高等級墓葬。國家文物局指導研究團隊做好出土文物現場保護和多學科研究,完成槨蓋板、竹席、漆木器等脆弱文物的加固提取,並在實驗室內開展精細化清理和穩定性保護,同步進行墓葬碳十四測年、木材樹種鑒定、槨蓋板墨書紅外識別、漆器和紡織品材料檢測與工藝研究、墓葬埋葬環境分析等多學科研究工作。指導淮南市認真落實墓葬原址保護措施,協調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門,做好發掘和保護工作保障,積極謀劃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楚國最高等級墓葬發掘新動向,國家文物局發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 - 天天要聞

考古發掘現場 國家文物局供圖

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框架下,持續推進武王墩墓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與多學科研究,樹立「大考古」理念,堅持精細化發掘,協調多學科協同攻關,加強出土文物和遺址保護,深刻闡釋武王墩墓背後蘊含的戰國晚期楚國禮儀制度、手工業和文化成就,助力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文物文化力量。

記者:李運恆 校對:劉恬 編輯:邢志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 天天要聞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不僅僅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南北朝鮮,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更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當朝鮮半島從中國的影響中逐漸走向日本的控制時,中國人對此反應如何?是同情還是批評?
浦江之首:歷史餘韻在此宛轉悠揚 - 天天要聞

浦江之首:歷史餘韻在此宛轉悠揚

早上海志願者 黃浦江是我們上海的母親河,她的起點,就在松江區石湖盪鎮的東夏村的「浦江之首」,也稱「浦江源頭」或「浦江源」。來自江浙蜿蜒而來的斜塘江、圓泄涇兩水在此處彙集,形成300餘米寬的....
不能忘卻的「和平天使」——記中俄友好「信使」嘎麗婭 - 天天要聞

不能忘卻的「和平天使」——記中俄友好「信使」嘎麗婭

新華社哈爾濱5月21日電(記者劉赫垚)在中俄邊城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嘎麗婭這個名字家喻戶曉。這個年僅17歲的女孩,以蘇聯紅軍軍使翻譯的身份奔赴炮火連天的要塞戰場勸降日軍,將美好年華定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時光匆匆,嘎麗婭彷彿從未遠去,她的壯舉一直被後世銘記。
捷克百年體育館「命運坎坷」:希特拉曾在此慶生,滾石樂隊開過演唱會 - 天天要聞

捷克百年體育館「命運坎坷」:希特拉曾在此慶生,滾石樂隊開過演唱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捷克當地媒體19日報道,「打開布拉格」活動在本周盛大舉行。活動期間,將開放116棟建築讓大眾參觀。其中,有將近百年歷史的斯特拉霍夫體育館。而回顧其歷史,不禁讓人百感交集。斯特拉霍夫體育館 圖源:外媒據導覽員介紹,斯特拉霍夫體育館建於1926年,館內有5.6萬個座位。二戰期間,希特拉曾在這裡...
烏克蘭之殤(中):從領土變遷看東部與西部為何會互相看不順眼? - 天天要聞

烏克蘭之殤(中):從領土變遷看東部與西部為何會互相看不順眼?

在廣闊的東歐平原上,蜿蜒2285公里的第聶伯河,從俄羅斯瓦爾代丘陵南麓發源後,一路向南注入黑海,由於從源頭到入海總落差僅有253米,所以第聶伯河的中下游流速緩慢,河道格外寬闊,在成為烏克蘭「母親河」滋潤這片肥沃土地的同時,也將烏克蘭分割為東西兩部分,烏克蘭的內部地緣格局自此天然分
法國版「斷臂維納斯」:專家鑒定結論反常,西方歷史果然可疑 - 天天要聞

法國版「斷臂維納斯」:專家鑒定結論反常,西方歷史果然可疑

近代以來,伴隨西方崛起,西方人的運氣開始爆棚,走到哪裡,都能發現當地人死活都發現不了的文物;在地上隨便一挖,就能挖到幾千年都沒發現的東西。1820年,在愛琴海的米洛斯島——一座沒有淡水的彈丸小島上,一個農夫挖出「斷臂維納斯」雕像,後被法國得到,如今放在盧浮宮中。
故意破壞大量中國文物,疑涉種族主義? - 天天要聞

故意破壞大量中國文物,疑涉種族主義?

近日,國際上一則令所有中華兒女痛心的消息傳來,澳大利亞金龍博物館內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30餘件珍貴的中國文物遭到了故意破壞。其中包括具有120餘年歷史的鎮館之寶——中國舞龍。被破壞的中國舞龍展品,截圖自外媒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5月5日13時30分左右,一男一女進入博物館。監控錄像顯示,女子往佛壇潑灑不明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