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2024年03月13日23:25:27 歷史 1243

在革命時期,廬山會議是我黨歷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

當時在會議上,彭德懷的意見成為這場會議的焦點之一。

同時劉少奇同志在會議上的發言,給予彭德懷的發言積極的評價,並且還對彭德懷同志在1959年提出的意見表示十分的贊同。

這場會議的焦點,就是同志和同志之間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是很難見到的。

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在1959年彭德懷同志發表的言論,直到1962年才被劉少奇同志正名。

01

1959年彭德懷同志曾經提出來有關於工農業建設的提議,他結合自己去農村調研的結果,並且還對大躍進運動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當時在會議上引發很多人的討論。

對於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不僅如此還被認為是犯下了「右傾」錯誤,遭到會議的不斷批判。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不過在幾年之後,大躍進的弊端開始被曝光出來,全國的問題與日俱增。

經過黨中央一系列的調整之後,國民經濟才開始有了好轉。

在大躍進初期,劉少奇同志始終都堅決支持「三面紅旗」,可是因為劉少奇同志之前一直主抓城市的工作比較多,對於農村的實際情況並不是特別了解。

直到1961年,劉少奇回到湖南農村進行調研,他這才對農村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他提出:「三年之前彭德懷同志提出過的意見,現在來看的話有一些是十分正確的。」

這個時候,彭德懷還沒有被平反,很多人並不敢提起來他的名字和有關於他的事情。

劉少奇同志在這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並沒有準備發言稿,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全部都是用豐富的舉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他的發言不單單是對彭德懷同志建議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於會上所產下的定調產生了懷疑。

他希望大家對於彭德懷的觀點重新思考,他現在認為當時彭德懷的觀點並不超綱,大家應該好好的去思考下彭德懷之前的想法,是否是誤會他了。

在這一次的會議上,劉少奇同志主動為他說上幾句公道話,確實是難得可貴。

他說完這幾句話之後,大多數很多代表們都對他表示佩服。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劉少奇同志還能夠提起彭德懷,他真的是一個不怕擔事的人。

02

同時在會議上,還有一些和彭德懷有着特殊情感的人,他們聽到劉少奇同志如此為彭德懷說話,他們真的為此感到由衷的贊同。

劉少奇做了他們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這一點就值得大家敬佩。

這一次他的發言讓會議上的氣氛開始了變化,讓會議變得特別豐富,人們對於歷史的看法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改變。

總之,劉少奇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對於彭德懷同志的建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同時也或多或少的改變了彭德懷的處境,他的發言不單單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對當時時局的質疑。劉少奇同志的這個舉動,讓大家都對時局感到無比的質疑。

劉少奇同志的發言,給予我們一些啟示,無論任何時刻面對歷史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有思考的能力,千萬不要草率的就下定結論。

就算是在當代社會上,我們在面對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深刻的思考。

這樣才可以理解過去的一切,指導未來的發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美好,人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繁榮。

其實劉少奇和彭德懷之間的情分並不局限於此,他們兩個人是同鄉。

全部都是1898年出生在湖南,因為都是老革命先輩,他們兩個人私下的關係特別好。

雖說他們經常在工作上有口角,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近。而且劉少奇同志對於彭德懷同志十分敬重,這樣讓他們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克服很多的磨難,共同為我們的黨和國家努力奮鬥,努力做出貢獻。

03

在歷史長河裏面,像他們兩個人的情誼在困難時期顯得十分的可貴,並且這也展現出來一種敢賭成熟和理性的領導關係。

他們在平時是好友關係,在工作過程中是上下級別的關係,如此優秀的關係,使得他們可以在政治舞台上一直都保持團結,為大家的共同理想去奮鬥着、努力着。

回首看這一切,劉少奇同志是在彭德懷同志沒有平反的時期發表這一切,他敢於在敏感問題上發言,完全就彰顯了他為國家事業付出的公正和無私。

在當時有多少的人,能夠做到劉少奇同志這一點。

1962年,劉少奇在大會上提起被抨擊的彭老總,台下觀眾有何反應? - 天天要聞

甚至還有一些人,恨不得在這個時候距離彭德懷同志遠遠的,怎麼可能會主動提出來這樣的觀點。

如此的勇氣和胸襟,足以表現出來劉少奇同志和彭德懷同志都是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着想的革命家。

他們在乎的真相和正確的事情,並不在乎這個人到底是誰,或者是說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換句話來說,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正確的就必須提出了,不能由於時局的情況被掩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黃惲 | 我和傅國涌,一本《金庸傳》的故事

傅國涌(1967-2025)。早晨在酷暑中徒步去乘電車時,朋友何兄發來微信,說傅國涌因心臟病去世了。我有點不敢相信,有點茫然,只回答了個「驚悚」。在這麼平常的日子裏,怎麼會有這麼驚悚的消息?心裏知道不會是烏龍,如今學人早逝的很多很多,傅兄比我還年輕一歲,竟會這麼突然這麼早就走了?在我,確實是個驚悚的消息。他...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 天天要聞

升起五星紅旗,宣布要加入我國後,這個國家在3小時後迅速覆滅

藏南地區只是中印邊界問題的其中之一,曾經還有一個地方,因為不想被印度吞併,所以想要加入我國,還在國內升起了五星紅旗。可僅僅三個小時後,這個國家就遇到了災難,國土被侵佔,勢力被毀,最終只能成為印度一個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野心對我們來說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逝世,享年89歲 - 天天要聞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逝世,享年89歲

澎湃新聞獲悉,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孫英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孫英,男,漢族,1936年11月出生,天津市寶坻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6月參加工作,山西師範學院(現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研究員。曾任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甘肅省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