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外號「孫大炮」的由來

2024年02月02日12:35:05 歷史 1777

「車大炮」在粵語中是吹牛逼,浮誇不實的意思。然而革命先驅國父孫中山卻有一個外號——「孫大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孫中山先生外號「孫大炮」的由來 - 天天要聞

青年孫中山

1894年,年僅18歲的孫文風華正茂,而此時的晚清政府卻處處充滿了腐敗氣息。孫文嘆息國運不振,憤而棄醫從政,在檀香山組織創立「young china party」的政治革命團體,國內稱為興中會

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的政治目標。然而新創立的政治團體想要獲得支持卻並非易事。在國外,「革命」一詞尚未被解釋清楚,孫文等先驅只得以「作反」敷衍,華僑們一聽到「作反」二字,馬上關門上閂,掉頭就走。在國內,他們的「合眾政府」思想,同樣被視為毒蛇猛獸,處處碰壁。

沒有辦法孫中山只能依靠桃園義氣,瓦崗威風的江湖勢力。他專門在香港設立了接待各路會黨的機關,並派人到內地南方各地聯繫會黨加入興中會。

孫中山先生外號「孫大炮」的由來 - 天天要聞

興中會

清代南方各地會黨盛行,門派林立,有天地會、添第會、三合會、哥老會、和義會、雙刀會、卧龍會、牛頭會等等共21路英雄好漢。這些組織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黑社會」。孫中山積極拉攏這些勢力,1899年,興中會、哥老會和三合會首領在香港成立興漢會,孫文被推為總會長。

1900年,北方大亂,義和團圍攻各國使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清首都旦夕不保。孫文認為時機已到,策劃在粵東舉義。遂至台灣說服日本總督的支持,答應從日本運送武器彈藥充實義軍。同時命令粵東各江湖大佬召集人馬,此時南方伏莽遍地,只等一聲令下,便應聲而來。

里里外外都安排妥當後,興中會在香港的西方報紙上發表公告,「誓滅滿洲,以興中國」,與義和團毫無關係,以示美英日俄等國不要阻礙。

此後,會黨連戰連捷,起事月余,攻城拔寨,隊伍擴大到2萬餘人,閩、粵兩省震動。

孫文聞訊欣喜異常,認為成立新政府的時機一到,遂給當時兩港總督李鴻章的幕僚劉學詢寫信,希望得到官方支持,並承諾新政府成立之後,讓李鴻章任主政,叫「總統」叫「皇帝」都可以。但是老謀深算的李鴻章看到慈禧太后並沒有垮台,因此並沒有響應孫中山的號召。孫文幻想破滅,於是重新組織力量繼續起義。

孫中山先生外號「孫大炮」的由來 - 天天要聞

這時,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突然改變了對華政策,下令禁止日本軍火出口,並不准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台灣活動,破壞了孫中山自海外接濟起義軍的計劃。義軍最後彈盡糧絕,只好就地解散,各自回家。

孫文面對失敗,依然年輕氣盛,氣壯山河。面對各國記者他發表演講說:「若我有洋銃萬桿,野炮十門,則取廣州省城如反掌耳 。廣州既得,則長江以南俱為我們囊中之物了」。

孫文深信依靠幾個冒險家就可以在一夜之間扭轉乾坤,他的這種性格也因此使得年輕的他得了一個「孫大炮」的響亮外號。

興中會幾經挫折,致使士氣大衰,眾人紛紛解散,只有孫中山愈挫愈勇,毫不氣餒,哪怕只是一出獨角戲也要一演到底,這種氣吞山河的豪邁胸襟,最終改變了中國歷史,也使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革命先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裏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