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2023年10月22日13:41:04 歷史 1653

1986年3月26日,北京醫院北樓的高幹病房內人頭攢動,本就不算太大的房間內變得更加擁擠。

病床上,一位彌留之際的老農民艱難地睜開了眼睛,他喉嚨中不斷發出「嗚咽」的聲音,環視一圈後幾度開口,才終於發出輕微的聲音。

醫護人員見狀,趕緊跑過去俯下身子,這才聽清楚老人的話。

「我夢見毛主席了……毛主席說,要讓我到另一個地方繼續跟着他干工作。」

「我的身體不行了,是時候離開了……」

當天下午,這位老人便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消息傳出之後,立即引起了巨大轟動。而此時,中央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悲痛的同時,心中卻也犯了難:該以什麼樣的規格為他料理後事呢?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這件事情一直懸而未決。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直到鄧公詢問起時,工作人員這才面露難色地說道:「他去世的時候,身份只是個普通老百姓,所以追悼會的規格問題一直沒能落實。」

聞聽此言,鄧公沉默了許久,反覆考慮之後這才囑咐道:「依我看呢,追悼會就按副總理的規格來辦吧,這也是對他多年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得知這個結果,不少同志們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但思量之後、大家也對此表示贊同。

最終,老人的追悼會得以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內舉行。

那麼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究竟是誰?既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何他能夠住進高幹病房、並且鄧公還要特意提高追悼會的規格呢?

原來,此人正是共和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農民總理」陳永貴,他所做出的貢獻,足以在去世後享受副總理的規格待遇。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1

1959年的國慶節,絕對是陳永貴人生中最激動的時刻。

他以勞動模範的身份,受邀來到北京參加國慶典禮。這是他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並且榮幸地被安排住進了中南海

慶典結束之後,身為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親自接見全國各地來京的勞動模範,當他走到陳永貴面前、與之緊緊握手之後,對方十分激動、用顫抖的嗓音說道:「周總理,我是山西晉中昔陽縣大寨村的書記,做夢都沒想到能見到您!」

周恩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基層工作艱苦又困難,你們這些勞動模範不容易,以後還要繼續努力啊。」

山西省昔陽縣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土地貧瘠,導致農業發展十分緩慢。而陳永貴毅然帶領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與惡劣的環境做鬥爭,將綿延的山溝開墾為良田,實現了糧食的大豐收,讓當地人民都能吃上飽飯。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中央提出了「農業學大寨」的口號,要求人們學習頑強不屈的「大寨精神」。

人民日報》的記者們也來到群山環繞的昔陽縣大寨村,對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做了採訪,並刊登了《大寨之路》、《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等諸多文章。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1964年初,毛主席來到山西視察工作,時任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的陶國葆趁着彙報工作的間隙,提到了陳永貴。

「主席,我們這有個叫陳永貴的,可真是把好手,是改變我們山西貧窮面貌的典型嘞」。

見陶國葆對此人如此讚賞,毛主席也來了興緻。

要知道,新中國是在一片「戰後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那個時候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例子比比皆是。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對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尤為重視,用偉人的話來說,只有糧食大豐收、人們才能過上好日子嘛。

看到陶國葆眉飛色舞地說著陳永貴的事迹,毛主席臉上也漸漸露出喜色,待他說完之後問道:「很好,你說的這個『陳永貴』、是哪幾個字?」

陶國葆便趕緊拿來紙筆,寫下了這三個字。

毛主席拿起紙條端詳了許久,不禁笑道:「好名字啊,永遠富貴可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呦。」

緊接着,偉人話鋒一轉:「他認不認識字呢?」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陶國葆一邊思量着、一邊沉吟道:「據我所知,陳永貴小時候家裡窮,根本沒念過書……建國後加入了咱們的掃盲班,這才開始認字……現在嘛,讀起報紙比我還要快嘞」。

聽他說完,毛主席被逗得捧腹大笑,也忍不住誇讚起來:「山溝溝里出了篇『好文章』嘛!雖然識字晚了些,但也算是後來居上。」

在山西視察的那幾天,毛主席時不時便會聽到陳永貴帶領大寨村脫貧的事迹,十分想見一見這位踏實肯乾的農民。

但此次視察工作時間安排得比較匆忙,毛主席沒能見到其本人,但陳永貴這個名字卻被他深深地記在了心中。

2

毛主席沒有想到,山西之行的那份遺憾,竟然這麼快就被填補。

1964年底,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召開,而陳永貴作為代表、再次受邀來到了北京。

在第一次會議上,負責主持的周恩來破例將陳永貴請到了台上。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那個時候,很多人雖然早已聽說大寨村的事迹,但並未見過陳永貴本人,所以當他們看到周總理牽着一個老農民的手走上台後,不禁發出一片嘩然之聲。

更有甚者毫不客氣地說道:「這人誰呀?怎麼有資格上台?」

然而,當周恩來指明陳永貴的身份後,台下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從1952年到1923年,大寨村村民們在陳永貴的帶領下,脫下了貧窮落後的帽子、生活一步步得到改善,而且還向國家繳納了近900000公斤糧食,平均下來每戶每年3500公斤。這個數字,在當時全國僅有。

也正因如此,台下眾人才從最初對這位老農民的輕視、轉變為敬佩,甚至毫不吝嗇地送出掌聲。

12月26日,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結束,陳永貴隨着人群向外走去。

就在剛剛走過門口的時候,周恩來步履匆匆地趕了過來,他三步並兩步來到陳永貴的身後,伸手輕輕拍了拍肩膀:「永貴同志,毛主席特意交代我、請你去他那裡吃頓便飯,可好?」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陳永貴以為自己聽錯了,他不敢相信公務繁忙的毛主席竟然會請一個農民吃飯。

直到周恩來再次重複了一遍後,他才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聽錯,自己真的要成為偉大領袖的「座上賓」。

在路上,陳永貴才從周恩來的口中得知,當天正是毛主席的生日,他特地用攢下的稿酬擺了幾桌酒席、宴請前來參加大會的一些代表。

當走進餐廳時,陳永貴赫然發現桌前坐的都是名人,像朱德、鄧小平、陳毅這樣的領導,還有像錢學森、王進喜這樣的行業翹楚。

剛一見面,毛主席就迎了上去,伸手與陳永貴緊緊握在一起。

「我之前去過一趟山西、聽說了你,可惜沒能與你見面。在這裡你不要緊張,他們都是各行業的專家,而你也是『莊稼專家』嘛」。

聽到主席的這番寬慰,陳永貴心中十分感激。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他剛進屋的時候,覺得自己只是個農民,和大家坐在一起有些放不開。而毛主席的這番話就像給他打了一劑「強心針」,讓陳永貴瞬間自信了起來。

在那之後的幾年時間裏,陳永貴憑藉著踏實肯乾的品德、和敢於帶頭創新的勇氣,受到了組織上的重用,先後擔任昔陽縣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晉中地委書記等重要職務。

雖然當上了領導、身居高位,但陳永貴依舊不忘初心,平日里還是穿着那件老舊的布衫、頭上永遠裹着一塊毛巾。不知道真實身份的、還以為他只是哪個山溝溝里的莊稼漢。

每當有人勸他買幾件新衣裳的時候,陳永貴總是搖頭拒絕。

因為他銘記着主席的諄諄教誨:干出了成績,千萬不能「翹尾巴」。而現在自己當了幹部,自然更要保持本心。

1975年初,第四屆全國人大即將召開,陳永貴作為晉中地區的領導、提前來到了北京。

而這次,周總理卻一臉嚴肅地將他叫進了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道:「你主持山西工作的這段時間裏,中央和毛主席十分滿意。所以,這次會議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組織上決定對你委以重任!」

聽到這番話,陳永貴有些摸不着頭腦,但也並沒有細問,只是向周總理保證一定不會辜負組織上的信任。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直到會議期間,周恩來才宣布,推選陳永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

雖然事先周恩來打過「預防針」,陳永貴也做足了心理準備,但當他聽到任命的時候,心中瞬間憂慮又緊張起來。

他第一時間找到周恩來,語無倫次地說道:「總理,我……我實在當不了啊。」

周恩來明白,陳永貴之所以推辭、是因為他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於是耐心勸說道:「這是中央討論的結果,你就不要謙讓了。再說了,誰是生下來就做總理的呀?那要從群眾里發掘、在工作中慢慢磨練的。」

在周恩來的勸導下,陳永貴終於接受了這份任命,搬進了釣魚台3號樓辦公。

3

陳永貴曾經多次說過:我這個人是不貪圖做官的。

在他眼中,帶領父老鄉親們搞農業、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於是,1980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已經66歲的陳永貴遞交了辭職申請。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那時候,陳永貴本想回到山西老家,但組織上經過慎重考慮,覺得他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留在北京還能享受比較好的醫療條件,於是安排他到東郊農場擔任顧問。

不久之後,陳永貴病倒了,無論是白天黑夜、他都劇烈咳嗽,身體虛弱到無法行走,只能躺在病床上。

聽到這個消息,薄一波、余秋里等領導趕來看望,這讓他十分感動,強撐着精神說道:「我希望死後能回到家鄉安葬,就把我的骨灰埋在大寨吧」。

1986年3月26日,陳永貴永遠地閉上了雙眼,享年72歲。

他生前提出要回大寨安葬的請求,經過中央的慎重考慮後、得到了應允。

但陳永貴畢竟對新中國的農業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有人提出要為他在北京辦一場追悼會,以此來表彰他的功績。

可是,當這個提議被提出來之後,人們卻都犯了難:究竟該以什麼樣的規格來辦這場追悼會呢?

畢竟陳永貴做過5年的國務院副總理,但他臨終的時候,卻只是農場的一個顧問。所以,治喪委員會的同志們一連商討了幾天,最終也沒有人將這件事情拍板。

3月31日,也就是陳永貴去世5天之後,鄧公處理完手頭上的繁雜事務之後,便惦記起陳永貴的治喪問題。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可當鄧公得知,因為追悼會規格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導致整個治喪進程停滯的時候,他悲痛地嘆息道:「永貴同志對國家是有突出貢獻的,怎麼能因為這個問題、把他的後事耽誤了呢?」

沉思片刻過後,鄧公拍板說道:「依我看呢,就按副總理的規格來辦吧」。

短短的一句話,將眾人認為十分複雜的問題迎刃而解。

1986年4月4日,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內,身在北京的各級領導,以及從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寨村趕來的人們齊聚一堂,向陳永貴的遺體做最後的告別。

儀式結束之後,陳永貴的子女、以及年幼的孫女陳春梅,滿含熱淚地懷抱着他的遺像和骨灰盒,乘坐專車踏上了「帶父還鄉」之路。

當專車抵達大寨村口的時候,父老鄉親們早就自發地來到這裡等候。他們胸前戴着白花,看到那張黑白照片時早已哽咽、淚水不自覺地順着臉頰滑落。

1986年一老農去世,人們因喪事規格犯難,鄧公拍板:按總理規格辦 - 天天要聞

其中一些與陳永貴年紀相仿的老人家,更是顫顫巍巍地撲了上去,嚎啕大哭道:「永貴啊,你可算是回來了,老兄弟們來送你最後一程了」。

最終,陳永貴的骨灰深埋在大寨村這片土地上,這是他的家鄉、更是為了理想奮鬥過的地方,長眠於此對他來說也算是一種慰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