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的一天,開國中將、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曾思玉將軍,坐在禮堂里和戰士們一起看電視。電視里播放着的,是毛主席在湖北「中南海」東湖賓館接見斯里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的場景。
東湖賓館對於曾思玉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地方了,他擔任武漢軍區司令員6年期間,多次在這裡接待毛主席。能從電視上看到毛主席和東湖賓館,曾思玉只覺得分外親切。
可畫面播放到結尾時,曾思玉看到毛主席的模樣,心裏倏地咯噔一下,暗叫一聲「壞了,壞了」,隨後神情落寞地離開了座位。
那麼,曾思玉和毛主席有着怎樣的交集?為何在電視里看到毛主席,他會如此反應呢?
曾思玉將軍照
冒死送信,獲毛主席稱讚
1911年,曾思玉出生在江西信豐的貧農家庭。他童年時期飽受壓迫,到1928年信豐發生農民運動時,他毅然參加了赤衛隊。1930年,紅22軍攻佔信豐,曾思玉正式參軍,成了紅軍的一名戰士,並於次年入黨。
曾思玉作戰勇敢,搞宣傳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他在軍中進步極快,上過紅軍大學,1934年長征前,他在紅2師司令部任通訊主任。
曾思玉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是在長征剛開始的時候。1934年10月11日,紅2師接到中央的絕密信件,特別指示「紅一軍團先行,紅1師為右前鋒,紅2師為左前鋒」。紅2師承擔的任務,是作為先鋒為中央縱隊和紅軍主力開路。
看過信件後,紅2師政委劉亞樓立即給中央回信,要求曾思玉星夜兼程,面呈總部劉伯承。信件送達後,曾思玉經過總部的打穀場,看到中央站着三個人,一個是周恩來副主席,一個是朱老總,還有一個梳着大背頭的他不認識。
曾思玉心想,能和周恩來、朱德站在一起的人肯定不簡單,應該就是領袖毛主席。於是他詢問身邊的哨兵,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那一刻曾思玉激動萬分,只要有毛主席在,長征就一定能成功!
不久後,曾思玉和毛主席有了面對面的接觸。當時毛主席有病在身,無法單獨行走,曾思玉接到任務後,立刻從軍中挑出6名精壯戰士,給毛主席抬擔架。
部隊行軍時,曾思玉後發而至,趕上了毛主席的擔架隊。毛主席聽擔架員喊曾主任,開口問道:「哪個是曾主任?」
得到擔架員的回復後,毛主席指着曾思玉說:「你這個信豐老表很精幹嘛!你們搞通信工作的,在長征路上跑前跑後,都是用一雙鐵腳板完成的。」
徐向前
毛主席一番話,讓曾思玉心裏暖暖的,對毛主席的敬仰更深了。
長征路上,曾思玉還幹了一件大事。1935年9月,張國燾分裂中央,密電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徹底解決黨內問題」。葉劍英截獲了這封密電,並迅速上報毛主席。
經過緊急商議後,中央決定讓紅2師派人通知徐向前,避免同室操戈。這項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曾思玉頭上。曾思玉出發前,毛主席親切地接見了他,欣慰地說道:「是你啊,小曾同志!」
曾思玉不辱使命,星夜兼程趕到徐向前那裡,呈上了毛主席的親筆信。徐向前看後眉頭一皺,自言自語說道:「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就這樣,一場危機解除了。
毛主席和曾思玉
任武漢軍區司令員,多次聆聽毛主席教誨
在隨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曾思玉打出出色戰績,擔任解放軍64軍軍長,第19兵團副司令員,並參加了抗美援朝。從朝鮮歸國後,他繼續留在瀋陽軍區工作,先後任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並被授予中將軍銜。
1967年7月30日,曾思玉突然接到周總理的電話,調任他為武漢軍區司令員,立馬啟程入京交接。
曾思玉已在瀋陽工作十年,捨不得離開。但當時武漢發生七二零事件,原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被撤職,在考慮繼任者人選時,毛主席第一時間想到了「江西老表」曾思玉。
曾思玉到任後,不僅承擔著軍區的工作,還兼任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可謂一肩挑。在他的運籌帷幄下,湖北複雜多變的形勢終於平復下來,逐漸走上正軌。
曾思玉任職期間,毛主席每年都會去武漢東湖賓館小住,體察民情。作為一方父母官,曾思玉也經常去東湖賓館看望毛主席,彙報湖北情況,陪主席聊天,留下了許多經典瞬間。
1968年5月,毛主席入住東湖賓館後,曾思玉去看望他。聊天的時候,毛主席訴苦說:「這房頂上每天有什麼東西跑來跑去的,會不會是野貓?」
曾思玉立馬準備起身查看,毛主席卻攔下了他,笑着說:「不要管它了,野貓也要有個家嘛!」
可和毛主席分別後,曾思玉越想越鬱悶:毛主席日理萬機,曾能讓野貓打擾了休息?於是他自作主張,命人把院子里的洞口堵住,不讓野貓竄進來。
幾天後曾思玉再次到來,詢問毛主席的休息情況。主席得知他趕跑了野貓,鄭重叮囑他:「這是它的生活習慣,我們住進來不一樣打擾它了嘛,有沒有問過它的意見?」
曾思玉聽出了弦外之音,作為地方幹部,必須聽取群眾意見,做出民主的決定。
1969年,毛主席又一次視察武漢,住在東湖賓館。一天,毛主席特意讓汪東興叫來曾思玉,一起到湖邊散步。在一處涼亭歇腳時,毛主席詢問起湖北農村的發展情況,曾思玉一一作答。
毛主席尚且滿意,意味深長地說了一番話:
「湖北是個好地方,魚米之鄉,自古就有『湖光熟,天下足』的說法。你看,中國的文字很有道理,『飯』缺了食部就成了『反』。百姓沒有糧食吃,可是要造反的。」
曾思玉連連點頭,對毛主席的忠告牢記於心。
74年看毛主席影像,暗付:壞了,壞了
1971年,毛主席視察南方各省,專列抵達武漢時,曾思玉因為身體抱恙未能與主席見面,後來見面的機會就少了。
直到1973年,八大軍區對調時,曾思玉才見到毛主席,地點在北京中南海。這次見面後,曾思玉和楊得志將軍對調,前往濟南軍區擔任司令員。令人遺憾的是,這次見面,也是曾思玉和毛主席見的最後一面。
1974年7月,毛主席再次到武漢考察,仍住在東湖賓館,期間做出了許多重大決策,同時多次會見外賓,斯里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也是其中一位。只是負責接待的人,不再是曾思玉將軍了。
曾思玉雖然不能親眼見到毛主席,但還是隔着電視屏幕,看到了那個熟悉身影。
曾思玉晚年
在曾思玉的印象中,毛主席雄姿煥發,聊天時談笑風生,所有會見者都不由生出敬仰欽佩之情。可這時的毛主席兩鬢斑白,身體虛弱,看上去站立都有困難。曾思玉一時難以接受,痛哭流涕,悲嘆一聲:「壞了,壞了。」
果然僅隔兩年,毛主席逝世的噩耗就傳到濟南。曾思玉悲痛萬分,立馬啟程前往北京,送毛主席最後一程。
1980年,曾思玉退居二線,過上了平靜的晚年生活。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毛主席,曾動容地表示:「我從一個農民到將軍,能當這麼大的官,都是毛主席的教導。我們認為時候都不能忘記毛主席的偉大功勛,他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2012年,101歲的曾思玉在大連病逝,走完了自己光輝璀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