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2023年09月12日18:26:07 歷史 1245

唐太宗時期的政治思想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是通過個體與社會實踐共同作用,並結合當時的時代條件,總結前朝亡國經驗形成的,而非空想得出。

貞觀政要》這本著作詳細描述了唐太宗的政治思想。書中的《論君道》《論求諫》《論政體》《論納諫》《論任賢》《論仁義》《論奢縱》《論儒學》《論儉約》《論謙讓》《論刑法》《論慎終》諸篇,都詳細記錄了唐太宗執政時期與臣子杜如晦

李靖魏徵等人關於如何治理朝廷的對話,臣子對太宗的治國建議以及對太宗提出治國缺點的上書,也包括社會經濟上的重要措施等,表現了唐太宗經世濟民的治國思想。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楊聖瓊(2004)主要從治國安民、吏治、唐太宗虛心納諫、唐太宗時期的法律法規等幾個方面來論述了唐太宗的政治思想唐太宗的政治思想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體系,其中的官員管理思想涉及到人才學的各個方面,比如唐太宗「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官員選拔原則。

在當代依然具有很深的借鑒意義。馬曉麗(2002)認為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之一與唐太宗的誠信思想以及誠信的實踐密切相關,他的誠信思想對當時的唐朝廷和貞觀之後都產生非同小可的影響。

唐太宗注重誠信治理國家、誠信對待大臣和平民百姓以及誠信對待對手等等。一方面,唐太宗的誠信思想引導了當時的朝廷風氣,朝廷官員之間形成了弘揚誠信和實踐誠信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唐太宗的誠信思想對後世皇帝治理國家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貞觀之後尤其是唐後期的君主,君臣以及邊疆少數民族首領都明顯帶有唐太宗誠信治國思想的烙印。

唐太宗時期的行政思想

劉繼峰(2008)從行政學的視角分析其作為一個國家管理者的思想,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第一是描述了唐太宗即位以前的的環境,以及唐太宗將前朝教訓、個人努力和良臣輔佐結合,形成自己獨特行政思想。

第二是從唐太宗的行政管理思想體系進行詳細的探討,分別從7個方面展開,包括行政領導、行政法治、行政溝通等;第三是研究了唐太宗行政思想不僅影響有唐一朝,還對後世君主產生重要影響。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張英魁(2009)則認為唐太宗的行政倫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特色,唐太宗繼承儒家思想,實行「德政」,弘揚「教化」,強調道家「無為」思想,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整個行政機構取得很大的成功。唐太宗積極行政,重在調節。

建立議事制度,避免決策過程帶有個人色彩,過於專斷;完善科舉制度,強調唯才是用;完善法制,強調行政過程必須遵照法律制度,這些行政思想無論對當時還是現在都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鄧元時(1994)從政治文化的視角,對唐太宗的治國思想和實踐進行論述。以唐太宗從一開始就注重文官的選拔,發掘優秀朝廷官員作為立政的根本,在治國當中必須重視人才的挖掘,官吏的選擇,重視人才的德行以及能力。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最終形成行政人才智囊團。在制度上,以三省長官組成宰相集體,出色地處理了皇帝個人專權與宰相集體執政的關係,為君主的決策設置了安全閥。改革傳統行政機構,大批裁汰行政官員,建立退休制以更新官僚集團。

合併州縣,注重從基層選拔、鍛煉、培養高級行政管理人才。唐太宗時期人事思想貞觀之治的出現與唐太宗本人先進的人事思想密切相關,他的人事思想也影響也後來許多朝代帝王的治國方式,因此吸引了眾多學者對唐太宗時期的人事思想進行研究。

陳雙(2012)探析了唐太宗先進的人事管理思想和用人之道。他的人事管理是多方面的,從注重官員的作用,到官員的發掘、考核、培養、智囊團的建立,他都有過深刻的論述,並且有許多都付諸於具體的實踐,頗有建樹。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通過對唐太宗官員管理思想的形成原因與實踐的分析,從而較全面的把握唐太宗的官員管理思想的內涵,對我們現代企業管理仍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楊聖瓊(2010)認為貞觀時期的政治清明與唐太宗完整的人事行政思想密切相關。

他始終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對於官員的使用的方面,唐太宗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按才使用,用人不疑。唐太宗執政時期精簡朝廷機構,提倡廉潔政治,懲治官吏腐敗,考核官員成績等行政人事思想和實踐對當代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常洪(1980)從任人唯才,選賢任能,士庶並用,開科取士,等幾個方面探析了唐太宗的用人方略,認為唐太宗對官員得科學管理是「貞觀之治」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唐太宗有其他封建統治者少有的寬容之心和和超前的格局。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為唐王朝挑選、提拔和破格任用各類人才,使貞觀時期社會經濟空前發達。李耀軍(1999)則認為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一條是他積極倡導和推行了進步的人才觀。

他在人才理論和人才實踐上有極高建樹,從人才的作用到人才選配、考核、獎懲等都有精闢論斷和具體實踐,他的人才觀直到今天仍具有積極意義。

唐太宗時期人事管理機制研究

唐太宗時期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公務員制度的形成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中國的科舉制度的影響。唐太宗人才選拔的管理羅哲,費江濤(2008)提到唐朝的官員選舉制度是古代文官考試的主要開端。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主要有考試與選拔相分離、多種考試科目選舉官員及官員的「守選」制度、「循資格」等多種方式。張龑(2014)論述了唐朝的文官制度體系,通過借鑒前朝的選舉制度,以此為基礎完善了通過考試任用朝廷文官的制度。

同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官制度體系,包括唐朝廷官員升職、考察、監督制度。唐朝時期官員的選拔制度分成兩種,一種是科舉制度,另一種則是職官銓選制度,人才通過科舉考試之後不可以立馬上崗工作,而是需要等待一定的時期。

通過考察才會被正式任用。科舉制度分為常選和制舉;常選考試是一種最為常規的官員選舉制度;而制舉則是一種特別的官員選舉方式,主要是皇帝針對特別的崗位選拔特殊人才來充任。徐慧(2012)探析了唐朝時期官吏制度的特點。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其中包括官員職位的設置、官員的選任以及官員的職責,其中,唐朝官員的選拔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皇上親自任用、他官兼任和他官推薦。吳宗國(1982)提到唐太宗時期,依靠父輩在朝廷擔任高官,門蔭入仕的人還是佔一定數目。

但是想要擔任高層官員與門第的高低沒有必然聯繫,單憑父輩在朝中的地位卻沒真本領是無法在朝中擔任要職的,官員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可以做到高層官員。貞觀時期,唯才是舉已經成為皇帝選拔官員的重要條件。

通過科舉制選拔朝廷高層官員為主要方式的條件也逐漸完善。唐太宗人才考核的管理朱興斌(1995)探討了唐太宗時期官員的考核方式。第一是考核的內容包括了官員的道德,標準是「四善」和「二十七最」,考核的結果分成四個等級。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第二是考核的程序是以上考下,五品以下的官員的考核是由部門領導進行,五品以上官員是朝廷統一組織考核;第三是考核結果公示,被考核對象還可以對考核人員進行彈劾;四是考核結果與官員的政治、經濟利益密切相關。

從而保證考核的嚴肅性;第五是唐太宗完善官員的監察體系,將考核、考察、考試互為補充,為科學的選拔人才創造了條件。唐太宗為避免論資排輩的問題,完善官員的考核體系,將一批具有真才實學,德才兼備的官員提升到重要崗位。

使貞觀時期人才濟濟,經濟空前發展。劉太祥(1996)認為為唐代文官晉陞制度比較完備,體現了2個基本原則:首先是擇優,主要根據官員的考核成績以及工作能力來評估是否晉陞;其次是按照資歷。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主要根據官員工作的年限為基礎對其晉陞,可以避免一些官員晉陞過程的不正之風。唐太宗時期文官晉陞形式分為4種類型:一是考試晉陞,將考試成績作為晉陞的首要條件,為保證考試的公正,一旦發現主考官舞弊現象,立馬貶職。

二是功績晉陞,對官員的工作政績進行考核,區分出優劣以此作為晉陞依據;三是資歷晉陞,即按照官員工作年限進行相應的晉陞;四是超越晉陞,指工作成績非常突出的官員,可以跳過正常晉陞程序進行晉陞。

唐太宗人才致仕的管理鄧志(2010)探析了唐代官員的致仕制度已經趨於完善和成熟,作者詳細論述唐代官員致仕的年齡、原因、步驟,致仕官員政治待遇、物質待遇,以及致仕官員返鄉、歸寧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王學文(2014)則從官員致仕後的生活和心態展開論述,列舉考察唐朝盧載致仕時的官職,以及致仕後遊山玩水、交遊名士的生活和豁達心態。李永康(2020)從古代官吏辭職的原因角度分析列舉了唐初丞相李靖因身體原因自願辭職。

為別人騰出晉陞空間。唐太宗對此評價:「公能識達大體......為一代楷模。」同時,作者列舉了唐初納諫名臣魏徵在沒有正常退休制度的前提下,主動辭職,以提攜後生,即是騰出重要位置,顧及國家的長治久安。除了官員主動致仕。

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國家呢?這些方式是對是錯,相關研究正在展開 - 天天要聞

還有一種情況是被動致仕。所謂被動致仕指的是官員非正常情況的致仕,而是無可奈何地離開朝廷官職的一種形式,唐太宗執政時期,朝廷官員最為常見的被動致仕是被皇帝勒令致仕。貞觀時期,宰相房玄齡曾因為某件小事觸犯了唐太宗。

太宗大怒,於是他被勒令停職,只能無奈歸家。貞觀初,侍中高士廉因沒有把王硅密表上報給太宗,他被太宗貶為安州都督,在被貶地,高士廉講論經史給當地有潛力的學生,勉勵後進,蜀地的學校開始興盛起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 天天要聞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點30分,達拉斯迪利廣場的槍聲讓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化作一具血淋淋的屍體。六十年後的今天,當特朗普政府解密最後一箱檔案時,人們赫然發現:那顆穿過肯尼迪脖頸的子彈,可能裹挾着三大利益集團的滔天怒火。您要問這些利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 天天要聞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毀了山川,讓千萬個幸福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戛然而止。17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瓦礫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記得八方馳援的感人身影,記得廢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涅槃重生,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 天天要聞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1931年秋,馬廷賢憑藉「隴南綏靖指揮」頭銜穩固了對天水等14縣的控制,但其統治根基始終脆弱。一方面,轄區內賦稅繁重引發民怨,1932年初爆發「禮縣民團抗糧事件」,數千百姓圍攻縣城,雖被鎮壓卻動搖了基層統治;另一方面,四川、陝西地方軍閥對隴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 天天要聞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中國西部邊陲,其實面臨著諸多挑戰。比較強勢的對手,自然是印度。印度這些年,不僅侵佔着藏南大片領土,在克什米爾地區,同樣咄咄逼人,大有當年英屬印度的氣勢。除了印度以外,巴基斯坦也是中國西部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居。幸運的是,中巴關係不錯,因此雙方很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檢察日報正義網消息,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 天天要聞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亂世開篇:危機四伏的金朝初期在 12 世紀的中華大地上,金朝,這個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宛如一顆崛起的新星,迅速在北方大地嶄露頭角。1115 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金 ,建元 「收國」。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山東梁山人,198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