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不然
編輯|翩然
2003年,在內蒙古土耳其山下竟挖出一具千年女屍,而且全身上下還被注滿水銀。
經過檢驗發現,這具女屍居然來自遙遠的千年民族契丹族。
經研究,這座古墓裏面的陪葬品十分奢華,但古墓的修建卻十分簡陋。
就像是匆匆埋下的一樣,從陪葬品看,這具女屍不是皇族就是公主。
可是為什麼她的墓室竟修建的如此簡陋呢?專家們看到之後又為何直呼喪盡天良?
發現古墓
2000年,施工隊員為了開通道路用炸藥輔助鑿通大山。
誰知,隨着轟隆一聲巨響,一座修砌着水泥石磚的古墓後出現在眼前。
施工人員被嚇了一跳,覺得十分好奇,於是就想走進去看一看。
結果剛進到裏面,他就覺得呼吸十分不順暢,並且還伴有一些頭暈。
施工隊員在黑幽幽的山洞中,陰冷的風從洞口更深處傳來,似乎還夾雜着一絲掙扎的聲音。
這讓施工隊員的汗毛不禁豎了起來,當即放棄了鑿山,招呼整個施工隊離開了土耳其山。
可若他們當時沒有選擇離開,說不定就會早些發現這座契丹族古墓的秘密。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施工人員在回去了一個多月後,全都以怪異的方式紛紛死亡。
死的時候全身上下都變成黑色,看來就像中毒身亡。
三年之後,附近村莊的一個居民來到這裡放牧。
恰巧天上打了一個大雷,感覺像是快要下雨了。
可是離回家的路還有很遠,於是牧民不得不將羊群全都趕到附近的一個山洞附近。
果然過了不久天開始下起了大雨,等停雨之後,牧民這才發現旁邊竟然是一座古墓。
他看到古墓之後大吃一驚,三年前他就聽聞,附近有一座古墓是施工隊炸山的時候炸出來的。
詭異的是,當時施工的隊員在發現古墓後全都離奇的死掉了,而且屍體統一都變成了黑色。
當地人都說他們是中邪,觸犯了古墓的主人因此被詛咒了。
牧民想到這個,就覺得十分害怕,沒想到他居然碰到了這個詭異的古墓,他也害怕自己會遭遇像這樣的不測。
但禍患一日不除,自己的心裏就難以安心,況且這個可是一個古墓啊,裏面的文物價值說不定非常高。
要是沒能及時的挖掘出來,被盜墓者盯上,將裏面的人物拿出去倒賣,這就麻煩大了呀。
於是牧民連忙告知當地的政府,想讓政府一探究竟。
政府知道消息後,立馬通知考古隊員,讓其立馬趕到此處進行調研。
考古隊員收到通知後立馬趕到現場,馬上掏出工具開始進行調研。
經過初步的勘探發現,這座古墓底下居然有一條長長的墓道。
考古隊員立馬派人下去查看。
不久後,考古隊員帶着一個消息上來,這可是千年前契丹的一座古墓。
發掘古墓
考古專家十分激動,契丹族的秘密終於要被發現了。
因為當時在內蒙古發現的遼代古墓非常的少。
而如今,好不容易發現了這樣一座古墓,專家怎麼能不激動呢?
於是考古專家隨即對其展開了更深入的調查。
隨着考古隊員的向下挖掘,另外一個讓人激動的信息也隨之傳來,這座古墓並沒有被盜的痕迹。
這也就意味着裏面所有的東西都被完好的保存着。
要知道契丹族在我國影響力可是十分巨大的。
他當年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實力統治了我國近300餘年。
特別是在遼的全盛時期,附近的一些國家全都懼怕它,紛紛每年都向它進貢保護自身周全。
而且當時的遼國疆域特別遼闊。
北到如今的蒙古國腹地,南至天津,河北一帶東部,靠近庫頁島,西至阿爾泰山山脈,這幾乎佔據了整個北方。
然而奇怪的是,強盛的遼王朝竟如曇花一現,僅僅是統治了200多年後就離奇消失。
關於遼王朝的史料記載也是少得可憐,就連現在通曉契丹文字的學者也寥寥無幾。
關於契丹文明的大部分痕迹都在亘古變遷中被深埋地下,所以這次發現的契丹古墓十分稀有。
要是能夠將這個古墓裏面的東西進行深入探索,那我們對於遼王朝的認識肯定會向前跨越一大步。
將會在契丹文化這一張白紙上面,添上精彩的一筆。
考古人員再次穿上了精密的防護設備走進墓道。
考古人員們小心翼翼走了進去,走到裏面之後,考古人員抬頭仰望四周,洞內的景象考古人員嚇了一大跳。
他們發現整個墓道牆壁上全都繪滿了帶有獠牙兇猛的野獸,栩栩如生,就好像一下子要跑出來將他們吃掉一樣。
一路走過去,考古人員看到這些野獸,就好像是為他們引路一樣,來到墓室前面。
墓室大門還被一塊巨大的封門石死死封住。
考古人員卸掉那塊封門石之後,看到了洞內的景象。
洞里的景象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從大體上看,洞裏面中央有一個正方形的墓室,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偏室。
洞內擺滿了金銀飾品,雕工精美的容器,還有一些飾品,尤其是這裏面還有許多的金銀財寶。
但和這些數量眾多的陪葬品相反的是,洞穴外表的建造卻顯得極其簡陋。
就好像是隨便建成的,這引起了考古人員的好奇。
於是,考古人員決定下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
考古人員們認為當時墓主一定發生了一些事情,但具體是什麼,這個還有待專家們研究。
不過至少洞內奢華的陪葬品,說明這座古墓中的墓主的身份肯定不簡單。
觀察完整個墓室之後,考古人員看到了擺在中間的木棺。
當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手拿儀器設備掃描這座木棺時,儀器突然強烈震動起來,發出刺耳的滴滴聲。
這說明裏面有一些奇怪的東西,這讓考古人員們不得不警覺起來。
經過再三的考慮,考古人員們還是決定將這個棺材打開。
在考古人員謹慎的打開棺槨後,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
即使是帶着防護面罩,可這刺鼻的氣味還是有些讓人受不住。
幾分鐘過後,或許是防護工具不夠強的原因,有些人受不住就暈倒了。
考古人員見狀,決定先暫時帶着傷員撤離。
將這些隊員送去醫院診斷後,他們發現,使他們暈倒的竟然是水銀。
兩周之後,研究所又換上了更加精密安全的防護裝置,再次進到了墓穴中進行勘測。
這次掀開墓棺後只見棺材裏面躺着一具屍體。
屍體上都被用許多金銀財物遮蓋住,考古人員將屍體上的金銀財寶一件件拿走之後,發現了裏面許多的金銀財寶製作的都非常精美。
這也讓考古人員不得不驚嘆當時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手藝。
駭人的屍體
當屍體上的金銀財寶被拿走之後,考古人員才得以將棺材裏面的這具屍體認認真真的觀察。
他們發現這具屍體特別詭異,整個身體呈現着很深的黑色。
通過這具屍體的骨架來看,這具屍體應該是一具女屍,所以專家們推測墓穴的主人不是尊貴的公主,就是貴族後代。
只見裏面的女屍身着做工精美細緻的紡織品,她的臉上還蓋着一層輕紗,裏面臉的輪廓若隱若現。
當掀開女屍的面紗之後,發現這個女屍的面部竟然保存完好。
這樣考古人員覺得很是詫異,像這樣被埋藏在棺材之中千年不應該早就被腐蝕殆盡了嗎?
考古專家們又將包裹着女士的紡織品一層一層的揭開,更詭異的是,這副女士的身體竟也保存的十分完好,這是為什麼呢?
冷血的執政者
專家們決定將這副棺材一整個帶回去研究。
隨着專家們的一點點探究,答案也逐漸揭曉。
原來,考古隊員們暈倒的水銀竟然藏在女屍的身體裏面,並且十分豐富。
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水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腐的作用。
然而這又讓考古學家們產生了新的疑惑,為什麼這具女屍裏面會被注入大量的水銀?
這究竟是為了防腐還是當年的一種處死的刑罰?
究竟是誰這麼喪心病狂呢?
經過專家研究發現,知道了這座古墓的主人就是遼太祖阿寶機的妹妹余廬睹姑公主。
但是對於他的死,並不是別人的陷害,卻是由他的哥哥一手所為。
後來,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原來這是當年遼太祖在位期間,妹妹余廬睹姑公主為了穩固江山早已嫁入他國。
然而,妹妹的死全都在於她參與了動搖遼太祖江山的一場叛亂。
後來,遼太祖阿寶機在命令手下徹查動亂之案時,竟發現在參與這次叛亂的名單中他的妹妹余廬睹姑公主也在其中。
遼太祖不敢相信自己的親生妹妹居然會幹出這種事情,於是他派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查清楚。
但等來的確是同一個結果,妹妹確實背叛了自己。
當遼太祖平定叛亂之後,將反動臣子抓回宮中,同時也包括自己的妹妹余廬睹姑。
遼太祖還特地私下問過自己的妹妹是否真的參與了這次的叛亂,可妹妹目不轉睛地盯着他堅定地盯着他說:「是。」
那一刻,他心都涼透了,自己陪伴了多年的妹妹,怎麼會在遠嫁他國之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是為了自己的社稷江山嗎?
他隨即狠心下令,賜死。
一杯灌滿水銀的毒酒被端到了余廬睹姑公主的面前,余廬睹姑公主想都沒想就喝了下去。
但遼太祖念及兄妹情誼,並沒有將自己的妹妹以叛賊的身份去處置。
要是這樣的話,自己的妹妹可就曝屍荒野了,就這樣,去世的余廬睹姑公主還是按照皇家身份下葬。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知道真相的下人也不再對這個往日的公主存在半分敬意。
儘管這個公主往日待他們不錯,可因為公主參與叛亂,因此余廬睹姑公主墓穴在建造期間並沒有受到下人們的重視。
他們認為她作為一個叛徒,能幫她建一個墓穴已經是很好的了,還要求他們能夠建得華麗,這不可能。
因此古墓的洞壁上才顯得十分簡陋。
而有些憎恨公主的人,對於遼太祖僅僅賜了一杯毒酒並不滿意。
在公主死後,他們又買通了下人們要求在公主體內再注入更多的水銀,大量水銀滯留在公主體內就這樣被保存了幾千年。
因此當木棺被打開時,一瞬間在恆溫下沒有揮發消散的水銀,一下子擴散出來,就散發出刺鼻的味道。
而對於被藏在屍體之中的水銀,肯定也有一部分隨着空氣的流動從棺材裏面散失出去。
散發在空氣之中,這也難怪為什麼當時的施工人員在炸開墓穴之後,會紛紛以離奇的方式死亡。
這大概就是因為大量水銀散發在空氣中,工人一下子吸入過多而導致的。
可想而知,如果當時考古人員沒有戴上防護,恐怕當時也像那些施工隊員一樣就難逃一死了。
結語
結束了研究的考古人員們在回顧整個發掘過程中,不由得由衷感嘆。
遼太祖為了自己能夠穩坐江山,不惜犧牲自己的親妹妹,真是喪盡天良。
希望通過這次的考古,能讓更多人了解到契丹文化,同樣也了解到當時執政者的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