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2023年07月02日19:14:03 歷史 1624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東猛虎孫堅)

在此次長途行軍的路上,孫堅的所為,不但影響了討董聯盟的構成,還使荊州的局勢徹底變了天。

逼死荊州刺史王叡

東漢的州刺史俸祿只有六百石,地位並沒有二千石的郡太守高,平時只擁有州里的監察之權,督察太守。

但有個特殊情況,如果州里爆發了大規模大範圍的叛亂,刺史可以臨時擁有州兵。待叛亂平息後再交回兵權。

荊州刺史王叡就碰到了這種特殊情況。

自186年,他到荊州後,先討伐了在南陽叛亂的江夏兵(《後漢書·孝靈帝紀》),後與武陵郡兵平定了武陵蠻族的作亂(《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又與孫堅一起鎮壓了,響應長沙郡區星叛亂的零陵桂陽兩郡叛眾。(《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當時荊州局勢圖)

王叡南征北戰,一直兵權在握,又逢董卓之亂,也就準備舉兵參加討伐董卓(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

由於王叡是位有權的「戰時刺史」,加上出身於名門世家琅琊王氏(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案王氏譜),既看不起武人孫堅(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又與武陵太守曹寅的關係一直鬧得很僵。

189年,王叡才將州治所從武陵郡的漢壽縣,遷到南郡江陵縣(今荊州市)。《南齊書·卷十五·州郡志下》)

之前曹寅、王叡二人同在武陵,州、郡治所又緊相鄰,搞得勢同水火,以至於王叡揚言要殺掉曹寅。

王叡勢大,曹寅怕啊。但畢竟也是一郡之首,位在刺史之上,豈能坐以待斃。

得知孫堅北上,曹寅靈機一動,偽作了董卓派來的朝廷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列舉王叡的罪狀,讓孫堅逮捕誅殺王叡。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王叡有能力但太傲慢)

於是,諷刺的一幕發生了。

「前往討伐董卓」的孫堅,奉「董卓使者」之命,轉頭奔襲前往江陵城,收治「也準備討董」的王叡。

孫堅軍突然出現在了江陵城遠處,一頭霧水的王叡登樓觀望,派出使者出城問是來幹什麼的。

孫軍前部說:「我軍久於徵戰勞苦,得到的賞賜還不夠添置衣服,這樣一支叫花子軍隊怎麼去討董?還請王使君(對刺史的敬稱)給點軍費。」

使者回復後,王叡很大方,說道:「我身為刺史,怎麼會吝嗇呢?」

於是打開府庫,讓孫堅派一隊人馬自己進城搬,要多少拿多少,以顯示自己沒有保留。

孫堅派的人進城後,王叡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孫堅,驚訝地問道:

「派士兵來搬就行了,孫府君(對太守的直稱)怎麼也親自來了?」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原形畢露,回道:「奉朝廷使者之令,前來誅殺閣下!」

王叡問自己何罪之有。

孫堅的回答讓人很無語,「你犯了『不知道』什麼罪!」

漢有「無所知」,宋有「莫須有」。孫軍入了江陵城,王叡已為魚肉,還能怎樣?

實在沒了辦法,王叡刮下金粉,和着酒喝下而死。

(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吳錄》)

荊州刺史空缺了,討董聯盟少了一鎮諸侯加入。

宴殺南陽太守張咨

孫堅兼并了江陵城裡的州兵,繼續北上,沿途不斷有支持討董的人馬武裝加入。

當快到南陽郡境內時,已聚集起了幾萬人馬。(《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夏太守劉祥是劉巴之父)

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祥,是劉巴的父親,在孫堅經漢水北上途中,與他有所交流來往,二人「同心」。(裴注《三國志·劉巴傳》引《零陵先賢傳》)

孫堅還沒到南陽,在南陽郡魯陽縣的盟軍隊友、後將軍袁術,就表孫堅為代理(假)中郎將。(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獻帝春秋》)

說明此時袁術已和孫堅也取得了聯繫,並且拉近了關係。

南陽是當時第一大郡,人口上百萬,比有的州還多,又是全國冶鐵中心,兵器、甲胄製造能力天下居首。

所以漢代南陽太守一直是舉足輕重的職位。

此時的南陽太守張咨也是個很有名望的人。(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英雄記》)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張咨名氣大遵守禮法)

初,(董)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咨、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韓)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董)卓。--《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這條史料有兩個信息。

一、張咨與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幾位大佬齊名,也是189年出京就郡的。

二、張咨也參加了討董。收留袁術就是印證。

那麼問題來了,孫堅殺王叡是有私怨,殺張咨又是為了什麼?是不是和袁術、劉祥」同心「早有預謀?

我們看完完孫堅殺張咨的過程,再下結論。

得知孫堅幾萬大軍進入南陽,張咨泰然自若,看上去毫無波瀾,很有儒雅風度。(《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沿水路到宛城路線)

但是孫堅兵多糧食消耗大,就請求張咨提供軍糧。

張咨就詢問掌管法度的官員,該官員答覆:「孫堅是鄰郡太守,按律不應該給他們軍糧。」於是就沒給。(裴注《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引《獻帝春秋》)

孫堅抵達宛城外駐紮下來,給張咨送去祭祀用的牛和酒,作為表達敬意的禮物。

第二天,張咨出城到孫堅營中回禮。

當眾人酒喝得正香的時候,長沙郡主簿進帳給孫堅說道:

「從進南陽,一路上總是受到各種阻礙,也不給我們提供糧草軍資,請求逮捕南陽主簿查明緣由!」

張咨一聽這是在找茬啊,心知不好,便借口要離開,卻被布置在帳外的士兵堵了回去。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張咨被斬於孫堅大營)

過了一會兒,長沙主簿又進帳對孫堅說道:

「南陽太守阻擋義軍,致使不能及時討伐董卓,請求以軍法處置!」

於是就拉着張咨斬首于軍門。

南陽郡中上下都感到震懾恐懼,孫堅要什麼便提供什麼。

之後,孫堅繼續北上到魯陽,與袁術相見,投入其麾下。

(《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

由上面可以看出,張咨是嚴格遵循禮法辦事的人,按律不給孫堅提供糧草就該死嗎?理在張咨一邊,孫堅就這麼嗜殺無性嗎?後來袁術也有次不給他糧,為什麼不也殺了?

更何況孫堅軍缺糧也能抵達宛城,就沒辦法不殺張咨抵達魯陽嗎?

有理由相信,殺張咨,為袁術兼并南陽,就是他與劉祥「同心」,獻給袁術的投名狀。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江夏太守劉祥被殺

這不,劉祥被為張咨復仇的南陽士民殺了。

時孫堅舉兵討董卓,以南陽太守張咨不給軍糧,殺之。(劉)祥與(孫堅)同心,南陽士民由此怨(劉)祥,舉兵攻之,(劉祥)與戰,敗亡。--裴注《三國志·劉巴傳》引《零陵先賢傳》

張咨儒雅有名,又按禮法行事,還是很得民心的。

因為劉祥參與了害死張咨,仍忠誠於張咨的南陽人,舉兵打敗殺死了他。

這就是說孫堅殺張咨,是場預先商量好的陰謀的證據之一。

荊州局勢的改變

孫堅離開荊南長沙郡,一路向北,逼死州刺史,殺死南陽太守,又間接地造成江夏太守死亡。

孫堅北上討董,沿途對荊州局勢的改變 - 天天要聞

(孫堅帶給荊州局勢的改變)

致使州郡空缺,繁華的荊北三郡,南陽為袁術所得,劉表得到機會順利入主南郡,並扶植起江夏太守黃祖;荊南四郡趁機疏遠偏安,直到劉表到州十年後,才將其正式納入自己的實際控制範圍。

可以說,孫堅此行很大地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着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