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的開創者是一個虔誠的耆那教信徒,他的名字叫旃陀羅笈多。旃陀羅笈多的名聲沒有他的孫子阿育王那麼響,但他畢竟是孔雀王朝的創建者,身上必有過人之處。
據說,旃陀羅笈多出生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把之後建立的王朝稱為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童年的生活無從考究,他在少年時期有過被放逐的經歷。
旃陀羅笈多年少氣盛,在見到亞歷山大大帝的時候,不但毫無懼色,而且還出言不遜,他的傲氣與大膽,讓亞歷山大大帝非常反感,一怒之下,差點將他處死。
但亞歷山大大帝最終放過了旃陀羅笈多,在他眼裡,這只是一個言語傲慢的小小少年,根本無法阻止他繼續向外擴張的野心。亞歷山大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他想要征服更多的領土。
旃陀羅笈多被亞歷山大放逐之後,並沒有氣餒,他是個極有野心的少年,也善於抓住各種機會。一個婆羅門貴族發現了旃陀羅笈多的能力,決定把寶壓在他的身上。
婆羅門貴族不僅給旃陀羅笈多投了一大筆錢,讓他有了招兵買馬的資金,而且還為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儲備軍事力量,為未來的戰鬥做充足的準備。
旃陀羅笈多確實是個可造之材,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卻有出色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他的軍隊一天天壯大,已經具備了可以與任何軍隊作戰的能力。
在反抗馬其頓人入侵的戰爭中,旃陀羅笈多展現出了優秀的指揮才能,他率領大軍大敗馬其頓人。而當時亞歷山大留下了一些代理人,藉以管理印度的部分地區。
旃陀羅笈多用武力和智慧趕走了這些代理人,他成為這個地區的絕對強者。旃陀羅笈多深知這一切得來不易,也深知統治管理更加不易,他決定創建一個偉大的帝國。
公元前324年,旃陀羅笈多在他佔領的地區上,創建了一個偉大的帝國-孔雀王朝。但旃陀羅笈多並沒有停止向外征戰的野心,他依然雄心勃勃,很快便望向下一個目標。
被旃陀羅笈多看中的是難陀王朝統治下的摩揭陀王國。當時的難陀王朝正處於頂峰時期,國家擁有的軍事力量也相當強大。
在兵力最鼎盛的時期,難陀王朝擁有數千戰車和戰象,並且還有20多萬的軍隊。此時的旃陀羅笈多雖然也擁有強大的兵力,但是與難陀王朝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難陀王朝在與旃陀羅笈多對戰時,犯了輕敵之錯,給了對方可趁之機。旃陀羅笈多剛剛創建了孔雀王朝,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他率兵一舉打敗了難陀王朝的軍隊。
旃陀羅笈多雖然已經創建了孔雀王朝,但是還未定下都城,在拿下摩揭陀王國之後,便將孔雀王朝的都城定在了華氏城,他成為了真正的統治者。
驍勇善戰的旃陀羅笈多,就這樣憑藉智慧、勇氣以及超強的能力,統一了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那位婆羅門貴族的寶壓對了地方,旃陀羅笈多名垂印度青史。
旃陀羅笈多在剛開始統治管理孔雀王朝時,並不得心應手,此時的政權還未穩固,馬其頓人蠢蠢欲動,尤其是在亞歷山大死後,他手下的幾個部將發動了爭奪領土的戰爭。
公元前305年,亞歷山大手下的部將塞琉古,率領大軍攻入西北部地區。這次入侵來勢洶洶,對方想打旃陀羅笈多個措手不及。
旃陀羅笈多無懼對手的強悍,他親自帶兵親征,再次奔赴戰場。旃陀羅笈多是個天生的戰鬥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軍隊勢如破竹,趕走了入侵的馬其頓人。
但此時的旃陀羅笈多為了孔雀王朝政權的穩固操勞過度,身體每況愈下,也沒有更多的精力擴軍備戰,因此他決定與馬其頓人簽訂和平條約。
雖然簽下的是和平條約,但條約中的各種條款分明對孔雀王朝大大有利。塞琉古忌憚旃陀羅笈多的威力,很快便撤走了軍隊。
對孔雀帝國來說,這場戰爭讓帝國手中的版圖進一步的擴大,帝國贏得了印度和西北部的一些領土。所以這場戰爭最後的勝利者依然是旃陀羅笈多。
為了保證雙方繼續和平共處,旃陀羅笈多和馬其頓人共同協商了締結婚約的方法,從此成為友好鄰邦,在一段時間內穩定了局勢、維護了和平。
旃陀羅笈多似乎認為自己在世俗間的任務已經完成,所以在晚年的時候,他不再把自己置身於繁雜的世俗之中,他以一個虔誠信徒的方式,開始了隱居生活。
這個成功者在功成名就之時,放下一切,回歸自然和原始,穿最樸素的服裝,吃最簡單的食物,遊走于山川之間,宣傳耆那教的宗教思想,反對暴力和殺生,廣施善行。
旃陀羅笈多為了完成宗教信仰儀式,在絕食多天後,死於在公元前300年的一天。他把一生中最後的時間都放在了耆那教的傳播上。
旃陀羅笈多之所以能夠創建孔雀王朝,既有天時、地利的因素,也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他的創建為後代子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兒子和孫子在此基礎上,將孔雀王朝帶入到巔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