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 年,張國燾負責的紅四方面軍反對中央要北上在建立川陝甘革命根據地的主張,并力爭應南下去康邊地區建立根據地。為此,張國燾不惜在四川卓木堡召開會議,對博古、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採取了撤職和開除黨籍等處分。
長征結束之後,黨內及時做了撥亂反正,張國濤等人受到批判,紅四軍的一些主要將領們也受到了黨內審查,有很多昔日的將領們在開展工作時還會受到排擠和歧視。身為紅四軍軍長的許世友因無法忍受這種待遇,決定帶一些自願跟隨自己的幹部回鄉打游擊。
許世友把這個想法告訴給搭檔王建安,沒成想,王建安後來把許世友即將採取的行動向上級彙報,為此,許世友還遭受了一段時間的關押。
兩人的革命友誼產生了縫隙,不過兩人後來仍然為了革命事業在抗日和解放戰場上浴血奮戰,感情也重歸於好。1955 年,全國舉行授銜,許世友為上將,王建安卻不在當年的授銜儀式里,這是何故呢?
一、將相和
許世友任職紅四軍軍長時,王建安是政委,兩人在紅四方面軍中可謂是雙雄一般的存在。許世友一身功夫十分驍勇善戰,王建安文武雙全很有政治素養,兩個人都是脾氣耿直有一說一的性格,配合起來也非常天衣無縫。
當年,許世友實在難以忍受因為張國燾一個人的過錯,整個紅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都像是有罪之人一樣,處處遭人冷眼受人排擠。性格使然,許世友動員了其他幾位將領,決定返鄉打游擊,一開始,王建安覺得此事並無不妥,但是,畢竟做過政治工作,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這樣做是違反紀律的。
王建安寫報告信是出於政治站位的考慮,然而,這對許世友來說無異於背叛,比他之前遭受的歧視更讓他難受。等許世友的懲罰結束,兩人成為了即使碰面也互不搭理的「陌生人」。
1948年,解放山西前夕,王建安將要上任山東兵團的副司令,時任山東兵團司令的正是許世友,毛主席擔心兩人之間僵硬的關係影響工作的展開,更為昔日兩人的戰友情感到惋惜,於是,特意約見王建安,決定從王建安這裡破掉他和許世友之間的僵局。
王建安一來到毛主席的屋裡,毛主席就說明了王建安要去是山東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同許世友一起解放山東。看到王建安神色里有一瞬不適閃過,便主動說起兩人「雙雄」的稱號:「你們可是『雙雄』,獨木難行,雙木才成林,兩個人一起拍巴掌,才能把軍隊的士氣鼓舞起來。」
話已至此,王建安明白毛主席的意思,便主動去見許世友,商討部署解放山東的事情。兩人都是痛快的直爽人,相逢一笑,過往的糾紛就隨風消散。
二、授銜時遭「降級」
1955年,我軍舉行第一次正式授銜儀式。負責此事的羅榮桓把總結好的符合受上將軍銜的人員名單遞交給毛主席過目。
在看到王建安的資料時,毛主席想到內戰時陳毅指揮山東軍在和國軍的六次交戰五次以失敗告終時遭到了下屬的聯合責難,這些下屬中就有王建安,王建安對陳毅當時作為指揮的反對也最激烈。
這一激烈表現在王建安在會議上對陳毅叫板拍了桌子,作為下屬,向上級領導拍桌子,此行為帶來的影響較為惡劣,往小了說,不利於陳毅在軍中樹立威嚴,往大了說,是破壞軍中的紀律和規矩。
念及此,毛主席便在王建安的評定材料上留下了「降一級」的批語,還註明了王建安是因為「驕傲自滿」。
毛主席的批示下來之後,也令羅榮桓十分為難。按照王建安過往的功過考核來的最終結果便是符合評定為上將,可是,毛主席的意見也不容忽視。羅榮桓左思右想,決定暫時不授予王建安軍銜。
王建安沒有和同時期一起奮戰過的老將們一同參與授銜的事情一經傳出,立刻就有不少人為王建安說情。但是,對於此事,王建安本人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對組織上的安排他是服從的。
然而,許世友卻特意在請見毛主席的時候提起王建安,向毛主席保證道:「我和王建安相處多年,他我是了解的,雖說脾氣不太好,性子上來也會罵幾句,我以人格保證他的人品是沒問題的,很是剛強正直。」
三、次年授銜
我們知道,許世友是毛主席的愛將。許世友前來為王建安說情,再加上曾經被頂撞的陳毅本人也說:「王建安同志的初衷是好的,再者說,有時候有點脾氣不是壞事。在評定軍銜這等要事上,還是不要讓他受到委屈。」
聽到諸多此類言論後,毛主席又重新考量了王建安自投身革命來的種種,黨中央決定在1956年新年伊始授予王建安上將,雖然比統一授銜時間稍晚了些,也仍然是組織上給予的一份榮譽和肯定。
王建安自1927年加入共產黨以來的表現都很英勇,在各種大小戰爭中都勇做先鋒。紅軍組成後,王建安主要做政委工作,直到在一次戰役中師長不幸遇難,整個部隊群龍無首,王建安擔起指揮的任務,帶領大家殺出重圍取得勝利,大家才意識到,王建安是武能率兵上陣殺敵,文能做好政治組織和宣傳工作的雙全角色。
在此之前,這是王建安第一次展露鋒芒,上級當即決定任命他為紅四軍的政委,和許世友搭檔。兩人一拍即合,合作起來異常順遂,打出了不少漂亮的勝仗。兩人期間雖生了嫌隙,但是,和好後在山東戰場上的作戰非常兇悍,原本預計15到20天才能結束的戰事,在兩人的指揮下只用了8天就取下了山東的要城濟南。
建國後,王建安輾轉在幾個軍區擔任副職,這是組織上衡量了王建安是非分明、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後的決定,王建安並不計較職務的大小,只一心撲在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且不允許自己和家人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任何利益。
1980年,王建安在北京病逝,他的葬禮舉行的十分簡潔,連諸多軍中好友都是過了許久後才知曉此事,不得不說,王建安的一生,雖然脾氣上有些躁,卻是十足的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