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2022年12月25日21:34:31 歷史 1108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引言

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為了紀念陳毅將軍去世七周年,專門組織相關人員編寫了一部《人民的忠誠衛士——緬懷陳毅同志》一書。

時任湖南省委書記陳丕顯同志在此背景下,激情澎湃,浮想聯翩,揮筆寫了《彌天烽火舉紅旗——回憶陳毅同志領導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這篇文章。

在文章中,陳丕顯回憶了一個交通員:

「更令人難忘的,是那些五名交通員。我在油山時有個交通員陳妹子,二十五六歲,她為了完成各種任務和及時傳遞信件,常常在深更半夜隻身穿過深山密林,來往於敵人的堡壘群中。他們大多數是苦大仇深的貧苦農民,具有更堅定的階級立場,同時又機智勇敢,對游擊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陳丕顯的這篇文章發表後,在《文匯報》上發表。接着,《湖北日報》也相繼轉載,引發了廣大反響。

大家不禁好奇:這個隱姓埋名的陳妹子是何人,如今狀況怎樣呢?於是,尋找陳妹子成為了社會各界和廣大領導關注的事情。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此外,廣東、南雄韶關大余等地紛紛指示相關部門派人尋找陳妹子。

陳丕顯表示:「陳妹子是南國三年游擊戰爭的一部書,是女中豪傑。即便是死了,也要找出她死在哪裡,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一時間,陳丕顯的思緒也回到了42年前......

01 陳妹子的革命之路

油山坐落於大余嶺的一座山峰,四周鬱鬱蔥蔥、群山起伏、氣象蕭森,陳妹子便於1910年出生在這裡的南雄坪田坳。

就在陳妹子剛出生不到一個月,便被家人送到宋頭村孔家當了童養媳。時光荏苒,吃糠咽菜的陳妹子漸漸長大了。

長大後的陳妹子身材高挑,尖尖的瓜子臉上閃爍着一雙烏黑的眼眸,更顯得他楚楚動人、美麗大方。

在當地婦女協會成員潘月華的教育和影響下,陳妹子參加了當地的農民協會。期間,她積极參加了打土豪、鬥地主、禁煙拒賭等各項活動,深受當地老百姓稱讚。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不久,眾人推舉陳妹子擔任婦女主任。從此,她帶領當地婦女在坪田坳各個村莊活躍,發動當地婦女參加農會,和虐待童養媳的婆家作鬥爭,支持男子參加農民自衛軍。

經過了幾年的錘鍊,陳妹子越來越成熟。

1927年,南雄的人民革命陷入低潮。在此背景下,共產黨員李樂天蘇海玲赤衛隊在油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隨着鬥爭的烽火越燒越旺,婦女協會的擔子也愈發沉重。她積極送情報、發傳單、買糧食,日出夜歸,忙得不亦樂乎。

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天,陳妹子在山上幫忙搭棚子回家,發現敵人來到她家。機敏的她趕緊逃走。

與此同時,她根據自己多年的鬥爭經驗也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一定是泄露了。

反動勢力靖衛團得知陳妹子的活動後,來到家中搜捕。在沒有見到陳妹子後,這些人竟然殘忍地將她的未婚夫和家婆、家公殘忍殺害,燒毀了家裡的房屋。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陳妹子等敵人離開後回家,只見鮮血遍地,慘不忍睹。一時間,她跪在家婆身邊,不由地悲痛欲絕,嚎啕大哭:「阿媽,阿爸,都是我害了你們,你們死的好慘!」

當地特委書記李樂天得知陳妹子的遭遇後,將其接到游擊隊,並讓他擔任機要交通員。從此,陳妹子把游擊隊當成自己的家,積極傳送情報、做飯洗衣。

1929年6月,「清黨軍」進駐黃坑、湖口等十幾個據點「清鄉」,企圖消滅游擊隊。由於游擊隊供給困難,陳妹子便下山發動幾個婦女協會會員先假裝上山砍柴,將食鹽和糧食送上山。

南雄大塘圩有個縫紉店的胡老闆,為游擊隊做了一批衣服,要送幾百光洋給他。幾百光洋,這是個大數目,誰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呢?

李樂天思慮再三,最後把任務交給了膽大心細的陳妹子。陳妹子心想這可不是一袋糧幾斤食鹽,怎樣安全可靠地送到呢?

她望着眼前一根根直立的毛竹出神,眼睛豁然一亮:她砍來一根毛竹,把尾端的幾個大節打通,接着把大洋用紙捲成筒塞進去。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然後扎着頭巾,圍着腰裙,光着腳板,和山裡百姓扛着一道扛竹桿拿去賣。她故意把價抬高,「賣」到散好時也「賣」不掉,就扛到胡老闆店裡,笑哈哈地說:「胡老闆,寄放一下,下好再賣。」

她邊說邊用手拍拍放光洋的竹桿尾端,胡老闆心領神會,點了點頭:「要不要打個寄放條子?」

陳妹子用手攏攏頭髮,喝了幾口水,笑着答道:「我們相信你,放得下心」。就這樣,陳妹子順利完成了任務,得到李樂天的稱讚。

02 陳毅撮合陳妹子婚事

1935年2月,贛南軍區司令員蔡會文和時任少共贛南省委書記陳丕顯率領的部隊進行突圍,並來到了油山。

同年4月,留在中央蘇區領導南方游擊戰爭的項英、陳毅歷經艱險突圍也來到油山,和李樂天、楊尚奎領導的油山游擊隊會合。

陳毅頭戴禮帽,身穿長衫,手持拐杖,活像個「香散客」。儘管腿傷疼痛,但他仍不減樂觀豁達、豪放瀟洒的氣質。

他握着李樂天的手,帶着濃厚的四川口音樂呵呵地說:「樂天、樂天,我們可是千里有緣一線牽!這裡山高路險,是個安營紮寨的好地方,我們也來投奔你,你歡迎嗎?」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見到中央分局首長,李樂天說不出有多高興,連聲道:「歡迎,當然歡迎,我們早就盼着這一天呢。在你們的領導下,我們的革命一定有希望!」

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陳毅既是戰鬥員,又是指揮員。他身先士卒,率領紅軍和敵人搏鬥,期間不幸負傷。

由於長途跋涉,大腿又紅又腫,傷口不斷地流膿流血。為了讓陳毅更好地休息養傷,李樂天硬把他「關」到一間單獨的棚子里,安排特務員宋生髮護理。

由於環境險惡,領導人都換了姓名,陳毅改姓劉,游擊隊的人都稱他「大老劉」。

宋生髮,20掛零,英俊秀氣,人們他小宋。他做事認真,陳毅對他很是喜愛。但男人總不如女人心細。

李樂天看到陳毅的傷勢越來越嚴重,心急如焚,幾次提議讓護理過傷員的陳妹子來護理,但都被陳毅謝絕。這也難怪,陳毅傷在大腿上,女的護理總不方便。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李樂天多次提到陳妹子,這倒引起陳毅的注意.時間長了,陳毅頗覺陳妹子聰慧賢淑,心想,如能撮合陳妹子與肖偉結成一對伉儷,豈不是一件美事。

陳毅提出這個想法後,李樂天亦認為很是般配,於是他倆便操起了肖偉和陳妹子的婚事。

肖偉,萬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陳毅到油山後不久,肖偉帶着20多個紅軍輾轉而來,是李樂天派陳妹子去接他們。

長嶺過河時,肖偉因得了病,身體虛弱,加上幾天未吃,人倦力乏,不小心掉下深潭。當時就是陳妹子跳下去相救,把他背到群眾家裡,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緣分吧。

肖偉有文化,深受陳毅的青睞,稱之為「秀才」。每逢有空他就指導陳妹子學文化;而陳妹子呢,則常幫肖偉洗衣做鞋。

倆人你來我往,互相都有好感,不知不覺產生了戀情,只待有人捅破那層紙。陳毅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一天上午,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陳毅帶着肖偉走到陳妹子跟前,笑呵呵地說:「妹子,恭喜你了,組織決定你和秀才結婚,有啥子意見?」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雖說這正合陳妹子的心意,但因她毫無心理準備,瓜子型的瞼喇地泛起一層紅暈。她妞妮地說:「我不結,我不結,等革命成功了再結!」「傻妹子,沒說幹革命不能結婚呀,結了婚更能一心一意幹革命嘛!」

陳妹子心跳得咚咚作響,羞澀地看了「大老劉」一眼,莞爾一笑,往山林里跑去.

說辦就辦!黃昏時分,隊員們忙裡忙外,熱熱鬧鬧為兩人操辦喜事。婚禮上,陳毅代表蘇維埃中央政府辦事處當了主婚人並致辭。

03 陳妹子幫陳毅等人渡過難關

當時敵人為了對付油山游擊隊,在政治上,採取整頓保甲制度,移民並村,切斷群眾和游擊隊的聯繫;控制老百姓的購買量,規定多買則以「通匪」、「濟匪」論罪。

在軍事上,築據點,修碉堡,層層封鎖。為避敵人銳氣,項英、陳毅、李樂天、楊尚奎、陳王顯帶領隊伍轉移到北山。

確定「依靠群眾,堅持鬥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針開展工作,先後開闢了油山區、北山區、信康翰區、南山區、上崇區五個游擊區。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此外,還建立了以油山為中心的兩條秘密交通線,一條伸向三南,一條伸向梅山、北山,傳遞情報,指導工作。

陳妹子在北山聯絡站擔任機要交通員,直接與項英、陳毅、楊尚奎等領導聯繫。她扎着頭巾,圍着腰裙,提個籃子,單身一人披星戴月、鑽林淌水,常出沒穿插於敵堡縫隙之中。

1936年春,敵人強迫群眾編成搜索隊,在敵軍監視下進行大規模的搜山抄山,游擊隊的處境和生活更為艱苦。

「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項英、陳毅等領導始終與戰士同甘共苦。對此陳妹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裏,想着法子弄糧弄鹽幫他們渡過難關。

陳毅煙癮大,由於工作熬夜的原因,煙癮更大。陳毅有次斷了幾天煙,變得更加煩躁不安,只能用樹葉來替代。

陳妹子聽到咳嗽聲,決定給「大老劉」搞點煙來。他有一次來到上圩,悄悄拖當地老鄉搞到幾包煙,用帶子扎在內褲上。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過關卡時候,敵人氣勢洶洶翻衣袋、搜腰包,她卻成功把這些煙帶回。回到駐地,他一邊拆煙,一邊樂呵呵說:「還是陳妹子有辦法!」

1937年5月2日,陳妹子送信到項英、陳毅駐地梅嶺齋坑,與項英、陳毅、楊尚奎、肖偉在一個棚子里休息。

快到中午,忽然傳來一陣密集的槍聲。項英、陳毅等人立即衝出外面,分散隱蔽在雜草荊棘之中。

項英、陳毅的駐地,是個相當保密的地方,不是機要交通員,不是首長貼身特務員,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連游擊隊里的中下級指揮員也不清楚。敵人怎麼會找到這裡呢?

原來,中共贛粵邊特委派去國民黨軍第四十六師作兵運工作的陳海(本名陳宏)叛變,大餘地下聯絡站轉來一封信給陳毅,謊說中央派人來了,要負責同志下山見面。

聽說中央來了人,項英、陳毅驚喜萬分。自從突圍後,一直未與中央聯繫上。密碼燒了,電台埋了,游擊隊在山裡就像脫離母親的孤兒。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項英、陳毅高興極了。然而,當陳毅帶人下山赴約時.才發覺這是叛徒的陰謀,幸被及時識破,並巧妙地擺脫返回山上。

陳海不死心,旋即又領兵包圍梅嶺齋坑。項英、陳毅在警衛人員掩護下安全轉移。敵人搜山時,陳妹子不幸被捕。敵兵得意地狂叫:「抓到共匪婆子,抓到共匪婆子!」

敵官更是喜出望外,以為這下可以從她口中抓到「大人物」,於是皮笑肉不笑地問:「妹子,你們的頭頭在哪,告訴我,說了放你回家。」

陳妹子一聽到「家」,家信、家婆、未婚夫,那三具血淋淋的屍體便立即浮於眼前,她頓時怒火滿腔,義憤填膺地答道:「不知道!」

敵人見軟的來不行,便凶相畢露,啪啪」連扇陳妹子幾個耳光。「快說,共匪頭子在哪裡!」

陳妹子踉蹌了幾步,站穩後抹抹嘴角的鮮血,咬着牙回答:「不知道!」

敵人惱羞成怒,歇斯底里狂叫:「打,給我往死里打!」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敵人見陳妹子軟硬不吃,眼看着天色黃昏,便將其押送到大余。臨走時,煙火剛燒旺,突然間便陰雲密布,傾盆大雨,澆滅了這場災火。

陳毅幽默地說:「真是托馬克思的福,大難不死。」

陳妹子被關在大余監獄,敵人不好找到證人。隨着全國抗日高潮到來,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在黨組織的營救下,陳妹子才虎口逃生。

陳毅見到陳妹子,感激地說:「妹子,你不愧是我陳家的好妹子。」

此時,陳毅才公開了自己的名字。陳妹子流着眼淚說:「沒有黨組織,沒有你們,就沒有陳妹子。」

04 陳丕顯千辛萬苦找到陳妹子

陳妹子出獄不久,陳妹子跟隨肖偉回到萬安,改名陳桂英。回鄉後,夫妻倆租房開店,繼續為黨中央開展工作。

不久,肖偉當選為保長,繼續從事地下工作。沒想到他和萬安縣委組織部長接頭時不幸被鄉丁發現被抓。陳妹子深知鄉丁貪婪敲詐的嘴臉,花去大筆錢財才成功將肖偉成功保釋出來。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解放後,因為肖偉當過保長的緣故,導致一家人陷入困境。陳妹子屢次遭到不幸,飽嘗人際間的苦澀和艱辛。

幾十年後,大余的同志風塵僕僕,終於找到了陳妹子,此時的她已經是68歲。眼眶深陷,皮膚黝黑,一副飽嘗心酸的模樣。

當他看到陳丕顯寫的文字時,原本乾燥無神的眼睛頓時射出了光澤,久久的緊閉的嘴唇發出了嚎啕的哭聲:「肖偉,阿丕派人了......」

陳妹子的哭聲撕心裂肺,當場的人聽了都不禁愴然淚下,和人們回憶起曾經的往事......

大余的同志離開後,南雄、韶關、信豐等地的同志接踵而來。之後,南京軍區、廣州軍區、總政黨史部門的同志也相繼對她進行採訪。

在報送贛粵游擊史料的同時,他還講述了自己的個人情況反映給上面。陳丕顯得知此事後,也指示相關部門落實調查。

此外,吉安地委、江西省委的主要領導也對此事非常重視,專門組建了調查組。

78年陳丕顯登報尋找陳妹子,找到後政府批示: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 天天要聞

經過大量人證物證,經江西省民政廳批准。1980年2月,江西省民政廳批准陳妹子為「優秀機要交通員」,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

陳妹子得知喜訊,不由得心潮起伏,四處託人給陳丕顯寫信。陳丕顯收到來信後親自回復:
「收到你的信非常高興,得知你在政治上恢復榮譽,光榮出席了幾個大會。我非常高興,我也沒有忘記你和當地群眾對革命作出的貢獻。」

陳妹子一家人收到陳丕顯的回信後興高采烈,爭先傳閱。為了感謝老首長對自己的關懷,陳妹子決定去北京親自登門拜訪。

可天有不測風雲,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了。陳妹子為了給陳丕顯準備花生仁。上樓時不慎摔下來,因骨折住醫院,卧床不起,她的北京之行也成為了泡影。

1989年2月21日,天色朦朧、細雨霏霏,陳妹子病逝於自家老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