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一天,正在床上休養的陳賡突然聽到警衛員彙報:「報告,外面有一個叫左太北的女學生要找您!」
當時陳賡因心臟病已經不能起床,但當他見到左太北進來後,連忙撐起身子,拉着左太北的手問:「北北啊,你怎麼來了?是找伯伯有什麼事嗎?」左太北說:「陳伯伯,我報考了哈軍工,但卻因為政審不合格而被拒絕……」
陳賡
陳賡聽後十分奇怪:「這不可能啊,你是烈士子女,怎麼可能政審不合格呢?」還沒等左太北說話,陳賡繼續說:「北北你放心吧,這件事我一定會調查清楚的,你這個學生,我要定了!」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左太北身為烈士子女為何政審會不合格呢?陳賡為何會破例收下她呢?
陳賡是左權的入黨介紹人
左太北是抗日名將左權的獨生女,要想了解左太北,我們要先從她的父親左權講起。
左權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一個農民家庭,讀中學時就積極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閱讀進步書刊。1923年,他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學校,次年8月轉入黃埔軍校。1925年2月,左權加入共產黨,值得一提的是,陳賡還是左權的入黨介紹人。
在1925年,左權還隨軍校參加了討飯陳炯明叛變革命的第一次東征。在戰鬥中,他率領的連隊一直衝鋒在最前方,殺的敵人是最多的,繳獲的武器也是最多的,深受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讚揚。
平定陳炯明的叛變後,左權又參加了回師廣州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作戰,受傷後沒有下前線,而是一直堅持率部殺敵,也獲得最終的勝利。
左權
1925年冬,左權以「優秀軍官」的身份被報送到蘇聯留學,他先後在中山大學和莫斯科陸軍大學學習。莫斯科陸軍大學還有另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能夠進入這所學院學習的都具有較高的軍事素質,從這裡足以看出左權的優秀。
1930年6月左權回國,9月被分配到閩西革命根據地工作。10月,閩西紅軍第20軍和第21軍被重新組成為新12軍,左權擔任12軍軍長。1931年12月,寧都起義爆發後,左權被組織調到紅五軍團第15軍當政委。值得一提的是,在左權擔任12軍軍長期間,他曾率領戰士們連續粉碎了國民黨對中央蘇區進行的三次大規模「圍剿」。
1935年5月,紅軍通過涼山後,準備強渡大渡河。蔣介石當即命令四川軍閥楊森等部在大渡河堵截,薛岳等部則在後面猛追,阻止我軍前進的步伐,也令我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5月20日,中央紅軍抵達瀘沽,從瀘沽地區到大渡河共有兩條路:一條是大路,沿路敵軍的守備力量是比較強的;一條是小路,但需要通過彝族區到達安順場。
如果有了解的小夥伴就會知道,當時彝族人民在蔣介石的挑撥下對漢族的印象很差,因此我軍選擇第二條路的話,也會遇到一些危險。但相對於第一條敵軍設防嚴重的大路來講,第二條路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經過考慮和研究後,中央軍委決定選擇第二條小路。除此之外,還派出左權參謀長率領紅2師第5團一部和軍團的偵察連假裝進攻大樹堡,以此來牽制敵軍,保證紅軍主力部隊從安順場搶渡大渡河。
左權接到命令後當即率部從瀘沽行軍150里趕到小相嶺,並消滅據守在此處的全部敵軍。在攻佔越西縣城後,左權又率領戰士們經過一天的行軍來到海棠,殲滅兩個連的敵軍,活抓了偽縣長。
不久後,左權派偵察員化裝成川軍,摸清大樹堡的敵情,然後指揮戰士們兵分三路直插目標。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我軍成功殲滅守敵,佔領了大樹堡。
與此同時,左權親自來到大渡河邊,指揮一小部分戰士假裝進攻,然後命令剩下的戰士砍樹造船,造成紅軍主力要在這裡渡河的假象,從而吸引了大樹堡對岸敵軍的注意力。左權的這一計謀成功保證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軍主力順利從安順場強渡大渡河。
1935年9月17人,中央紅軍抵達天險臘子口,聶榮臻和左權親自來到前沿陣地觀察地形,幫助紅二師制定相應的作戰方案。在楊成武等人的指揮下,紅二師第4團以兩個連的兵力攀登峭壁,從敵軍的側後方配合正面友軍進攻,成功打垮守軍部隊,攻克天險臘子口。10月17日,中央紅軍勝利抵達吳起鎮。
1936年5月,抗日先鋒軍東征回到陝北,中央軍委決定將紅一方面軍組成西方野戰軍,彭德懷擔任軍長和政委,下轄第1、第15軍團、第28、第29軍、第81師,執行西征作戰任務。
彭德懷接受命令後,當即決定將左權、聶榮臻率領的第一軍團為左路軍,從延川出發,配合右路軍紅15軍團阻擊盤踞在三邊和寧夏的敵軍。
6月初,紅2師在楊得志、蕭華的帶領下攻打曲子鎮。當紅軍衝進曲子鎮內,和敵軍進行拼殺僵持不下的時候,左權和聶榮臻率部出現在戰場上。就這樣,在左權和聶榮臻的指揮下,戰士們士氣大增,一邊喊着「沖啊,軍團長在看着我們」,一邊向敵人衝去。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我軍成功攻下曲子鎮。等第二梯隊前進的時候,左權和聶榮臻才肯離開。戰鬥結束後,我軍全殲馬鴻逵部,活捉敵軍一個旅長,打響了紅軍西征的第一炮。
1937年7月7日,隨着「七七事變」的爆發,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再次迎來合作,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朱德擔任總司令,彭德懷擔任副總司令、左權擔任副參謀長。改編結束後,八路軍戰士從陝西出發,向華北抗日前線出發……
彭德懷
拒絕三次生還的機會
1940年春,我國的抗日戰爭已經進入到第四個年頭,日軍也在中國軍民的打擊下,深陷侵華戰爭的泥沼中無法抽身。為了達到摧毀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目的,日軍開始修復平漢、正太等鐵路或公路,同時增設據點、碉堡,企圖將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分割開來,讓我軍「游」不了,「擊」不成。
日軍想要耍花樣,朱德、彭德懷、左權根據情報在作戰室商討接下來的方案。經過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後,他們很快就找到日軍的弱點:「日軍深入我根據地後,到處修築據點,兵力也極其分散,這也造成他們後方空虛,守備薄弱的短處。」這對我軍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戰機,因此朱德等人決定對日軍的交通線進行一次全面的破擊戰。
8月20日晚上8點,隨着一顆紅色信號彈的升空,八路軍各部猶如猛虎下山,迅速撲向敵軍所控制的鐵路沿線的據點、車站等等。隨着曙光的升起,一份份捷報傳到八路軍總部。左權一會批閱電報,一會兒又在地圖上做標記。
彭德懷在看完一份電報後問左權:「你看這次正太戰役能有多少部隊參加?」左權說:「這不好說啊,特別是冀中地區,現在被日軍切成多個小塊,不要說出發了,能否接到我們的命令都是個問題。」
8月22日吃過午飯,彭德懷和左權進入作戰室,聽取手下對此次戰況的回報。作戰科長王政柱也向他們彙報了此次參加作戰的部隊:正太路30個團,平漢路盧溝橋到邯鄲段15個團……算下來共有105個團。
王政柱話音剛落,左權就脫口而出:「好!這是百團大戰,作戰科再將數字核實一下!」百團大戰這個詞瞬間引起彭德懷的注意,他說:「管他是一百零幾個團呢,我們乾脆就將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左權聽後頻頻點頭,也認為「百團大戰」這個名字很好,不僅符合實際,還有氣勢。於是左權說:「好,我也贊同用百團大戰這個名字!」就這樣,左權和彭德懷一起擬電報,嫁給這次戰役正式定名為「百團大戰」。
自從戰役爆發後,左權越來越忙碌,幾乎很少離開作戰室。一天晚上,左權獨自一人站在地圖前思考,由於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他困到站着就睡著了。誰曾想他手中的蠟燭燒着了地圖上的一角,燒痛了他的手。
左權猛地醒過來,連忙將火焰撲滅,警衛員郭樹保趕緊又點上一支蠟燭,還端來一盆冷水。左權把冷水接過來,將頭浸了浸,讓自己清醒過來,隨後繼續看地圖。
8月26日,左權和彭德懷根據敵情變化,調整了作戰部署。經過十多天的作戰,八路軍各參戰部隊消耗很大,急需休整和補充。鑒於以上情況,左權和彭德懷決定結束第一階段作戰,一番休整後再開始第二階段作戰。
中央和軍委對百團作戰所取得的初步勝利給予了高度肯定,毛主席在看到戰報後,很快給彭德懷發去電報:「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能否再多組織一兩次?」
上級對百團大戰的熱情擁護和讚揚,令左權、彭德懷和八路軍上下的戰士感到十分高興。在高興之餘,左權和彭德懷開始商討第二階段作戰。
9月16日,左權和朱德、彭德懷等人發佈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作戰命令。在第二次作戰中,左權以冷靜的頭腦和出色的指揮才能協助彭德懷指揮戰士們進行作戰。
12月10日,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公布了百團大戰前三個半月的戰績,並對百團大戰進行總結。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後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進攻戰役,左權參與此次戰役的籌劃、組織和指揮等過程,也為百團大戰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
本以為左權能一直在沙場上馳騁,但一場意外的發生令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1942年5月25日,上萬名日軍精銳部隊將八路軍總部團團包圍,除此之外還有野戰政治部、後勤部、北方黨校等數千人。敵人很快發現我軍的蹤影,敵機瘋狂掃射,有不少同志中彈犧牲。
彭德懷和左權商量後決定兵分路突圍,各自作戰。左權強烈要求自己擔任掩護和斷後的任務,於是彭德懷率部向北走,羅瑞卿率部向南走,楊立三率部向北走,各路人馬分別行動。
在撤退的時候,總部警衛連要護送左權先走,但卻被他一口拒絕:「北方局和黨校有那麼多同志都需要我,我必須要留下,和他們共進退!」左權放棄自己走的機會,也放棄一次活下去的機會……
在突圍過程中,左權又有兩次能夠走的機會,而他也再次拒絕了:
第一個機會是在通過第三道封鎖線的時候,護衛彭德懷突圍的總部直屬部隊連長唐萬成率部返回接應左權。唐萬成說:「彭總突圍成功了,北方局和黨校的領導也出去了,您的掩護任務也完成了,請您務必跟我離開!這是我的任務,也是組織的命令!」
然而令唐萬成萬萬沒想到的是,左權再次拒絕,並要求他原路返回保護凹總部首長,唐萬成無奈只好遵命。
第二次機會是左權率領最後一批戰士,衝到距離十字嶺頂峰十幾米處的時候,炮火十分密集。就在這個時候,一顆炮彈落在左權身旁,被炮彈炸飛的泥土揚了他一臉。
左權身為一名老兵,他自然知道不久後就會有第二顆炮彈,他此時應該先卧倒才對,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只見左權連彎腰都沒有彎,而是站在高地上大喊:「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敵軍的第二顆炮彈就要來了!」他完全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裏想的全是戰士們的安全。
果然,就在這個時候,第二顆炮彈向左權所在的方向襲來,他的喊聲也戛然而止。硝煙過後,細心的戰士發現左權參謀長的身影不見了……
1942年5月25日,左權壯烈犧牲,享年37歲。發現左權遺體的是三位北方局黨校的學生,只見左權的左額、胸部和腿上都布滿日軍的彈片,身上幾乎沒有一處完整的……
當警衛員將左權犧牲的消息告訴給彭德懷,並將跟隨左權多年的左輪手槍遞給彭德懷的時候,他難過得沒有轉身,也沒有接過警衛員手中的左輪手槍……
左太北報考哈軍工被拒,陳賡:你這個學生我收定了
當左權去世的噩耗傳到延安,25歲的劉志蘭當場暈倒,她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愛人會離自己而去。在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她一直處於精神恍惚的狀態,每當有人從前線回到延安,劉志蘭都要去問有沒有左權帶回來的信,但得到的回答全是沒有。最終,劉志蘭終於相信左權犧牲的事實。
左太北
當時左權的女兒左太北還不到2歲,她很奇怪媽媽為什麼一直哭,也奇怪爸爸為什麼還不回來。劉志蘭不忍心讓左太北知道父親去世的消息,便一直瞞着她。
這天,左太北終於忍不住了,她問母親:「媽媽,爸爸是不是不愛太北了?為什麼彭伯伯他們都回來了,爸爸還不回來?」劉志蘭再也忍不住了,她一邊抱着孩子,一邊痛哭道:「太北不要等爸爸了,他,他為革命犧牲了……」
作為左權的老戰友,彭德懷將自己對左權的感情全都放在左太北的身上,再加上彭德懷沒有親生孩子,所以也將左太北當成自己的女兒來養。每到周末,彭德懷都會將左太北接到家中,和妻子浦安修一起給小太北講故事,改善生活,彭德懷還會親自騎着馬帶着左太北去延河畔看看轉轉。
那個時候左太北不懂事,和彭德懷一起逛集市的時候非要買一本小人書。彭德懷耐心說:「太北乖,你還小,不適合看這本書。」原來這是一本講為婦女新法接生的。左太北見彭德懷不給自己買,就坐在地上不起來,彭德懷無奈只好掏錢給她買了一本,這也是左太北看的第一本書。
彭德懷對自己和家裡人都是非常嚴格的,如果坐在地上哭鬧不肯走的是他的侄子侄女,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離開。但如今坐在地上的不是他的侄子侄女,而是戰友左權唯一的女兒,心情火爆的彭德懷將自己所有的好脾氣都給了左太北。
不過有時候左太北哭起來沒完沒了,彭德懷就將她鎖在屋子裡,等她哭夠了再把她「放」出來。
新中國成立後,左太北進入八一小學學習,這是我軍著名的專門接收前線作戰軍人子弟的寄宿學校。
1950年10月21日,左權的靈柩從河北涉縣移往河北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10歲的左太北跟着母親參加了移靈安葬儀式,左太北還為父親的靈柩執紼拉靈。
不久後,八一小學組織紀念左權的主題隊會,左太北在台上發言說:
「我的爸爸叫左權,他原本是八路軍的副參謀長,1942年5月25日,爸爸在十字嶺和日軍作戰中犧牲了,犧牲的時候只有37歲。我雖然見爸爸的面不是太多,但他的樣子永遠刻在我的心上。我的爸爸是黨的好戰士,也是我的好爸爸……」
1952年六一兒童節,八一小學選擇左太北為學校代表人,接受毛主席的接見。當毛主席得知面前這位可愛的小姑娘就是自己愛將左權的女兒時,他將笑容收回,眉宇間盡顯哀傷,隨後親切地說:「小太北,媽媽現在怎麼樣了?你過得好不好?」
左太北說:「主席伯伯好!媽媽現在很好,我也很好,謝謝主席伯伯的關心!」毛主席看到左太北如此懂事,不由得想起如果左權還在該有多好啊……
正當毛主席陷入傷心之際,左太北拉了拉他的衣角,說:「主席伯伯您怎麼了?」毛主席眨了眨眼睛,說:「沒事沒事,小太北,咱們來拍一張照片留作紀念吧。」左太北高興地說:「好啊好啊!」
1958年國慶慶典,任弼時的妻子陳綜英帶着左太北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燦爛的煙火。就在這個時候,周恩來走過來和陳綜英打招呼,打完招呼他發現旁邊有一個熟悉的面孔。
陳綜英連忙向周恩來介紹:「總理,這就是左權同志的女兒左太北。」周恩來細細打量着左太北,說:「難怪我看着這麼眼熟呢!原來是左權的女兒啊,好啊,好啊!」周恩來頓了頓,又對左太北說:「你長得很像你爸爸,你一定要向你爸爸學習,知道嗎?」
左太北堅定地點了點頭,說:「總理伯伯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周恩來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天,左太北陪彭德懷在中南海散步,在散步過程中,彭德懷再次提及左權的犧牲,他說:
「你爸爸是一個老軍人了,他肯定知道日軍不會只扔下一顆炮彈的,第一顆炮彈丟下不久後就會有第二顆炮彈,他如果躲一下還是有生還的可能的。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為十字嶺上還有許多人和馬匹,他不可能丟下其他人自己隱蔽,這不是他的性格。他是死於自己的職守,死於自己的崗位,死於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啊!」
左太北聽完彭德懷的這句話,不禁對父親的犧牲有了更深的理解。
1960年,陳賡的警衛員疾步來到房內,彙報說:「首長,外面有一位左太北同志想要見您!」陳賡一聽左太北這個名字,連忙說:「快快,快讓她進來。」
當左太北進來後,陳賡彷彿從她的臉上看到了左權的影子,他當即從床上坐起,然後說:「北北,你怎麼來了?是有什麼事要找伯伯嗎?」左太北說:「陳伯伯,我今年報考了哈軍工,但卻因為政審不合格而被拒絕。」
陳賡疑惑地說:「怎麼可能呢?你爸爸是烈士,你是烈士的子女,怎麼可能政審不合格呢?」見左太北那失落的神情,陳賡又說:「別擔心,伯伯一定調查清楚,你這個學生我收定了!」
陳賡
後來經過一番調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左太北還有個伯伯是國民黨,哈軍工這才拒絕收她。陳賡當即說:「左太北的伯伯是她伯伯,她是她,左太北從出生起就沒見過這位伯伯,更別說其他事情了!這件事我做主了,把她收了吧!」
就這樣,在陳賡的安排下,左太北順利進入哈軍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