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2022年10月31日18:35:03 歷史 1312

兼祧制度是明清時期在傳統立嗣承繼中興起的一種特殊方式,就是幾個親兄弟中只有其中一個有獨生子,在諸兄弟的協商下,通過宗族,讓這個獨子同時承繼叔伯們的宗祧,以達到各房都不絕後、且兄弟資產不外流的目的。

因為兼祧制度的出現,隨之興起各房父母分別為兼祧子娶妻、生子,各自承繼本房宗祀的習俗。

兼祧子的各房妻子,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憑庚帖禮帖的明媒正娶,相互之間以妯娌相稱,各自奉養各自的翁姑,管理各自的家事,各自所生的孩子算堂兄弟,這種雙娶並嫡的現象,即民間俗稱的「兩頭大」。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儘管兼祧並娶的現象在民間很普遍,但兼祧子一夫兩(多)妻的形式,明顯與傳統禮法不符,是違背禮無二嫡之義的。

平時不覺得「兩頭大」有什麼不對,但在遇到服制問題和刑事訴訟時,一夫二妻的弊端就暴露出來。

乾隆晚期在兼祧制度推行之初,朝廷並沒想到民間會出現各房都為兼祧子娶妻的現象,所以沒有出台針對性的相關規定,因此,兼祧子各自娶妻以圖生子續嗣的行為在民間非常普遍,一直到嘉慶十九年(1814)。

嘉慶十九年是兼祧制度史上很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出現兩宗特殊案例,都是兼祧子多妻並嫡現象引發的,正是這兩宗案子,推動朝廷對獨子兼祧制度作出更進一步的完善。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其一就是黃氏三祧案:

山東濟寧有富翁黃某,生有三個兒子,唯有第二子生有獨生子,這個獨生子一人兼祧三門,而三對父母都為兼祧子娶妻,又各置一妾,以圖繼嗣。(抹汗,小黃這是被三家爹媽當種馬了)。

在兼祧子小黃的努力下,三妻三妾都生有兒子,黃氏三房都各自有後了,完成任務的兼祧子就亡故了(······)。

然後呢,二房之妻又去世,長房的嫡子黃廩生,表示不知道該怎麼為父親的二房妻子服喪,就向時為山東學政的黃鉞請示,自己是不是應該比照為嫡母丁憂的成例來為父親的二房嫡妻服制。

在這裡要插個話,猴格以為,本案就是這個黃廩生不厚道才爆發的。

如果按照民間習慣法,黃廩生他爹的三房妻子是以妯娌相稱,那二房妻就是長房子的嬸母,明清服制中,侄子需要對伯叔父母服齊衰不杖期的,所以,黃廩生滿可以為父親的二房妻服期年,但他偏偏鬧到見官。

學政黃鉞第一次遇到這種兼祧子多妻的問題,有點懵,就諮詢禮部官,禮部官也懵,為之「語塞氣結,無以應之」,因為自從乾隆帝允許獨子兼祧至今,才堪堪四十年,沒有前例可循,所以各級官員才不知道如何處理。

要按禮無二嫡之義,想多生娃你們就多納妾啊!搞什麼三祧!但兼祧是先帝乾隆御旨批准的,既然允許一人雙祧,又憑啥不讓人家一人三祧呢?

不管是雙祧還是三祧,多半都是富戶之家才搞,因為不想家產流失嘛。而富人的聯姻對象,也多半都是富人之女,如果簡單粗暴地按禮無二嫡之義,把兼祧子後娶之妻視為妾室,也實在說不過去,有違情理,人家明明是明媒正娶的嘛。

如果按「有妻更娶妻」的律條,讓兼祧子的後娶之妻離婚歸宗,但兩個當事人均已經亡故,「無可言離」。

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但問題總得解決,沒有前例可循的禮部官,只能期期艾艾、含含糊糊地讓長房嫡子黃廩生,援引為養母服制之例,為其父二房嫡妻服斬衰三年。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其二是余氏兼祧案:

河南寶豐縣余氏兄弟,長房余成江,二房余成海,長房無子,二房有獨子余篤生,出繼大伯余成江。余成江不忍心弟弟無子,就讓余篤生兼祧兩房,兩房各自為他娶妻。

長房為余篤生娶妻張氏,沒有生育就病亡,又續娶王氏,生兒子余萬全,繼承長房之嗣。

二房為余篤生娶妻雷氏,雷氏沒有生育,又為余篤生納妾杜氏,生兒子余萬德,繼承二房之嗣。

如今二房雷氏亡故,二房庶子余萬德按庶子為嫡母例服制,長房的余萬全也和黃廩生一樣,表示不知道該如何為雷氏服制,就向河南學政請示,河南學政也去諮詢禮部。

經過禮部裁決,認為余篤生在長房已經娶嫡妻張氏,又繼娶王氏,二房就應該只為余篤生納妾,而不應該為他娶妻。

雷氏生前號稱嫡妻,已經是混亂嫡庶,如今亡故,長房嫡子余萬全就不能將錯就錯再為她服斬;二房余萬德既然已經報丁憂,可以比照慈母之例為雷氏服斬三年,余萬全則不用為之持服。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山東黃氏三祧案時,禮部還茫然無措、稀里糊塗地處理,把黃氏三房妻子都視為正妻;

到河南余氏兼祧案,禮部就高舉「禮無二嫡」的大旗,把後娶之妻視為妾室處理了,並批評余篤生二妻並娶、混淆嫡庶是錯誤的,但念及他已經亡故,就既往不咎了。

禮部還同時宣稱,民間為兼祧子各自娶妻,是愚民不知道嫡庶之禮所致,是不對的,不能視同有妻更娶之例。

禮學家胡培翚並不認可禮部對余氏案的裁決,他認為雷氏沒有生育,而余萬德還有生母杜氏,不能視雷氏為慈母並持服三年,應該加服小功五個月,就足以申情報德了。長房的余萬全雖然不用為雷氏丁憂,但也應該為雷氏服庶母服。

不管怎麼論,余氏案的裁決都對雷氏不公平,人家生前以正妻自居,沒想到死後卻變成妾室,實在是令人同情。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因為黃、余兩案的出現,朝廷開始注意到兼祧子並娶的問題,隨即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的《禮部則例》中明確規定:

獨子兼祧兩房,只應娶嫡妻一人,其置側室以廣嗣育,在所不禁,不得兩門均為娶妻,有違定例。

儘管朝廷出台明文規定,但對老百姓來說,有幾個通曉律例的?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在民間習慣中,仍舊承認兼祧並娶都是嫡妻,對這種民間約定成俗的現象,朝廷其實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鬧到見官,你們愛咋滴咋滴。

但是,如果因為服制問題和刑事訴訟鬧到見官,那後娶之妻的嫡妻地位,就多半是保不住了。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道光元年(1821)山東出現一起兼祧子兩妻的刑事案件:

彭文漢一人兼祧兩門,由生父彭自立做主為他娶妻鄭氏(先鄭氏),鄭氏亡故後,又續娶王氏;彭文漢的兼祧母彭高氏,也為他聘娶鄭氏(後鄭氏)。

後鄭氏和先鄭氏的兒子彭某發生衝突,彭文漢的本生父彭自立為孫子出氣,就把後鄭氏殺死。

當地官員在審理本案時,遵從民間習慣法,把後鄭氏視為嫡妻,因此,將彭自立判為父殺子妻論罪,將彭某判為子犯母例論罪。

刑部在複審本案時,推翻了地方上的判決,援引嘉慶末年《禮部則例》的明文規定,以及禮部對余篤生兼祧案的處理結果,認定:

彭文漢先娶先鄭氏,又續娶王氏,已經有嫡妻在位,彭高氏為他聘娶的後鄭氏就只能算妾,一夫只能有一婦,斷沒有二婦並稱妻子的道理,應該參照禮部對余篤生案的處置,後娶之婦作妾論。

地方拘泥於有妻更娶條例,把彭自立比照父殺子妻論罪,並不妥當;把彭某比照八母中的慈母、養母辦理,以子犯母例論罪,也不合適。

後鄭氏既然是妾,就和先鄭氏有嫡庶之分,彭某身為嫡妻之子,和父妾發生糾紛,是不能比照慈母養母之例辦理的?

因此,彭自立殺後鄭氏一案,應該比照禮部處置余篤生兼祧案處理,改判彭自立以父殺子妾論,先鄭氏之子彭某與後鄭氏的衝突定為子犯父妾論。

從彭案的處理可知,官府的處理方案就是把後娶之婦作為妾室來對待,並不判離婚。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就從本案開始,兼祧子多妻的情況,一旦有事見官,把後娶之婦以妾論,就成為官府處理兼祧案件中的常態。

道光二十四年(1855)修訂《禮部則例》時,又進一步明確規定:

如兩房均為娶妻,除主婚者照違制律治罪外,所娶仍以先聘為妻,後聘為妾。

所以,不要在律法面前說什麼兼祧並娶的妻子是「兩頭大」,你在家稱妻號嫡怎麼都行,但一旦見官,就不存在兩頭大的情況,只有先聘娶的才是妻子,後聘娶的只能算妾。

當然,法理也不外乎人情,有時候遇到講人情味的官員時,後娶之妻面臨的結果也會有不同。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咸豐元年(1851)保定府發生一件類似彭案的刑事案件:

王廷庸兼祧兩門,本生父王宗閔為他娶妻在先,兼祧父又為他娶張氏在後。王宗閔姦汙張氏未遂,事後,張氏與丈夫王廷庸發生口角,隨即自殺身亡。

當地官員審理本案時,參考《禮部則例》的規定,並援引余篤生案,把王廷庸後娶的張氏做妾論,因此,將王宗閔判為父調奸子妾未成,杖一百、徒三年。

案子報到保定府,複審的官員很憐憫自殺的張氏,不贊成地方官的判決。

他認為:雖然禮法和法律都不認同兩位正妻共存,但張氏畢竟也是明媒正娶的,具有正妻的外在表現形式,不能簡單地視為妾室,應該比照有妻更娶律,把王宗閔判擬滿流(流放罪人以三千里為限,稱為滿流)。

該案送到刑部複核時,刑部就支持保定府的意見,並進一步對本案做出解釋:

之前禮部處理余篤生兼祧案時,以禮無二嫡之義,把後娶之妻作妾論,那是專門針對丈夫的子女為後娶之妻持服而言的。遇到後娶之妻與丈夫親屬發生糾紛時,如果還把後娶之妻作妾論,就很不妥當,畢竟事關人命,名分的不同,對罪名的判定區別就大了,所以,王案應該比照有妻更娶律處理。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清末董沛撰寫的《汝東判語》卷二中,曾記載一則更複雜、更罕見的兼祧並妻案子:

王景曾以獨子兼祧兩房,兩房各為他娶的妻子又剛巧是兩姐妹,大李氏被長房本生父母所聘娶,小李氏被二房兼祧母洪氏聘娶,屬於比較罕見的兼祧子並娶兩姐妹。

長房妻大李氏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王惟忠,一個叫王惟恕;二房妻小李氏只生育一個女兒。

王景曾亡故後,小李氏也亡故,但王景曾的兼祧母洪氏還健在,眼看二房又要絕嗣,就想立長房次子王惟恕為嗣孫,並為二房主母小李氏主喪。

也就是說,把長房的次子王惟恕過繼給二房為嗣子,那(姨媽兼嬸母)小李氏就成為王惟恕的嗣母,即所後母,他要以嗣子的身份充當喪主,以後要以小李氏為嗣母,以親娘大李氏為本生母

族人對洪氏的決定覺得不妥當,就向縣令諮詢,王惟恕到底應該以什麼禮節為小李氏舉行葬禮。

該縣令根據《禮部則例》的規定,認為兩妻並嫡,是律法所不允許的,先娶為妻,後娶為妾,小李氏既然是後娶的,就不能被視為王景曾的正妻,所以,從長房過繼到二房的王惟恕就不能視小李氏為母,不過是父妾而已。······

兼祧並娶的兩房妻子真的是兩頭大嗎?非也!先娶為妻,後聘為妾 - 天天要聞

從上述案子看,真讓人忍不住為那些後娶之妻抱屈,明明是明媒正娶的正妻嫡室,不想卻一輩子不能見官,實在是悲劇。

雖然在民間習慣法中,承認兼祧子後娶之妻的嫡室地位,但國家律法並不承認,這也充分體現了禮法律法和民間習慣法之間,有時候真的存在不好調和的衝突。

但鑒於現實需求,官方對兼祧並娶現象,也多半採用默認的態度,只要當事人不涉及服制問題和刑事訴訟,沒有主動去告爭,沒有引發公權力的介入,兼祧子後娶之妻的地位,就不會被迫變動。

一旦引發公權力介入,官方也多採取變通的做法,就是既不承認後娶之妻的正室地位,也不願意因兼祧子並娶多妻構成重婚罪、去判決他們離婚。

因為,禮無二嫡之義,一夫豈能有多妻?所以不能視後娶之妻為妻。又因為女性多半是遵從父母之命出嫁,有從一而終的義務,怎麼能輕易判決他們離婚呢?

所以,只能委屈那位倒霉的後娶之妻,被迫變成妾室,以此維護宗法的威嚴,以及男權的利益。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清·祝慶祺《刑案匯覽三編》、清·盛康《皇朝經世文續編》卷七十二·禮政十二服制下·河南余氏服議·胡培翚、清·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卷九十二刑政三律例下·審辦獨子承祧兩房各娶妻議刑部說帖·闕名、郭駿娣《清代獨子兼祧制度研究》等。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更新佛系,關注需謹慎。還有,歡迎批評指正,畢竟俺只是業餘玩家。

相關鏈接:

小宗兼祧小宗的過繼子應該以誰為重?應以親生父母為尊

過繼後遇到親爹又絕後怎麼辦?李鴻藻有話說:兼祧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 天天要聞

安祿山攻陷長安後,為什麼放過了李隆基?

提起唐朝,安史之亂是個繞不開的轉折點,經此一役,盛唐開始走下坡路。叛亂爆發時,安祿山帶着叛軍主力直撲洛陽、潼關,這兩個地方是長安的門戶,拿下就能長驅直入。很快洛陽失守,但潼關地勢險要,高仙芝、封常清帶兵死守,叛軍攻了很久都沒拿下,甚至一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