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2022年10月08日15:34:38 歷史 1734

周恩來生命垂危時,身上最多同時插着17根管子,吃飯也只能通過管子鼻飼直接送到他的胃裡。他身上的病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但儘管如此,周總理仍工作到最後一刻,臨終前急召羅青長。那麼,當時的周恩來和他說了些什麼呢?這個人是誰,這個人為何要在最後一刻急迫地召見他呢?直到17年後,羅青長才透露了與周總理的談話內容。

羅青長秘密戰線上的人物

蒼溪作為紅色革命的基地,為革命輸送了不少優秀青年。在上學期間,羅青長就參加了共青團從事地下工作。1934年,16歲的羅青長與23名小夥伴一同加入了紅軍。之後告別家鄉,跟隨大部隊開始長征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右羅青長

他參軍之後面臨的第一次考驗就是長征,對於一個年僅16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考驗實屬太殘酷。儘管年紀小,但他還是加入了長征的隊伍沒有半點退縮。

一路的長途跋涉讓他受不了,總是走着走着就能睡着,一次在草地休息之後,他迷迷糊糊地跟上,直到走到半路才發現槍丟了。

正當他急得不知所措的時候,大隊長指導員傅崇碧帶着槍走了過來,嚴厲地斥責他:

「羅青長,死人也要守着四塊木板,你這個當兵的怎麼把傢伙丟了。」事後,每當羅青長想起這件事,都羞愧不已。

當然,在長征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憊,還有條件和環境的挑戰,以及敵人的追殺。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當他們駐紮在大金川的時候,羅青長與另一名戰友去尋找婦女獨立連的時候,卻發現三十多名紅軍女戰士全部被敵人槍殺,其中還有一位他認識的女戰士。

這是他參軍之後所見到的最震撼的場景,這一幕讓他終生難忘,他握緊了手中的手榴彈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之後,羅青長跟隨部隊到達了大金川崇華縣的獨松渡口,沒曾想卻遇到了敵人,部隊立即與幾人展開了劇烈的鬥爭,敵人的鮮血濺在他的臉上也毫不畏懼。

戰士於桑受傷後,大家爭相幫他包紮,於桑微微笑着抹了抹臉,羅長青記住了這一幕,心中對革命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長征過程中,他們經歷了數不清的困難,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也讓不少戰士每到一地都長眠在那裡。有一個小戰士非常活潑,是部隊里的開心果,但在過草地時,也犧牲在了那裡。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臨終前,他拉着羅青長的手,期盼地說道:

「羅青長,我不行了,你們去把紅旗插遍全中國吧!」

在此後的幾十年來,羅青長從未忘記過,而這句話也一直激勵着他。

從1938年開始,羅青長被派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開啟了他的「地下」工作。

他當時的公開身份是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主任林伯渠的機要秘書,實際上是負責辦事處的保衛工作。

1939年,羅青長打入內部,在大特務頭子吳德峰的領導下工作,從事情報系統的搜集和傳遞。

當時,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的駐地成為了國民黨的心頭大患,因此,特務日日潛伏在周圍尋找着漏洞和借口準備下手。

但在羅青長的布置下,每次都能逃脫檢查。與此同時,羅青長還與駐地保持着聯繫,特務也有次聽到了異常電波,但每次來搜查都沒找到什麼,而這也是羅青長的功勞。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羅青長

這些年來,每當敵人或者自己人出問題的時候,他總是能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問題。

有一次他得到消息與自己聯繫的人動搖後,他不顧個人安全,為了黨的秘密文件,越過警戒線,從聯繫人取回了秘密文件,將其安全轉移到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

1941年,羅青長被調回了延安,進入了我黨情報機關的核心部門,協助李克農掌握對敵情報鬥爭。羅青長所撰寫的關於「三青團」的報告也得到了毛主席誇獎。

在延安期間,羅青長也每天都會及時向毛主席和周恩來提供敵人的情況,全面掌握着敵人的調動情況。對此,毛主席非常滿意:「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羅青長的情報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從未被敵人察覺,在中共情報人員中的許多國民黨高官和將領,也與他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羅青長

之後,羅青長仍發揮所長擔任中共情報部門要職,還參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等重大事件的偵破。

1963年,還跟隨劉少奇出訪柬埔寨,擔任前方安全領導小組的組長。羅青長的情報工作在黨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徐向前元帥也曾評價:「羅青長是我黨情報偵察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然而,對於自己的工作,羅青長也從未沾沾自喜,他經常對身邊的人這樣說道: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是黨把我引上了革命的隊伍,能在毛澤東、周恩來的領導下從事情報工作,為革命竭盡綿薄之力,是我此生之大幸!」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那麼,周恩來和羅青長又有什麼聯繫呢?周恩來臨終前為何急召他呢?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青長

1975年9月4日,周恩來看到新出版的《參考消息》上轉載了香港《七十年代》編輯部的一篇文章《訪蔣經國舊部蔡省三》。文章中,蔡省三蔣介石的去世,分析了台灣局勢以及關於蔣經國的情況。

周恩來看後在其中嗅到了一絲機會,多年以來,周恩來密切關注着台灣問題,而臨終前,台灣問題也成為了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一件事。

周恩來特意批示羅青長和錢家棟,弄清楚蔡省三的談話內容,當時的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儘管身體已經不由他,但思想還是非常清楚的。

於是他在批示中籤上自己的名字後,艱難地寫下了「托、托、托、托」,這四個托字可見,周恩來對台灣情況的關注。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從上世紀30年代起,羅青長就在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擔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時,就已經在周恩來身邊工作了40餘年,長期管理着對台工作。

1971年5、6月份時,周總理與羅青長等人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開會,期間羅青長就接到了鄧穎超打來的保密電話,鄧穎超小心地說道:

「小羅,你不知道,恩來現在尿里有血,你們工作不能搞得太晚,這件事不要告訴別人。」

身為情報部門的工作人員,他自然知道將周總理的病情泄露出去的影響,而鄧穎超能將這個秘密告訴他也是因為多年來對他的信任。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周恩來鄧穎超

1975年12月20日,周恩來的衛士打來電話,說總理點名要見他。當時周總理的身體虛弱,還發著高燒,說話也不利索。值班的張樹迎剛開始並未聽清楚自己周總理的話,直到周總理複述一遍知道,他才知道是要見羅青長部長。

與羅青長聯繫之後,張樹迎用總理的車將他接到了醫院。

當羅青長趕到醫院時,周總理又昏迷了過去,在外面等了二十多分鐘之後,總理終於醒來,羅青長看着憔悴的總理心如刀割。

他硬撐着對羅青長說道:

「青長同志,想不到我一病,病成這個樣子,今天還能見到你。」

但還沒等總理說幾句話,身體上的疼痛難忍,只能就此結束談話。說完後,又很快昏迷了過去。羅青長在病房外等了半個小時後,總理也沒有醒來,羅青長只好離開了。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羅青長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這一面竟是與總理的最後一別。

這也是總理最後一次約中央部門負責人談話。總理逝世後,羅青長擔任了周恩來治喪辦公室副主任,送別總理最後一程。

1976年1月15日晚,羅青長按照周總理的遺囑,在飛機上將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國大地。

那麼,周總理到底和羅青長說了什麼呢?直到1993年9月,記者採訪時羅青長這才透露了當年與周總理密談的內容。

周總理交代他,不要忘記台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台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這些人。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張學良

張學良是眾所周知的民族英雄,但張鎮是誰呢?

1945年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和平將軍張治中決定當晚在國民政府軍委大禮堂舉行雞尾酒會慶賀,毛主席也在其中。

這天晚上,柳亞子來拜訪毛主席,周恩來請他改日再見,並讓自己的秘書李少石將他安全送回家,但在途中卻遭到了國民黨的偷襲,李少石身負重傷,當即被送到了醫院。

周恩來得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毛主席的安危,但為了不讓毛主席擔心,也並未提過這件事。

他和毛主席交代了一聲就出來安排事宜,這時他想到了國民黨陪都重慶的憲兵司令張鎮,為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周恩來叫來張鎮一起看望了去世的李少石,隨後又陪同他一起將毛主席安全護送到了紅岩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張鎮握手

對於這件事,周恩來從未忘記,新中國成立後的他仍然不忘張鎮,他曾多次對羅青長說道:「將來台灣解放了,對張鎮在重慶談判時期的這一功勞,一定不要忘記。」

然而,在1950年張鎮將軍就已經在台灣逝世,但周總理在臨終前仍然牽掛着他。

在周總理臨終前的前二十多天,他日日思念着那些曾與他共事過的台灣朋友,希望他們儘快回歸祖國。

在會談中,周總理還向羅青長交代,要把他的骨灰撒到黃河的入海口。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在這裡有兩層含義:

第一就是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他的骨灰撒到母親河也算是回歸了大地母親。第二,周恩來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撒進大海之後,通過海潮把他的骨灰帶到台灣,和台灣同胞在一起,而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那麼,在這些年中,周恩來到底對台灣付出了多少心血呢?

周恩來情系台灣

朝鮮戰爭結束之後,中央考慮到複雜的國際形勢,於是提出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設想。

1954年8月12日,周總理在民主人士的座談會上提出:

「凡願從台灣回到祖國的,我們是既往不咎,大家都有朋友在台灣,可以向他們做宣傳工作。」

次月,中央在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宣傳方針明確提出:任何人都允許棄暗投明,回到大陸來與家人團聚。

在這之後,不管是國內還是在國外的外交場合中,周恩來也多次表態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想法。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萬隆會議上的周總理

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周恩來訪問緬甸時,就曾對吳努總理說道,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允許外來干涉,只要蔣介石同意與中國的和平統一解放台灣,中國人民是可以寬恕他的,但他必須要承認中央人民政府,不能自稱代表中國。

在這之後,周恩來也在公開場合中主動提出,希望能與蔣介石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希望台灣當局在適當的時機,派遣代表去北京同我們進行商談。

至此,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工作開始進入尋求接觸和協商的階段。

為了加快祖國的統一,周恩來指示中央地方辦公室,對蔣介石、陳誠等人的祖墳加以保護,對其尚在大陸的親戚進行照顧。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在這之後,儘管對台工作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績,但蔣介石仍疑心重重,不相信我黨。

周恩來和毛主席商議之後認為,解放台灣的任務不用太着急,或許可以留給我們的下一代解決。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創造條件,等待時機成熟就好辦了。

周恩來多番思慮後,決定做國民黨元老的工作,作為爭取台灣人士的一條重要渠道。

1961年3月,章士釗先生告訴周恩來,與周恩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今年是他老伴的80大壽,但他卻不能在大陸陪伴她,這讓于右任非常傷心。

周恩來得知後,立即通知各部門為於夫人做八十大壽,他自己也準備了一些禮物。而當遠在台灣的于右任收到了周總理對他的關懷後,喜出望外,非常感動。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于右任

當然周總理對國民黨元老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作用,于右任逝世前,曾寫過一首詩,表達了他熱切期盼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

同時,周恩來還囑咐有關人士將奉化蔣介石的祖墳的照片寄往台灣,還讓蔣介石的內兄照顧蔣介石在奉化的親屬和陳誠的家屬。這些工作對台灣方面也產生了不少影響。

台灣當局的一個重要負責人表示,他們不再派人到大陸進行擾亂公共安寧和破壞秩序的事情,還說到進一步派人到大陸去談談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須的。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周總理以這樣仁慈和親切的方針,指導着他日後處理台灣工作。

1975年1月,周恩來帶病來到長沙參加四屆人大,毛主席提出要釋放一批國民黨戰犯和美蔣特務。

回到北京之後,周恩來立即落實,決定首先釋放25名戰犯,釋放後為他們安排工作。但在準備工作的最後,周總理還是提出了釋放全部在押戰犯的,最終在毛主席的同意下,最高人民法院同意釋放了293名戰犯。

這些人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重獲自由,所以當他們在釋放的那一刻,對共產黨充滿了感激。

與此同時,華國鋒向全世界宣布,所有的獲釋人員,可以回台灣也可以在大陸生活。如若回台,都會發足路費為其提供一切方便,回到台灣之後願意再回大陸的我們也都歡迎。

周恩來臨終前急召羅長青,17年後揭開密談內容,兩點囑託令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在這些獲釋人群中,他們的不少親屬都在台灣,但他們想到,如果回台很有可能會當做中共特務,連累親人,所以大部分人決定留在大陸。

周恩來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嘔心瀝血。

遺憾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後,都沒能看到台灣的回歸,所以在臨終前,周恩來對鄧穎超交代要把他的骨灰放在人民大會堂的台灣廳,以表示他要和台灣在一起的心愿。

不過,我們相信,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實現,以了卻總理遺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 天天要聞

中國男人變搶手貨,邊境通婚一大把,外國女人為何不顧一切?

國內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國外,中國男人卻是搶手貨。邊境地帶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男人有什麼優勢,竟能讓外國女人不顧一切嫁到中國呢?為什麼中國男人在國內不吃香呢?一、社會地位太低說是外國女人瘋搶中國漢子。但實際上,這裡的「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見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舉報有獎!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近日發佈執行懸賞公告: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特發佈懸賞公告如下: 1、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