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劉步蟾,北洋水師「定遠艦」管帶。
劉步蟾
1894年9月17日,黃海,北洋水師運送士兵至朝鮮,歸途中遭遇日本艦隊。
狡猾的日本人先掛的是美國國旗,靠近之後才換上日本國旗。
日軍發動突然襲擊,甲午海戰隨即爆發。
「苟喪艦,將自裁!」
在交戰前,劉步蟾即發出誓言:「苟喪艦,將自裁!」
交戰開始,定遠艦瞭望台即被震塌,中方總指揮官——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摔倒受傷。
劉步蟾隨即成為艦隊指揮,帶領北洋水師對日艦進行反擊。
定遠艦
他指揮「定遠」艦將日軍軍艦攔腰截斷,重創日艦「比睿」號。隨後,「定遠號」又擊中日艦「赤城」號,彈片直接打穿艦長頭部。該艦共被打死十一人,打傷二十人。
圖片來自網絡
日本艦隊旗艦 「松島」號更是被「定遠」追着打,在擊中松島右舷下甲板後,引起彈藥爆炸,艦體損傷嚴重,只得將「橋立」號改為代理旗艦。該艦最終死57人、負傷56人。
日本 吉野艦
「定遠」也傷痕纍纍,但劉步蟾作戰勇猛,絕不退縮。
戰後,劉步蟾被升為記名提督,並代理丁汝昌為水師提督。從這點也能看出,劉步蟾絕非貪生怕死之輩。
劉步蟾之殤
然而,到了1895年,戰爭的轉折點來到。這次不是在海上,而是陸地。
日軍於次年1月攻佔了威海衛城和南北炮台。北洋艦隊遭遇日軍水陸夾擊。
陸上炮台
「定遠」被偷襲的魚雷艇炸傷,被迫擱淺作為固定炮台使用。
10日,被困在劉公島的北洋艦隊彈盡糧絕,一些官兵逼迫劉步蟾率軍投降,被劉步蟾堅辭拒絕。
衝鋒在前的定遠艦
為不讓「定遠」落入敵手,劉步蟾下令將定遠炸沉,而後吞鴉片自殺。
特別提一下鄧世昌。
在此之前的海戰中,鄧世昌的「致遠艦」撞擊敵艦失敗,在被敵艦擊中後,魚雷爆炸導致「致遠」沉沒。
落水的鄧世昌拒絕了親兵扔過來的游泳圈,也拒絕了其他船員的救助。
最後,他的愛犬也來救他。先叼他的衣服,被推開,再叼他的頭髮,最後,鄧世昌毅然抱着愛犬,沉入海底。
致遠艦 圖片來自網絡
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此戰輸給了當時並不算很強大的對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隨後,清政府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方代表李鴻章
劉步蟾可以蒙冤?
那劉步蟾明明是民族英雄,為什麼一直以來,都被刻畫成鄧世昌的反面呢?
往回追溯,人們找到了罪魁禍首——一個叫泰萊(戴樂爾)的英國人。
北洋水師中有很多外國顧問和士兵,有一些也與中方將士一起陣亡,也有不少對中方將領很是輕視,雙方經常在對水師或某軍艦的掌控權中,針鋒相對。
艦隊中外士兵合影
這位泰萊先生是定遠艦的副管帶,海戰的參與者,後來他寫了本書,叫《在中國前線》的回憶錄。
正是在這本書中,他對劉步蟾竭盡詆毀之能事,說他因貪生怕死改變隊形,故意發錯誤命令等。
因為泰萊的身份,加上書籍的發行時間是1929年,民國時期人們很容易輕信外國書籍,此書便成為研究甲午海戰的權威書籍。
劉步蟾也就此被戴上了「貪生怕死」的帽子,而且這一戴,就是近百年。
電影《甲午風雲》
在60年代的電影《甲午風雲》中,鄧世昌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而劉步蟾則是一個完全的反面角色。
那泰萊為什麼要抹黑劉步蟾?
歷史研究者發現:這竟然只是因為二人有私人恩怨!
即中方將領與洋人管理者的矛盾,是根本原因。
平反之路
那劉步蟾又是如何被證明是抗擊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的呢?
建國後,我國的一些學者通過對北洋水師倖存者的訪談,竟發現了完全不一樣的事實。
只是由於特定原因,沒有能夠及時平反。
1977年之後,史學界開始集中發聲,為劉步蟾正名。
1982年,劉步蟾被正式平反。
劉步蟾
歷史必會證明,英雄就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