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前,英國才是世界頭號強國,他的領土多達3550萬平方公里,人口為4.13億,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盛極而衰,隨着各地殖民地的反抗和獨立,以及在一戰、二戰中遭受重創,英國衰落了,他建立的龐大殖民帝國也土崩瓦解了。在這個過程中,英國放棄了英屬澳大利亞、英屬印度等3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為何卻不肯放棄只有1.2萬平方公里的馬島?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英國國內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讓英國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並迅速強大了起來。隨後,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代他成為了新的海上霸主。
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後,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之路,將世界上的很多地區,包括今天的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南非等地,變成了自己的海外殖民地,讓英國成為了領土遍布全球各大洲的日不落帝國。19世紀60年代後期,資本主義國家又出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俄國等國,相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了,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
歐洲崛起的新晉強國德國,不滿足被英、法把持的世界秩序,想要重新分蛋糕,於是發動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艱難地贏下了兩次大戰,但也讓其元氣大傷。二戰後,實力下降的英國,無力阻止印度等殖民地獨立,只能選擇放棄。英國被迫或主動放棄的殖民地多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馬島距離英國有萬里之遙,只有1.2萬平方公里,為何英國不肯放棄他?
馬島,是個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由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組成,面積為12200平方公里。馬島距離南美洲國家阿根廷只有500公里,距離歐洲的英國為1.3萬平方公里。
英國和阿根廷,都宣稱馬島是自己的領土。二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脫離英國而獨立了,但英國人認為馬島是自己的領土,不是殖民地,不願將馬島交還給阿根廷,這讓阿根廷人非常氣憤。
1981年,阿根廷國內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下降達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薪資增長卻只有19.2%。阿根廷的經濟陷入了困境,百姓生活艱難。為了表達對加爾鐵里政府的不滿,阿根廷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抗議活動。加爾鐵里的總統之位岌岌可危。
加爾鐵里沒有能力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於是他決定轉移矛盾,將目光放在了爭議領土馬島身上。起初,加爾鐵里想用外交途徑要回馬島,但英國拒絕歸還,兩國的外交談判破裂。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當局僱傭商人強行登陸了位於馬島以東1390公里處的南喬治亞島,然後在島上建立營地,升起阿根廷國旗,宣示主權。隨後,阿根廷又派士兵登島,佔領了南喬治亞島。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總統加爾鐵里下令出兵奪取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
馬島上只有200英軍駐守。阿根廷派出了航母戰鬥群和特混艦隊,以及一支4000人的登陸部隊,對馬島發起攻擊。島上的守軍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後,就投降阿軍,馬島落入阿根廷之手。
英國得知此事後,舉國震驚,隨後,這種震驚就變成了憤怒。二戰後,英國雖然衰落了,但他們還沒有弱到讓阿根廷這種「弱國」任意欺凌的地步。英國宣布和阿根廷斷交。英國首相啥切爾夫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組建了一支由「競技神」號和「無敵」號2艘航空母艦,兩艘核動力潛艇,四十三艘皇家海軍軍艦,二十二艘後勤船隻和六十二艘徵用的民用商船組成的特混艦隊,載着5600名海軍陸戰隊,22架「鷂」式戰鬥機和45架直升機浩浩蕩蕩趕赴馬島。
阿根廷為了防備英軍,連續增兵,在馬島上部署了1.3萬兵力,還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做好了開戰準備。阿根廷軍力不如英軍,但是他們是本土作戰,而英軍距離馬島有1.3萬平方公里,後勤補給困難。阿根廷堅信,只要他們將戰爭拖入持久戰,就可以拖垮英軍,贏下戰爭。
英國特混艦隊到達馬島海域後,很快收復了南喬治亞島。隨後,英國艦隊封鎖了馬島海域,切斷了馬島上阿軍的後勤補給,讓馬島上的1.3萬阿軍陷入了困境。阿根廷海軍實力不如英軍,和英軍交戰時,總是落於下風。1982年5月2日,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英國海軍擊沉中後,阿根廷海軍出現了怯戰情況,躲在港口不敢出海,將制海權拱手讓予英軍。
阿根廷海軍的表現讓人失望,但空軍卻非常英勇。阿根廷的飛行員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冒着風險進入英國艦隊的防空圈,襲擊英國艦隊。英國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還有3艘驅逐艦,7艘護衛艦,被阿根廷空軍擊傷或擊沉了。阿根廷空軍也損失慘重,被擊毀107架。
阿根廷空中共有5枚飛魚導彈,但卻擊沉了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和「大西洋運輸者」號運輸船,以及擊傷一艘護衛艦。阿根廷原本向法國購買了15枚飛魚導彈,馬島戰爭爆發前,法國只交付了5枚飛魚導彈。戰爭爆發後,法國就對阿根廷實行武器禁運,不肯向阿根廷交付剩餘的飛魚導彈等武器,否則英國會付出更慘重的代價。美國向英軍提供了情報、後勤支持。
阿根廷1.3萬守島士兵,被英軍切斷後勤補給後,還遭到了英軍戰機的大規模轟炸,士氣嚴重受挫。
英軍大規模攻島時,阿軍很快放下武器投降了英軍,最終多達9800人被俘。馬島回到了英軍之手。
馬島戰爭中,英國投入兵力3.5萬餘人,各型艦船118艘,總計100餘萬噸,包括2艘航母和4艘核潛艇,各型飛機340架,其中作戰飛機120架。英國有6艘艦艇被擊沉,12艘艦船被擊傷,10架飛機和24架直升機被擊落,以及258人陣亡,775人受傷,還有200人被俘虜。
阿根廷參戰兵力接近7萬,艦艇22艘,飛機370架。阿根廷共有5艘艦艇被擊沉,6艘艦船被擊傷,107架飛機和10架直升機被擊毀,還有649人陣亡,1068受傷,9800人被英軍俘虜。
馬島戰爭持續了74天時間,以阿根廷戰敗,馬島落入英國之手而告終。現在,馬島被英國控制。
馬島究竟屬於誰的?
馬島距離阿根廷只有500公里,但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馬島最早被阿根廷人發現,且由阿根廷管轄。
1592年,英國航海家戴維斯在南大西洋發現了馬島。1600年左右,荷蘭威爾德也來到了馬島。1764年,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在東福克蘭島建立了居民點。1765年,第一批英國人來到馬島定居。1770年,西班牙來到馬島時,馬島上已經有英國人和法國人定居了。西班牙將英國人逐出了馬島。1767年,西班牙人從法國人手中買下了定居點的產權,獨自佔領了馬島。
1771年,英國以發動戰爭為威脅,從西班牙手中拿回了西福克蘭島的前哨基地。1774年,因為經濟原因,英國人離開了馬島,但英國人並未放棄對馬島主權的要求。西班牙在東福克蘭島的居民點保持到1811年。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爭奪馬島時,阿根廷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1816年,阿根廷脫離西班牙而獨立後,就宣布西班牙的殖民地馬島,是阿根廷的領土,並派官員管轄馬島。1833年初,英國人將阿根廷官員逐出馬島,並開始管轄馬島。19世紀初的英國,實力正處於巔峰時期,阿根廷人雖然氣憤,但卻不敢和英國爆發衝突,只能讓出馬島。
二戰之後,阿根廷想要回馬島,但英國人認為,馬島是英國人最早發現的,島上居民也多為英國人,它是英國的領土,不是殖民地,不肯歸還給阿根廷。至今,阿根廷和英國仍在爭奪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