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2022年10月02日23:26:11 歷史 1161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


建文帝一上檯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各位藩王叔叔擁兵自重,為此,朱元璋臨死前還下旨自己死後各位親王不能進京(南京)弔喪,怕得就是這些兒子對新皇帝不利。


所以朱允炆即位後,大力行削藩政策,找理由相繼廢黜周王、代王、齊王、岷王,逼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藉機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 天天要聞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建文一朝經歷短短几年由此而結束。


那麼,換個角度來思考,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兵不血刃地實施「推恩令」來削藩呢?如果實施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可以取得勝利嗎?


01


所謂推恩令,是指公元前127年漢武帝為了削弱藩國,鞏固中央集權,下旨要求各個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和稅收分給所有兒子的詔令。


當然此政策前提是漢武帝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已經執政多年,根基已穩。


此政策以前,藩王所有的繼承權只有嫡長子,其他兒子則無權可分。所以歷任藩王一直對中央朝廷有威脅。而實施推恩令之後,所有兒子都可以繼承土地、稅收和兵權,如此一來強大的藩王瞬間變成幾十個小領地藩主,對中央的威脅即時解除。

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 天天要聞


漢武帝先後共分封諸侯國180多個,這些諸侯國再無力量對抗中央。推恩令在漢武帝時期為削藩立下不世之功。


02


1399年,明朝建文帝元年,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與御史韓郁曾經上書,懇請建文帝效仿當年主父偃推恩之策,也就是建議朱允炆實行推恩令。


然而,在翰林大儒方孝孺、兵部尚書齊泰等人建議下,並未實施這個看上去很好的辦法。


明代封藩之初,在朱元璋的親自過問下朝廷就確立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原則。這個政策白話文大意是:明朝廷對藩王分封爵位卻不賞賜土地,給予爵位卻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祿卻不處理地方事務。


一句話,明初的25個藩王在領地沒有土地、稅收和行政權。而這些藩王有的只是兵權,一般藩王有3000到15000護衛不等,戰時還能調動周邊軍隊的權利。


比如寧王朱權的朵顏三衛,8萬鐵騎的兵力足可以讓朝廷日夜睡不好覺。所以像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意義根本不大,反而會引起藩王更大的抵觸。

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 天天要聞


而年輕好勝、血氣方剛、20歲出頭的建文帝,更急於武力削藩來顯示自己的能力。


03


建文帝在相繼廢黜周王等幾個藩王后,終於燕王朱棣在1399年7月正式造反,後史稱「靖難之役」。


關於如何搶佔靖難之役的「制高點」,朱棣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對外宣稱是根據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待命,以清君側之惡」,但是悄悄把「必訓兵待命」這一句悄悄刪掉。


朱棣同志輕輕地一改,則有了天壤之別。祖訓的原意是:朝廷出現奸佞,藩王整頓好兵馬,等待皇帝的詔令才能進京鋤奸。如此一改,則為自己造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讓天下人看看,我朱老四做得是堂堂正正,根據《祖訓》來解除皇帝之難。


04


再說靖難之役時,建文帝身邊的三個主要高參:帝師黃子澄,和練子寧都是江西老表,進士出身,曾當過太子朱標的伴讀,後來開始當朱允炆的老師,學問很好,但無實際管理經驗,書獃子一個。


兵部尚書齊泰者,南京人也,進士出身。歷任禮部、兵部主事,某次陪朱元璋視察邊關,曾因熟記並迅速說出各關隘地理和守將姓名,深得朱元璋賞識,沒幾年就提拔為兵部尚書,純粹一個紙上談兵的兵部尚書。


最後再說翰林學士方孝孺,號稱當時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學問雖好但並非合格的高參。據史料記載,就在靖難之役朝廷節節敗退時,方孝孺還正給建文帝灌輸恢復周王古禮和奴隸社會的井田制,讓一旁的黃子澄和齊泰驚掉了下巴。


同樣是削藩,明朝建文帝為何不像漢武帝那樣實施推恩令? - 天天要聞


平心而論,黃子澄和齊泰屬於個人能力不夠,至少還靠譜;而方孝孺純粹是腐儒一個,搞理論學問的「學霸」,管理上的小兒科。


當然,朝廷也不乏明眼者。如戶部侍郎卓敬曾提議改朱棣封地北平南昌,然後再殺之。可惜建文沒有採納。


05


再反觀朱棣,少年時在朱元璋的監督下接受了較好的教育;青年時,又去中都鳳陽數次體察民情,了解基層百姓狀況;成年時,19歲的朱棣和徐王妃開始長達20年的鎮守北平。


當時的北平是明朝的北大門,蒙古騎兵經常犯邊。20年來,朱棣上馬治軍下馬官民,無數次身先士卒提刀衝鋒,無數次為了百姓蒼生而發愁。


20年時間,讓朱棣在北平深得軍民之心,也讓朱棣的實戰水平達到鼎峰。


結果可想而知,建文帝一副好牌,三四年時間就全盤皆輸,建文帝也不知所蹤。最終也讓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而變得一敗塗地,朱允炆也黯然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帝位拱手讓於他人。

注:喜歡歷史的隨手一個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