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抗戰劇,17年過去了,依然被追捧,被各大電視台反覆重播無數次。2005年在央視首播,一舉拿下13.7%的超高收視率,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4分。不誇張地講,《亮劍》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部抗戰劇能到達這個高度。
李雲龍決定採取土工坑道作業,將陣地迫近關家堖主峰,然後扔大量手榴彈解決鬼子。
《亮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場景真實、戰鬥場面逼真、人物形象貼近歷史、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主人翁性格鮮明等,都比較真實地還原了八路軍抗戰時期的艱難困苦和勇往直前。而且,這部劇是有故事原型的,劇中的每個人物都能找到對應的原型。比如李雲龍,就是王近山;丁偉,就是鍾偉;孔捷就是肖全夫;趙剛就是李震。劇中的旅長就是陳賡,而且彭老總、劉帥、鄧政委等,都能在劇中找到。
386旅旅長陳賡
但是,《亮劍》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諸多失誤和瑕疵,有些也不符合真實的歷史。比如李雲龍剛烈如火的性格,屢次抗命不遵,還敢綁了孔團長,諷刺挖苦趙政委等,這些情節都採取了誇張的藝術手法,在八路軍的真實歷史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還有,百團大戰中的關家堖戰役,並不像劇中所描寫的那樣,李雲龍率獨立團一上,用3600顆手榴彈就解決了問題,還擊斃了山崎(真實的名字叫岡崎謙)大隊長,這個劇情就不太真實,也與歷史不符。
3600顆手榴彈一起投向山崎大隊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說李雲龍這個獨立團團長了!攻打關家堖,政委趙剛到旅部開會,沒有拿到主攻任務,而是129師772團擔任主攻,獨立團作為預備隊。回來後,李雲龍就發牢騷,沒有爭取到主攻機會,李雲龍先朝副團長孔捷發火,政委趙剛勸說,李雲龍又把矛頭轉向趙剛。
這裡插一句,旅部召開軍事會議,為啥不讓團長李雲龍參加,而是讓政委趙剛參加呢?這正說明了李雲龍好抗命不遵,上級對他還是不太放心。他打仗有勇有謀,善於攻堅,有號召力,但組織紀律性差,經常違抗軍令,這也是公認的事實。
李雲龍朝趙剛發火
當趙剛勸孔捷消消火時,李雲龍轉頭對趙剛開炮:「老趙,你也不要在這裡裝好人!是你去旅部開的會呀,為什麼不跟旅長爭?要是我去,他772團的程瞎子,敢跟我搶主攻,還反了他了!當年他入伍的時候,是老子手把手地教他放槍,他現在還成了精了還?他就是欺負你老趙是知識分子!」
程團長很無奈
縱然趙剛脾氣再好,這時候也忍不住了,他反駁道:「老李,你怎麼像條餓狼似的,啊!逮着誰都呲牙!我來獨立團才幾天啊,你朝我發了幾次火了?我不跟你一般見識也就算了,可你呢,還變本加厲地沒完沒了了!我告訴你,我趙剛是來抗日救國的,不是來受氣的!你要是有火,就找個沒人的地方用腦袋撞牆去!」
李雲龍用手指着孔捷
這裡插幾句:其實,孔捷才是獨立團團長,因指揮打仗失利,被八路軍總部處分,撤銷其團長職務,另調李雲龍來獨立團當團長。而李雲龍也是個惹事精,他不服從上級撤退的命令,硬是從正面突圍,雖然擊潰了坂田聯隊,但新一團也遭受重大傷亡,屬於「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所以總部震怒,撤銷他新一團團長職務,調到被服廠當廠長。
孔捷被撤職後,獨立團無人可用,才把李雲龍調過來當團長。李雲龍又軟磨硬泡,懇請上級將孔捷留任副團長。而趙剛是北平來的大學生,他是燕京大學畢業的,調到獨立團當政委。因此,獨立團這3位指揮員,屬於是磨合期。
李雲龍跟政委趙剛發脾氣
從李雲龍對趙剛發的一通火里可以看出,他是瞧不起772團團長程瞎子的!但是,建國後,772團團長反而被授予中將軍銜,而李雲龍才評少將!所以五五授銜時,李雲龍又忿忿不平,說他程瞎子憑什麼授中將。
李雲龍在旅長面前賣弄戰術
其實,劇中772團團長的原型,有人說是開國中將陳康!這有待商榷,查歷史資料發現,陳康是在百團大戰之後才調到772團擔任團長的,他的前任是程世發,而程世發擔任772團團長時期,正是關家堖戰役發生之時。只是,程世發在關家堖戰役之後戰績乏陳,幾乎消失於歷史長河中,是否跟關家堖戰役他指揮失利有關,不得而知。關於程世發的結局,資料也不詳。比較靠譜的說法是,他在解放臨汾的戰役中負了重傷,以後就長期養病中,建國後也沒有再參加工作,55年授銜時,因他已不在軍隊中工作,所以沒有授銜。
劇中的772團團長程瞎子
這正說明了李雲龍雖然有戰功,但脾氣臭、火氣大,老是自以為是,違抗軍令,他在長征途中過草地時下令部下搶糧,因此被撤職,下放到連隊里當伙夫,背着一口鐵鍋行軍。所以他的職務几上幾下,起起伏伏,建國後被授予少將,正是這個原因。而趙剛的原型是李震將軍,他在55年反而被評為中將,都比李雲龍的軍銜高。
只是,李震將軍在動亂初期任公安部部長,後來在地下車庫裡上吊自殺。而劇中的趙剛,也在動亂中自殺了,這與歷史高度吻合。
李雲龍嫉妒心很強,脾氣又臭
實際上,李雲龍說他曾教程瞎子打槍,這很有可能!二人都是出自紅四方面軍,都是鄂豫皖根據地出來的紅軍將領,曾在一起共事過,而陳康和程世發確實都比王近山晚一年參加紅軍,也比他晚一年當上團長,所以李雲龍說他教程瞎子打槍,完全有可能。
李雲龍當面嘲笑程團長,豈知人家才是正兒八經的主力團團長
只是李雲龍忘了,人家772團可是正兒八經的主力團,是八路軍3師6旅12團之一,是國民政府認可並發軍餉的團,而獨立團也好,新一團也罷,教導團、特務團等編製,都是八路軍自己所設的,在當時屬於編外建制,並非主力團。因此,李雲龍瞧不起程瞎子,這裏面難說沒有妒忌的因素。而772團擔任關家堖戰役主攻,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主力團不擔任主攻,難道還要編外的獨立團擔任主攻嗎?這恰恰說明師長、旅長乃至八路軍總部領導的安排,是英明正確的。
山崎大隊
至於劇中的772團沒有拿下關家堖,無奈換上獨立團,李雲龍接到任務則揚眉吐氣,大聲對程團長喊道:「當年我怎麼教你打槍的,現在我就教你怎麼打仗!」這顯然是藝術加工罷了!真實的關家堖戰役,八路軍出動10個團外加山西青年決死縱隊以及新10旅一部共兩萬餘人,血戰兩晝夜未競全功,沒能全殲岡崎大隊(實際上是岡崎支隊,共500餘人),後日軍三路援軍逼近,八路軍無奈撤圍,岡崎謙率殘部七八十人在援軍的接應下從容而去。
李雲龍瞧不起程瞎子,但人家建國後偏偏是中將
退一步說,就算劇情是真實的,也不能說明772團戰鬥力差!事實上,關家堖戰役絕對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彭老總承認的四大失利戰役之一!772團撤下時,已經打了八個多小時了,傷亡慘重,但山崎大隊也遭受重創,所剩人馬不多,此時換上獨立團,李雲龍也有湊巧撿漏的運氣成分在內。
李雲龍在賣老資格
參加關家堖戰役的正是八路軍129師386旅主力,劇情與歷史吻合。772團作為129師386旅主力團,沒理由不擔任主攻。129師轄385旅和386旅,385旅轄769、770兩個團,386旅轄771、772兩個團。
772團絕對是386旅一等一的主力,先後共有6位團長,首任團長葉成煥和第二任團長易良品先後在戰鬥中犧牲;第三任團長王才貴,開國少將;第四任團長程世發,建國後結局不詳;第五任團長陳康,開國中將,第六任團長周學義,開國少將。
程團長懇請上級再給他們團一次機會
李雲龍口中的程瞎子,最大的可能是程世發,他眼睛有沒有問題,不得而知,但姓氏相同。程世發沒有參與授銜,劇中說程瞎子在55年被授予中將,那又矛盾了,因為772團的六任團長中,只有後四位在授銜時健在,而且只有陳康是中將。葉成煥和易良品犧牲較早,電視劇也不可能拿革命烈士開玩笑,戲謔他是「瞎子」,所以,只有程世發與陳康將軍符合條件。
旅長教訓李雲龍
其實,影視劇不是紀錄片,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不能對劇情較真,畢竟它只是部電視劇而已。《亮劍》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對比一些無厘頭的抗日神劇,它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