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湖南一位年齡只有17歲的少年魏永康考取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碩博連讀,他成為歷年來中科院碩博連讀的學生裏面年齡最小的一個,人們紛紛說他是「神童」。
然而,讓人們始料不及的是,2003年6月,中科院突然決定取消魏永康的碩博連讀資格,把他退回原籍。
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
一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他的父親魏炳南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留下了殘疾,一直癱瘓在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
他的母親曾學梅有着高中學歷,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以後,曾學梅就非常崇拜科學家,但奈何她沒有機會了,因此,兒子魏永康的出生,給了曾學梅無限的希望,她也想培養兒子成為科學家。
魏永康兩三個月時,曾學梅就教他識字,還經常讀唐詩給他聽。
儘管魏永康那時還不會說話,但這種早期教育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曾學梅的傾心教授下,不滿兩歲的魏永康已經認識了將近2000個漢字,甚至能夠按照平仄韻律造短句和寫日記。
兒子超乎尋常的接受能力,讓曾學梅欣慰不已,她當即做出了一個決定,提前把兒子送入學校。
剛進學校那會,學校里的老師都覺得魏永康實在太小了,沒辦法讀書。
曾學梅便讓老師們出題考魏永康,結果,魏永康很快就算出來了,於是,學校最終接受了他。
3歲的時候,魏永康已經讀小學3年級了,那時,他不管是下象棋還是解方程,都特別有天賦,學校里的老師紛紛誇他是「神童」。
可由於年齡的差別,魏永康幾乎無法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仍然是由於年齡太小,他也幾乎無法認真地聽完在學校的任何一堂課。
因為魏永康太小了,所以他不太守課堂紀律,有時候老師在上面上着課,他突然跑到椅子下面去玩東西。
但每當老師把他喊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又總能回答得出來,因此,老師也拿他沒有辦法。
在人們驚嘆的目光下,魏永康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小學的學業。
二
為了能讓魏永康一門心思地學習,曾學梅不讓他在家中干一點活。
有一次,魏永康正在卧室里學習,曾學梅正在為全家準備晚飯,到開飯的時候,癱瘓在床上的父親魏炳南對兒子說:去把碗筷拿來。
結果曾學梅聽到後,疾言厲色地對丈夫說:「永康的手是拿筆杆子的,不是用來拿這些的,他不是奴隸。」
魏炳南則認為,小孩子做一點家務勞動對他有好處。
就這樣,夫妻兩人吵了起來。
最終,由於曾學梅的堅持,魏炳南還是退讓了,自此,魏永康在家中擁有了不做家務的特權。
除了不讓魏永康做家務,周末的時候,曾學梅還不讓他出去玩,就讓他在家看書,但又不允許他看與學習無關的書籍。
魏永康對書籍有着特殊的興趣愛好,尤其是關於歷史方面的書籍。
有一次,他正在看一本歷史書,曾學梅正好撞見了這一幕,她當即厲聲喊道:「你為什麼要看這些沒用的書?你又不是搞社會科學的,看這些書幹什麼?以後不許你看這些和學習無關的書。」
說著,她一把就搶過那本書並且撕掉了。
魏永康委屈不已,他氣呼呼地跑去書店,買了很多關於精神病方面的書籍,然後把那些書籍的頁面打開擺好,放在了母親的桌前。
母親回來後看到桌上的書,問他是什麼意思,魏永康說:「這些書最適合您看了。」
三
1991年10月,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由於生活上需要人照顧,曾學梅便向學校提議陪讀,學校破例允許並安排曾學梅陪讀。
初二的時候,年僅9歲的魏永康在母親的陪伴下參加了華容一中的中考擇優錄取考試,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升為一名高中生。
在高中,為了不耽誤兒子看書,曾學梅每天早上幫魏永康把牙膏擠好,甚至她還親自給魏永康喂飯。
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魏永康在高中讀了3年,3年來,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是名列前茅。
不僅如此,他還獲得了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獎狀和證書,包括「奧林匹克競賽化學二等獎、三等獎」「物理學競賽二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等等。
1996年,年僅13歲的魏永康參加高考,最終取得了606分的好成績,排名年級第八,考入了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
那一年,曾學梅所在的國營飲食公司倒閉,於是,下崗後的曾學梅再一次打起行囊,和兒子魏永康一起走進了湖南湘潭大學,繼續做兒子的陪讀。
考慮到魏永康年紀確實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學校特地安排曾學梅做勤雜工補貼家用,還劃撥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供他們母子無償使用。
當問道曾學梅為什麼執意要陪讀時,她是這樣解釋的:
我希望永康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學習中,我來解決他的後顧之憂。
等他長大後,成家了,就可以正式離開我了,自然也有了鍛煉自己的機會。
2000年,魏永康連續獲得學校的獎學金,順利從大學畢業,之後,他收到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碩博連讀錄取通知書。
對此,魏永康和曾學梅都高興不已,曾學梅隨即表示,要跟着魏永康一起去北京。
但這次,魏永康卻拒絕了,彼時已經17歲的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母親陪讀了,便孤身一人北上求學。
然而此時的他並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他人生中比較大的一次危機。
身邊突然沒了母親的照料,魏永康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在生活上,他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單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門逛了一圈;此外,他從不收拾房間,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導致整個屋子臭烘烘的。
在學習上,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里看書,以至於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
2003年6月,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和不適應中科院的知識結構。
曾學梅聽說後,氣勢洶洶趕來中科院,對着魏永康就是一頓劈頭蓋臉地罵,當時恨不得讓他去死。
母親的話傷透了魏永康的心,自此,母子二人幾乎不怎麼交流。
四
將魏永康帶回華容縣後,曾學梅覺得羞愧不已,她將魏永康安排在他姨媽家居住,而自己則每天呆在家中哭泣,不出房門半步。
之後,她更是燒掉了自己多年來為兒子積攢的一些資料,甚至還動手打了魏永康。
生平第一次被母親打,魏永康既傷心又失落,他有了離家出走的想法。
2004年8月的一天,他帶着自己積攢的800多元錢跑出了家門。
在之後的39天里,他跑了16個省市,先後去了杭州、寧波、舟山、玉林等地。最後在玉林時,他已是身無分文,還是警察將他帶回到了老家。
看到兒子平安歸來,曾學梅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同時,她也開始思考自己以前做得不對的地方。
而魏永康經過這次出走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知道了生活的艱難與辛苦。
之後的日子裏,曾學梅開始經常教魏永康做家務,漸漸地,魏永康的生活起居已經能夠自理了,甚至還會買菜了。
不久後,華容縣人大副主任王佩群邀請魏永康去人大上班,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魏永康每天早上7點鐘起床,8點準時趕到華容縣人大上半天班,下午則回家看書。
2005年8月,一封來自上海的信讓魏永康母子欣喜不已,一位姓邢的教授邀請魏永康去讀他的研究生。
這次,母親曾學梅不再要求陪讀,但她希望能送魏永康去上海,但卻遭到了魏永康的堅決反對。
無奈之下,曾學梅就偷偷地上了火車,蜷縮在列車的廁所里,在暗中護送兒子。
可是當列車到達蘇州的時候,曾學梅才發現魏永康已經在中途下車了,並且換成其他的車次獨自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後,魏永康不僅獲得了成長,還收穫了一份愛情。
從小到大,曾學梅一心想把魏永康培養成為科學家,所以她一直給魏永康灌輸「美女是毒蛇,會把你拉下水的」這樣的思想。
以至於長這麼大,魏永康都沒有和女孩子正兒八經地聊過天。
但到了上海後,魏永康卻對一個女孩一見鍾情。
女孩名叫付碧,2005年暑假,她去上海找姐姐玩,而她姐姐住的地方和魏永康住的地方離得很近,於是二人便相識了。
相識以後,魏永康對付碧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但付碧一直不予以答覆。
直到兩年後,付碧大學畢業後到深圳工作,魏永康也隨即辭掉了在上海的工作,一路追隨到了深圳,這才贏得了付碧的芳心。
2008年的國慶節,兩人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數年,付碧為魏永康生下了一男一女,魏永康也淡出了公眾視野,和付碧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直到2021年11月17日,付碧在某論壇上用個人賬號發表了一則訃告,我們才知道,年僅38歲的蔡永康因為疾病去世了。
魏永康1983年6月17日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2021年11月9日突發疾病與世長辭,我親愛的丈夫生前得到過許多親人、同學好友與網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心關懷和無私幫助,在此我們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謝!
茲定於2021年11月18日上午於湖南隆回出殯下葬,愛妻付碧泣告。
寫在最後:
作為母親,曾學梅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寄希望於自己的孩子,希望魏永康能夠改變家庭的這種現狀,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但她讓魏永康完全按照自己的規划去成長,用「臍帶」將他栓在身邊,這也就導致了魏永康生活無法自理,從而被中科院勸退。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干涉孩子太多,應該學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人生是怎樣的,才有可能展翅高飛。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