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總統是如何練成的

2022年07月13日20:51:15 歷史 1967

東西兩洋,歐亞兩洲,只手擎之不為重。吾將舉天下之土,席捲囊括於座下,而不毛者,猶將深入。

堯舜假仁,湯武假義,此心薄之而不為;吾將強天下之人,拜手嵇首於闕下,有不從者,殺之無赦!

這是一位11歲少年的大作,只看作品,作者恐怕鮮有人知。此作霸氣外露,野心勃勃,不亞於黃巢的《不第後賦菊》!答案下面揭曉。

此作者叫袁小四,說大名大家就知道了,他就是民國總統袁世凱。袁世凱雖然只做了83天的民國總統,但是他的一生也是奮鬥的一生。這裡我們不去論是非和功過,只論奮鬥歷程。

說起奮鬥歷程,按現在來說無非兩種,一種自己努力,一種家庭給力。但袁世凱兩種都佔了,你說氣人不。

袁世凱出生於「父子進士,弟兄舉人,一門兩代四貴人」之家。先說他的爺爺叫袁甲三,袁甲三是清政府一等一高官曾國藩的師兄,官至兵科給事中一職,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廳級幹部。他的叔叔,也就是袁甲三的大兒子袁保恆,是慈禧太后身邊紅人李鴻章的高參,彼此還頗有交情,後來官至刑部侍郎,相當於現在得司法部副部長,是老袁家僅次於袁甲三的第二高官。

再來一個就是袁世凱的另一個叔叔,那就是袁保慶,這裡插一句,這個袁保慶就是袁世凱的父親了,為什麼從叔叔變成父親了,因為袁世凱的親爹袁保中學習不行,只能在袁氏老家看家守院,偏偏生育能力強,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袁世凱就是最小的兒子,袁保慶呢,一生征戰,一個兒子都沒有,就把袁世凱過繼給了袁保慶。袁保慶征戰一生,官至江南鹽法道,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市長,妥妥的實權職位,主管鹽務和司法。這就應了袁氏家族的那句話,「父子進士「,指的是袁甲三與其長子袁保恆中了進士;「弟兄舉人「,指的是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齡和袁甲三的侄子袁保慶分別考中了舉人;「四貴人「則是說這幾個人後來官位都很高。

民國大總統是如何練成的 - 天天要聞

影視劇照

清代的科舉考試是何等的難考,這舉人和進士哪個不是過五關斬六將、萬里挑一的大牛人?

考不中是正常,考中了是稀罕。而袁家不過區區兩代人,一下子就出了兩個進士、兩個舉人,真是彪悍人家,不需要解釋。

唯一不足的是袁氏家族人人命短,袁甲三未活過58歲,袁保慶未活過48歲。袁保慶死時,我們的主人翁袁世凱才14歲。但這並不影響袁世凱成長的道路,因為親人死了,親人的朋友都還在,況且親人的朋友還都是當時的權貴人物,這些人漏漏就夠袁世凱喝一壺了。

雖說袁保慶過早離開人世,但袁保慶是一名非常善於親子教育的好父親。袁世凱喜歡舞槍弄棒勝過書本,袁保慶給袁世凱請了一位老師,在教導八股文的同時交拳腳,保證文武雙修。所練拳腳雖不能成為一代大俠,但能保命。袁保慶混跡官場,他將自己說話做人的心得都記入筆記。不喜書本的袁世凱,唯獨對這本筆記感興趣,有空就進行揣摩,不懂的地方就問袁保慶,袁保慶也悉心指導。袁世凱掌握了這本筆記的精髓,更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為人處世上,不論他的朋友還是敵人,都承認他會做人。

這袁世凱也不是獨靠提攜上道的,也和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但是中原地帶活動的捻軍見打不過袁甲三的部隊,就繞路進攻袁甲三的老家。在家的袁保中,就是袁世凱的親爹也不是吃素的。他帶領家丁一次次打退了捻軍的進攻,成功地守住了袁氏老家。在這期間,家人抱着5歲的袁世凱在城寨上觀看,成年人都被這血流成河的場面嚇得屁滾尿流,小袁世凱竟是沒有一絲恐懼,據說還撿起石頭砸中一位捻軍。城寨上的家丁看得瞠目結舌,乖乖,這小孩真不尋常啊!

民國大總統是如何練成的 - 天天要聞

周潤發版袁世凱

袁世凱的童年,三個詞概況,那就是不喜八股,膽大妄為,蠻橫好鬥。

其實歷史上的大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共同點:從小就很好鬥。蔣介石小時候就是孩子王。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交際模式,延伸至政治領域就必然產生自強自立的思考模式,不受任何人的牽制。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這應該是偉人們性格中不可或缺的基因吧,唯有這種性格才適合在亂世中獵取成功,越變越強!

袁世凱在17歲那年科舉考試名落孫山後,有了一次實習的機會:叔叔袁保恆到河南賑災,袁世凱作為秘書跟隨,從此有了工作經驗。袁世凱做事幹練,也深受朝中大員歡心,為他日後外交、練兵、維新、辦實業、推翻清朝打下紮實基礎。19歲的袁世凱失去了又一位長輩,那就是袁保恆。

這一年他回到家鄉分的豐厚家產,並且將家搬到淮陽,在這裡,袁世凱幹了兩件大事,一件就是充電,研讀《六韜》、《三略》、《孫子兵法》等兵書和《資治通鑒》等管理類書籍。二件事就是打造自己的班底,組織自己的智囊團,成立了兩個文社:麗澤山房、勿欺山房。在這裡他遇到對於自己最重要的一個人,堪比劉備遇見諸葛亮朱元璋遇見劉伯溫,這個人就是徐世昌,人送外號「水晶狐狸」,足智多謀,思維縝密的徐世昌成了袁世凱的異姓兄弟。袁世凱資助徐世昌考取進士,往後的歲月里,徐世昌用奇謀、忠誠等形式回報了袁世凱的資助之恩。現在的袁世凱,只差一個機會了。

機會來了,22歲的袁世凱收到父親好友,時任海軍司令吳長慶給他寫信,讓他到軍中幫辦,就是現在所謂的作戰參謀。一年後更大機會來了,清朝附屬國朝鮮出事了。朝鮮自己內亂了,朝鮮當政的王妃閔氏請清朝去清理內亂,袁世凱請纓前往,來了一出鴻門宴,解決掉亂黨首領後,就幫助朝鮮練兵,從此在朝鮮站穩腳跟。袁世凱靠着自己的強勢和外交手腕竭力維護着大清在朝鮮的「上國」地位,這一切都被清朝權貴李鴻章看在眼中,李鴻章給了袁世凱十六字評語:「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這樣優秀的工作成績,他不陞官,誰陞官。

民國大總統是如何練成的 - 天天要聞

朝鮮閔氏劇照

也正是在朝鮮的這段特殊經歷,讓袁世凱熟練掌握了兩樣強大的武器:東方深奧的權謀手段和西方先進的思想。成為一個中西合璧的人才。

講到這裡,後面的事情,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了,袁世凱在朝鮮練兵嘗到甜頭,之後的歲月又從練兵開始,有了兵就有了資本,有了推翻清朝的資本,民國大總統從此練成。

參考《歷史深處的民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