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2022年07月03日07:30:09 歷史 1847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400多位皇帝,從始皇帝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他們都是全天下過得最好的人了,要什麼有什麼,而且都是傾盡舉國之力供他們享受。可為什麼他們中絕大部分都短命呢?歷代皇帝平均壽命都不超過40歲,就連普通百姓活得都比他們長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短命的呢?

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來看秦朝,秦朝歷經兩任帝王,不止皇帝短命,其王朝也更是短命了。秦始皇13歲繼承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活到了49歲,算是及格的。而秦二世就可憐了,公元前207年,胡亥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他只活到了24歲。

時間來到漢朝, 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一共經歷29位帝王,享國405年 。而29位皇帝的平均壽命也只有34歲,其中最出名的是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劉徹,他活了70歲。最慘的就屬漢殤帝劉隆,他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但不久就夭折了,謚號孝殤皇帝,僅僅活了兩歲。

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就是混戰的三國時期,再到南北朝晉朝。晉朝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一共傳承15位帝王,共155年。在這15位皇帝中,平均壽命在35歲左右,最長壽的是開國皇帝司馬炎,享年55歲。而最短的是東晉第五位皇帝晉穆帝司馬聃,在19歲時病逝。

再來看看距離我們最近的兩個朝代,明清兩朝代。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歷經16帝,享國276年,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大約在40歲左右。最長壽的是朱元璋,他活了71歲。當然也還有些不到40就去世的,比如說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去世的時候只有23歲。明朝還有一位可以說是最苦逼的皇帝,他苦熬太子之位上20年,但登基僅僅1個月就累死在宮女身邊。

清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生活方式和調理養生等方面也要比前朝發達得多,因此,清朝也成了古代皇帝壽命最高的一個朝代。但即便是最高,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也只有50幾歲而已。最長壽的當然是乾隆皇帝,他25歲登基,在位60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享年89歲。最短命的皇帝是同治皇帝,他六歲登基,19歲病逝,做了13年的龍椅,就匆忙走完一生。如此看來,對於古代的皇帝們來說, 40歲無疑是一個門檻。當然了,這其中也不乏有比較長壽的,但這也僅僅只是鳳毛麟角而已。那麼造成皇帝短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古代皇帝生活如此奢華啥也不缺,為何大都短命呢?

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 天天要聞

其實主要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操勞過度,壓力太大。其實古代的皇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安逸輕鬆,畢竟他們的肩上扛的是整個國家的命運,他們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就拿歷史上最著名的勤勞皇帝雍正來說,他每天不是在批奏摺,就是在去批奏摺的路上,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睡覺的時間竟然只有三四個小時,在這麼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換誰也受不了,他不生病病才怪呢。再加上古代醫療條件也不發達,一個風寒感冒都可能置人於死地,所以雍正僅僅當了13年的皇帝就因為過度勞累得病去世了。

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 天天要聞

古代的皇帝除了工作壓力大以外,其心理壓力也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皇帝雖說是一國之君,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可以說這也是個高危職業,雖然每天享受着全天下最高的待遇,但也隨時面臨被人陷害的下場。歷史上死於非命的皇帝也不在少數。比如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殺死,時年50歲;唐昭宗李曄和末帝李柷均為其臣子朱溫所殺;南朝時文帝劉義隆,公元424年即位,被太子邵殺掉;十六國時,漢皇帝劉淵死後,太子劉和即位。結果弟弟劉聰不甘心,把哥哥劉和殺了,自己當了皇帝。除了要提防權臣的威脅以外,皇帝還得時刻注意那些不孔不入的刺客,比如秦始皇一生中就遭受過很多次刺殺。明朝的嘉靖皇帝還差點死在了身邊宮女的手裡。他們如履薄冰,經常提心弔膽的生活,長此以往,他們難免就會變得疑神疑鬼,壓力愈發變得更大,再加上繁重的朝政,這些皇帝們活得不長久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皇帝生活這麼優越,為什麼大都壽命不長呢? - 天天要聞

那麼除此之外,最後一個原因自然是和後宮佳麗有關了。古代皇帝坐擁三宮六院,後宮佳麗三千,每天面對這麼多的美女,很容易就沉醉其中了,時間一長,他們的身體肯定受不了。古代皇族對繁衍子嗣看得極其重要,所以即使他們白天工作再累,晚上也必須到後宮去造人。歷史上因為縱慾過度而把自己搞垮的皇帝也不在少數,比如清朝的咸豐皇帝貪美色,在避暑山莊不問窗外風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圖自己逍遙快活,終於因為不堪重負,在她31歲那年就離世了。

相比於大明朝的隆慶皇帝,咸豐的這些操作可謂是是小巫見大巫了。相傳隆慶皇帝除了打理朝政以外,剩餘的時間都是和嬪妃們度過的,他過度地沉溺女色與信任宦官。剛開始在裕王府邸,他納的妃子甚少,可是自從當了皇帝之後,開始過度地沉溺女色,朝中的官員也多次對其上疏進行規勸,但收效甚微。而且由於穆宗皇帝的惡行,一度導致江南一帶興起了「拉郎配」的風潮,選妃活動每次都是成百的的往皇宮裡送。最離譜的是他開始服用各式各樣的丹藥,這些迷之操作無疑進一步搞垮了他的身體。就這樣,年僅36歲的隆慶皇帝最終死在了自己的放縱之中。不過要是他們能有所節制,也就不會出現短壽的下場了。你覺得古代皇帝短壽最重要的原因還有那些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