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的曹丕,隱藏着少有人看見的另一面

2022年06月29日13:32:04 歷史 1343

226年6月29日40歲的曹魏開國皇帝魏文帝曹丕去世,曹魏政權的接力棒傳給了下一代,這位僅僅執政7年的開國皇帝,在匆忙中謝幕。

小時候不明事理,加上各種影視劇的渲染,當讀到曹植的七步詩時,不由得同情曹植,莫名地對曹丕有一絲絲的懷恨,認為他只是個精於算計的小人,長大了才漸漸明白一些隱秘。

曹丕的當權是必然,無論是曹植還是神通曹沖,都不過是他的當權路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煮豆燃豆萁的曹丕,隱藏着少有人看見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不會沒有意義。

在兵荒馬亂的歲月里,曹丕六歲時,便學會了射箭。八歲時,學會了騎馬。從十歲開始,就隨父親征戰南北,在征戰南北的歲月里,經歷過無數的生死,更是有獨身一人逃脫圍兵的經歷。

一刀一刀地打下了自己的軍功,雖然在將領如雲的曹魏政權中沒有出類拔萃,但是在年輕一代中已經鳳毛麟角。更是官拜五官中郎將,在這段戎馬的歲月中,感悟生死,開闊心胸,是從未涉世的曹沖不能比的,也是舞文弄墨的曹植無法想像的。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曹操看好的兩個人相繼離世後,位置的接續落在了曹丕和曹植身上。曹操長期在立嗣上狐疑不決,導致兩人各自結為黨羽,相互爭鬥,曹植更是一度在權臣的擁護下有多次機會能當上太子。最終前半生的經歷決定了兩人的命運,曹植因為一向行為任性,醉酒擅闖司馬門,最終遠離了權利中心。

而曹丕在長期的軍旅生涯中養成了嚴格自律的習慣,最終走向了權利的中心。219年,魏諷密謀造反,曹丕率眾平定變亂,誅殺魏諷,一舉讓自己的前路沒了阻擋。

煮豆燃豆萁的曹丕,隱藏着少有人看見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誰謂江水廣?一葦可以航。

220年,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繼承帝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在位7年內,制定實施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集中黃權,整肅官風,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為內部的穩定奠定了基礎,並最終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

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並恢復在西域的建置。這一系列的操作上,都是基於他小時候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的基礎上的。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當政期間削奪藩王權利,使藩王沒有治權和兵權。就在這段時間,上演了七步成詩的戲言,而戲中的兩個主角曹丕跟曹植,已經不在了一個高度上。煮豆燃豆萁,其中述說的兄弟情義,雖然沒有詩文佐證,但是當時的曹丕已經站在了高於兄弟情的角度思考問題。眼界已經面向了更廣闊的天地間,胸徑已經能夠容納四海。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着篇籍。

經歷過很多帝王將相,唯獨把生死看開的就是曹丕。或許從軍生涯中面對生死的機會多,那時候就看透了生死。有人說「如果人知道自己一定會死的,就容易三觀正確。」,曹丕顯然知道,所以注重自己的德行,即便死前吩咐後事,也明言簡化,不樹不墳。

226年6月29日,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皇帝,廟號世祖,安葬於首陽陵

曹丕擅長於五言詩,對詩、賦、文學都有一定貢獻,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死後留下了《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每一個平凡的日子,在歷史上都曾經轟轟烈烈!記得點個關注,跟老白暢談每一的歷史大事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