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2022年06月29日00:59:19 歷史 1731


我們經常聽說這麼一個事:唐朝跟日本交往密切,團結友愛,來往非常頻繁,友誼深厚,兄弟情深。


可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么?


答案是:假的。


歷史的真相是:日本和大唐,來往並不多。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畫:日本僧人隨遣唐使到訪大唐


其實,「來往多不多」,是相對而言的,從大唐當年亞洲各國的國際關係來看,日本和大唐的往來,其實是相對較少的。


下面,我們用通俗易懂的話,把大唐和日本來往這個事,簡單捋一捋:


事實1:唐朝一段從公元630年至894年止這264年間,日本共派出遣唐使20批次,但是,當時日本的航海技術並不成熟,所以經常發生海難、船隻破損、颱風漂流等情況,事實上名副其實的、以日本使團為名義的、而且實際抵達大唐首都長安的遣唐使,前前後後,一共只有12批次。264年除以12等於22。平均每22年實際來往一次。請問:兩個國家,每隔22年才來往一次,這也叫「交往密切」么?假的。真相是:每隔22年才來往一次,這叫什麼?這叫:來往不密切。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古畫:來大唐朝貢的各國使臣


事實2:我們來看個「貨比貨」:從公元727年到919年,在這192年間,日本向「渤海國」一共派遣、並且成行了14次使團,平均每13年一次,比出使大唐的頻率,高多了。


事實3:再來一個貨比貨。我們看一看在大唐時期,亞洲藩屬國來大唐首都長安朝貢的頻率:渤海國,每年來一次。吐蕃,也是每年來一次。新羅,聖德王在位36年一共遣使來大唐37次,基本上也是每年一次。藩屬國朝貢每年一次較為普遍。所以中國歷史上有個說法,叫做:「年年納貢,歲歲來朝」。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如圖:當年東北有一個「渤海國」


事實4:總之,在唐朝,周邊藩屬國派出使臣,前來大唐朝貢的頻率,以「每年一次」最為常見,相比較而言,日本平均每22年才派使臣實際前來朝貢一次,那簡直就是弱爆了。


事實5:那麼,人家其他的藩屬國每年都來,為什麼日本人每22年才來一次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東亞人(包括日本人)的造船技術,實在是太落後了!在大唐那個年代,日本人造出的航海船隻,有很多無法扛得住太平洋、日本海、東海的風浪,所以,很多航船在半途出事,無法抵達大唐。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畫:遣唐使的船


事實6:換句話說,日本當年遣使來大唐,頻率遠遠低於其他藩屬國,不是因為日本不仰慕大唐,而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大海真的是太可怕了,日本和大唐之間這一千多公里的海路,是天險,是畏途。


事實7:其實反過來也一樣,當年大唐的造船技術,同樣也落後,同樣也時常無法抵禦大海的風浪。舉個例子:大唐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先後六次準備東渡,有三次實際出海,三次都遇上了海難,只不過最後一次海難,鑒真的船運氣好,竟然扛住了,才最終抵達了日本。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畫:遣唐使的船


事實8:再舉一個例子:當時在大唐中央做官的,有一個日本人,叫阿倍仲麻呂,這個人在公元753年,和鑒真一起東渡日本,他和鑒真分坐兩艘不同的船,結果在東海,遇上風浪,阿倍仲麻呂的船被風吹到了越南,阿倍仲麻呂從越南上岸,歷盡千辛萬苦,於755年6月回到了長安,從此,阿倍仲麻呂打消了回日本的念頭,後來他就老死在了大唐的長安。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圖:日本遣唐使來大唐的多條海路


事實9:我們今天講這一段的終極意思是說,日本當年確實仰慕大唐的文明,也確實有派遣唐使來大唐,也確實虛心學習大唐的方方面面,但是,說「日本和大唐來往密切」是不成立的,相對於當時的其他藩屬國來說,日本算是來往較少的,而日本來往較少,並不是因為不想來,而是因為:造船技術太原始了,大洋的風浪太可怕了,來一次,太不容易了。


日本和大唐來往很密切?假的 - 天天要聞

古畫:同時代的日本天皇


事實10:我們順帶說一下:日本在亞洲乃至於世界上,文化較為獨特,也和這個有關:在造船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日本是相對封閉的一個國家,所以,日本文化擁有高度的獨特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際博物館日|一覽千年,到青秀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寶藏之旅 - 天天要聞

國際博物館日|一覽千年,到青秀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寶藏之旅

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小青用一組海報帶你漫遊在青秀轄區的博物館一起遇見那些關於歲月更迭、歷史變遷、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文末還有位於青秀區的各大博物館活動安排~下滑查收攻略    位於青秀區的各大博物館還將開展各種精彩活動一起來看來源 | 「手上青秀」微博 南寧文旅 南寧孔廟博物館 ...
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結果是車裂而亡,商鞅為什麼非死不可? - 天天要聞

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結果是車裂而亡,商鞅為什麼非死不可?

公元前361年,對於商鞅和秦孝公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年。秦孝公和商鞅3月,21歲的秦孝公繼位了。他接手的是一個國力嚴重削弱,戰略空間被極度壓縮的秦國。山東六強已經成型,河西之地完全淪落於魏國之手,魏軍的利刃就懸掛在秦國的首都櫟陽門口。6月,走投無路的商鞅逃奔入秦。
民間故事(雪屍奇案)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雪屍奇案)

明朝萬曆年間,秦嶺腳下有個叫沙河的小鎮,鎮子山清水秀,寧靜祥和。冬日裏一場大雪後,鎮子潔白無瑕,彷彿被一層薄薄的白紗覆蓋。房屋、街道、樹木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宛如一幅純凈的水墨畫。「啊!」一聲凄厲的慘叫,打破了這冬日早晨的寧靜。
誤會清朝了?閉關鎖國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許入海另有隱情 - 天天要聞

誤會清朝了?閉關鎖國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許入海另有隱情

一提到閉關鎖國,很多人就想到清朝。因為或許正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才使得中國在近代,逐步落後於西方,從而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各種喪城失地的不平等條約。那麼問題來了,清朝真的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王朝嗎?中國閉關鎖國的政策,究竟是從什麼時代開始的呢?我們可以簡單了解一下。清朝閉關鎖國了嗎?並沒有清朝在絕大多數時期,...
三句古訓告訴你,親戚為什麼會斷交 - 天天要聞

三句古訓告訴你,親戚為什麼會斷交

從你出生開始,血脈就決定了親戚關係。不知從哪一天開始,你發現親戚交往越來越現實,並且主動疏遠了親戚。當下,你還會發現「斷親潮」。很多人把斷親,歸結於背井離鄉的生活,因為大家都不在老家生活了,距離遠了,因此感情就淡漠了。
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探秘「中國古代第一豪車」 - 天天要聞

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探秘「中國古代第一豪車」

2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代第一豪車」長什麼樣?在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車轔馬蕭 西戎絕唱」為主題的馬家塬車輿博物館,是目前中國僅有的以戰國西戎車輿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馬家塬遺址,是目前中國已知等級最高的一處戰國晚期西戎貴族墓地。位於中原農耕區和草原游牧區交匯地帶...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提起韓信,大家都會想到王者峽谷之中,那個最靚的仔,全圖沒有他過不去的坎,簡直就是偷塔必備。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中,韓信可是相當厲害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法謀略了得,常常以少勝多,被稱為「兵仙」「戰神」級的人物。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沙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承辦,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各區縣(市)文旅(廣)體局協辦。湖南省文物局黨總支委員、綜合規劃財務處處長彭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