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上書李鴻章

2022年04月04日16:10:32 歷史 1413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 - 天天要聞

「上書李鴻章」這件事,孫中山生前絕口不提,1934年,孫中山摯友陳少白在《興中會革命史要》中首次披露,可孫先生已去世,無從求證。直到顧頡剛在《萬國公報》上找到《上李鴻章書》以及沈渭濱教授發現孫中山北上的三封信,這段秘史才真相大白。

1894年1月,28歲的孫中山遭受「葡醫」排擠,決定停止在澳門、廣州懸壺濟世,與好友陸皓東密返家鄉翠亨村,閉門撰寫《上李鴻章書》,當年春夏之交初稿完成:全文八千餘字,中心思想是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要實現上述目標,需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孫中山隨即與陳少白推敲、修改。孫中山認為: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在天津修鐵路、開煤礦、通電報、建學堂,組建北洋水師,為國人矚目。如若主張被採納,就意味着自上而下的中樞變革。孫中山早有改良想法,曾上書因病返鄉的鄭藻如,建議禁煙、創辦學堂、組織農會以倡農桑。孫中山還曾設想自備資金,周遊歐美各國,學習農桑。學成後,集資辦書院,教育青年,還計劃遊歷新疆、瓊州、台灣等地,招人開墾等。

那怎麼才能見到李鴻章?為此孫中山進行了精心謀劃。他找到澳門海防同知魏恆(孫曾治癒好他的痔瘡病,結為好友),請求寫一封介紹信給盛宙懷。魏恆樂於幫忙,信中表示:「逸仙久仰令兄觀察公德望,欲求一見。」孫中山持函與陸皓東到上海面見盛宙懷,宙懷是津海關道盛宣懷堂弟,與魏恆舊交多年。見到信件後,當場寫了一封推薦信給哥哥盛宣懷,並附上了魏恆原信。

與此同時,孫中山在上海拜會了香山前輩、輪船招商局幫辦鄭觀應,恰巧王韜亦在座,大家聽取《上李鴻章書》後,又幫助修改、潤色。特別是鄭觀應寫了一封推薦信給上司、密友盛宣懷,信中「囑弟懇請我公代求傅相」。有了這「雙保險」,又得到同鄉煙台商人譚虛谷提供的活動經費,6月26日孫中山與陸皓東信心滿滿地踏上赴津之路。

孫中山抵津後,下榻在天津法租界佛照樓客棧,他帶着推薦信與《上李鴻章書》,叩開了盛宣懷邸門面呈。孫中山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觀點,與盛宣懷多年追求的洋務事業不謀而合,故雙方「交談甚洽」。送走孫中山後,盛宣懷特在鄭觀應函上親筆寫下「孫醫士事、陶齋」六個字,以示格外關注。

盛宣懷旋將上書遞交李鴻章。然而,孫中山遲遲沒有等到消息,便去開平煤礦看望宗親,耐心等待。在此之前,日本樞密院已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中方在朝鮮掉入日本預設的陷阱。7月,李鴻章聯絡英、俄出面調停失敗,感到在朝鮮的清軍軍力單薄,遂急調各路大軍援助。恰在此時,運兵船「高升號」遭日軍偷襲,損失慘重。與此同時,日軍在朝鮮成歡向清軍發起攻擊,大戰不可避免。李鴻章派陸軍增援、調海軍巡邏海面,與總署商議備戰,軍務繁忙。對於盛宣懷引薦之事,傳出話說:「打仗完了以後再見吧!」

盛宣懷退而求其次,從總理衙門為孫中山辦理了一張「農桑會出國籌款護照」。聽到回話後,孫中山一行悶悶不樂地返回上海,想做最後努力。10月,在上海廣學會倡辦的《萬國公報》第六十九號、七十號上連載發表了《上李傅相書》,副標題為「廣東香山來稿」。孫中山希望此舉能引起李鴻章或其他封疆大吏的關注,但如石沉大海,無人問津。

上書失敗教育了孫中山。11月他拋棄改良幻想,遠走檀香山,組建興中會,走上武裝推翻清政府的道路。

(摘自《今晚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館拍攝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着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