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2021年10月10日15:23:08 歷史 1978

「面見皇上為何不下跪!」

面對清政府的禮部官員三番兩次的催促,馬戈爾尼使團一行人卻站在原地,如雕塑般一動不動,內心無比糾結煩躁,面上僅能維持基本的平靜。

1792年,中英兩國的外交關係正式開始。英王喬治三世任命馬戈爾尼為大使,以給乾隆皇帝賀壽為由訪問中原大地,希望清政府能夠開放港口,允許英國商人來中國進行自由貿易。

英使帶來的貢品裏面包含了數不清的步槍、炮彈、軍艦模型,乾隆皇帝卻只輕飄飄看了一眼,就打心底里認定西洋人帶來的東西不過是些雕蟲小技。

馬戈爾尼不僅是英國的皇室貴族,還是議事大臣,在此之前出訪過多個國家,有豐富的外交經驗,此刻卻緊鎖眉頭,一言不發。

這次訪華,不僅給馬戈爾尼留下了終生的失敗陰影,也狠狠打擊了英國人想和滿清政府建立友好貿易關係的想法。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十二歲的小斯當東是使團中的一員,他的父親老斯當東爵士是使團的副使。老斯當東想讓自己的兒子開闊視野,多多接觸其他國家的文化。當時的中原大地被無數歐洲人嚮往,此次訪華,他特意把小斯當東帶上了。

那時的小斯當東雖然只有十二歲,卻已經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等五門語言,漂泊在海上的那段日子,他跟船上一位會說漢語的老師學習中文,很快就掌握了基本對話。

英使抵京後,本以為迎接他們會是皇帝的友好禮遇,沒想到第一天,他們就和清朝官員就行禮問題爭執不下。

這和當時兩個國家的自我認知息息相關,無論哪一方,都自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把對方推到野蠻的邊緣,清廷尤甚。

雙方爭論不休,為了顧全大局,馬戈爾尼和清政府官員商量後,決定在乾隆皇帝出發去避暑山莊的路上時,使團一行人以覲見英王的形式單膝跪地行禮。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那天很快到來了,乾隆早知英使來華,但對方不願下跪叩頭行禮的傲慢態度讓他非常不爽。

看到使團一行人後,乾隆皇帝臉色陰沉,場面非常尷尬。

氣氛僵持當中,乾隆皇帝突然問,「你們中間有沒有人會講中文?」

馬戈爾尼一愣,上前一步準備拱手抱歉時,十二歲的小斯當東在父親信任的眼神下走了出來。

看到這個小孩,乾隆也是一愣,招招手叫他過來。

交流幾句後,乾隆皇帝龍心大悅,臉色好了很多,甚至解下了自己腰間的荷包遞過去,大手一揮說繼續前進。

看到小斯當東接過乾隆皇帝親手遞出去的荷包,旁邊站着的清政府官員們無一例外睜大了自己的眼睛,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可置信。

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皇帝是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珍貴的不僅僅是荷包,而是乾隆皇帝將荷包遞過去的舉動,荷包是皇帝佩戴過的,乾隆把荷包送給小斯當東,那就是御賜之物,如果放在普通人家,那就是可以世代傳承的傳家寶,是巨大的榮耀!

發現這個年僅十二歲的英國小孩會說中文,乾隆皇帝一掃之前的不悅,認為英國人不願下跪行禮只是死要面子罷了,一個英國小孩子都學習了中國的語言,這不正是英國崇拜大清的體現嗎?

但對當時十二歲的小斯當東而言,乾隆皇帝親手贈與的荷包並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兒,在一個英國小孩的眼裡,這只是對方為了表示他們談話愉快而做出的舉動罷了。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圖 | 小斯當東

七年後,小斯當東在父親的支持下再次來到中國,在位於廣州一個英國商館裏工作。這一次,小斯當東只身前往異國他鄉,身邊沒有任何熟悉的人。他在晚年的回憶錄中說道:「在中國的最初兩年,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離開疼愛他的父母到這麼一個遙遠的地方,還要融入一個全新的社會,無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作為一個會說中文的英國人,斯當東經常被叫去幫忙做公司和中國政府會談的翻譯和口譯工作。幾年後,他擔任了特選委員會的秘書。職位雖不高,卻讓他有機會熟悉公司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業務。

但在他熟悉了中國的生活之後,枯燥也隨之而來。1805年,斯當東將外科醫生皮爾遜有關牛痘接種術的小冊子翻譯成中文並公開發表,把牛痘接種的方法介紹到了中國。

1810年夏天,在返回英格蘭的航程途中,斯當東又完成了《大清律例》的全書翻譯,這項成就在今日看來非常了不起,但當時的斯當東並沒有把這當回事兒,僅僅是閑着無聊,他便翻譯了這本書,然後把它以五百英鎊的價格賣了出去。

以上的種種行為都在表明,斯當東在中國生活得很不錯,他成了英國人眼中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因此當英國表示打算再次派遣使團與清政府談判時,斯當東成了隨行的不二人選。

1792年的馬戈爾尼訪華因為是中英第一次交流而為人所知,1816年的阿美士德訪華,小斯當東堅決不叩頭的主張在中英雙方掀起了軒然大波。

和馬戈爾尼一樣,阿美士德訪華時,也碰到了是否下跪的難題。

劍拔弩張的氣氛和20年前的場景出奇類似,就連清政府官員質問他們的語氣都和當年如出一轍:「拜見皇帝,為何不下跪?」

無論是20年前的乾隆皇帝,還是20年後的嘉慶皇帝,包括滿清政府的官員們都無一例外認為叩頭是理所應當的。

但這次,小斯當東自始至終拒絕向皇帝下跪叩頭。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圖 | 阿美士德

在當時的使團人員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和小斯當東的想法一樣,甚至絕大部分人不認為三跪九叩有損國家形象。因為在英國根本沒有下跪代表尊敬這一說,更別說這代表他們沒有了自己的尊嚴,所以他們覺得向清朝的皇帝下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反而更像是一種入鄉隨俗的禮儀。無論馬戈爾尼還是阿美士德,他們帶着友好的態度來到中原大地,起初並不在意這個問題,他們認為,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過程並不重要。

使團的另一位主事人員伊利斯認為,綜合馬戈爾尼使團的先例和行禮或許導致的個人尊嚴和國格受損等因素評判,行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唯一需要徵求意見的是當時東印度公司的管理人員,因為三跪九叩是中國社會的最高禮儀,尤其在清朝,此舉可能會削弱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的影響力。

聞言,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斯當東立刻召集了東印度公司的職員,投票的結果表明,大部分員工都反對使團行禮。而對使團而言,東印度公司又不僅僅是一個公司,因為它是使團行動贊助的來源,所以伊利斯不可能對他們的意見置之不理。小斯當東既是商管的主席,又是使團主事的一員,這件事似乎從一開始就看到了結果。

阿美士德訪華失敗的消息傳回英國,議員們義憤填膺,把他們和中國平等貿易的失敗都歸咎於小斯當東堅持不行禮。

從晚年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到,對這件事小斯當東沒有一絲後悔,他說那是「精彩的失敗」,還引用了社會各方寄給他的信中的信任話語。

早些年的在華經歷使小斯當東比議院那些紙上談兵的英國人更了解中國人或說是清政府的屬性,這就是為什麼他敢堅持己見,提出不行跪拜之禮。因為他很清楚,最嚴重的後果不過和1792年來華的馬戈爾尼一樣,清政府不答應條件,他們空手回國。退一萬步講,就算皇帝震怒,也不會給使團造成很大的損失。但與此同時,就算他們行禮了,清政府也不會同意開放通商口岸。

因為歸根結底,清廷自始至終都沒有開放口岸的想法,這是皇帝對「天朝物產豐富」的極度自信。甚至中英雙方的見面,在他們眼裡都是文明和野蠻的會面。無論見面氛圍是否融洽,結果一眼可見。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果然一切都和斯當東預料的分毫不差,大怒的嘉慶皇帝冷靜下來後,為了顯示寬容的大國風範,還是收下了使團的部分禮物並進行了豐富的回禮。

回贈的厚禮證明他們確實受到了清朝政府的優待,關於是否行跪拜禮,小斯當東指出國家榮譽永遠不能缺失。

1816年的英國和1792年的英國早就不一樣了,20年前因為乾隆皇帝賜予他荷包而高興的十二歲小孩子也已經變成了一個有自己獨立思想的英國官員。

阿美士德訪華時,清政府已經是內憂外患、岌岌可危,內有白蓮教動亂,外有英國軍艦不斷侵擾;與此截然不同的是,那時的英國剛擊敗法國成為歐洲霸主,阿美士德本人還是打敗拿破崙的有功將領,訪華使團乘坐的是從法國收繳的阿爾塞斯特號軍艦。

英國政府一直在有意無意展示自身的軍事實力,小斯當東更加與有榮焉。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第二次訪華失敗讓英國的議員和大臣們不知所措地安靜了一段日子。直到1838年,巴麥尊勛爵提出「在中國設立法院」的議案。

平等貿易一直沒有實現,英國人在與中國人交易時便只能吃悶虧,這使他們意識到只有明確的法律,才有可能杜絕這一現象。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小斯當東明確反對這條議案。

他找到巴麥尊勛爵,分析當時的形式和中英關係,苦口婆心地勸誡這個議案不可行,沒想到巴麥尊心意已定。

議案開始辯論時斯當東不在倫敦,即便如此,他還是想方設法取得了另一名議員的支持,讓他代替自己反對這個議案。最後的結果讓他非常滿意——巴麥尊的議案被撤銷了。

站在國家和政治的立場上看,斯當東實在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種種事迹表明他並不純粹地支持清政府或英國議會,他將牛痘接種的技術帶到中國,反對對清政府不利的議案,與此同時他又拒絕對大清朝的皇帝下跪,宣稱大英帝國的尊嚴不容侵犯。

1840年,英國議院展開了對華戰爭辯論。這一年,斯當東的思想和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早在1839年10月,英國政府的內閣會議就已經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外交大臣巴麥尊勛爵向議會提交文件之後,被保守黨格雷厄姆譴責,說他們處理中國問題「缺乏遠見和警惕」,這是讓英國開始「一場不必要和不正義的戰爭」,由此引發下議院長達三天的辯論。

幾年前小斯當東提交給下議院的一切被保守黨翻來覆去的引用,作為英國最早的中國通,他的觀點頗受人們贊成,而他之前的主張,除了拒不向嘉慶皇帝三跪九叩,其他的都和保守派的主張非常相似。

斯當東在格雷厄姆的極力推薦下參加了此次辯論,卻說出了一段讓所有人都大跌眼界的話:「最為完全的考慮之後,我仍堅持之前表達的觀點。但我們和中國關係的實際破裂不能完全歸於女王陛下和現任大臣的缺乏警惕或遠見…」最後他說道:「我十分贊成遠征中國。」

小斯當東:歷訪兩位清廷皇帝,堅決不下跪叩頭,58歲發動鴉片戰爭 - 天天要聞

斯當東態度的轉變似乎來得莫名其妙,但聯繫到當時發生的另一件事——林則徐虎門銷煙,就很明顯了。

作為一個在中國生活過,又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英國人,斯當東有公平對待雙方的想法,因此在過去的種種情況下,他都可以合理地分析中英關係和當下局勢,做出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判斷,但一旦事情牽涉到了根本,比如在他看來三跪九叩有損英國的國家榮譽,比如虎門銷煙破壞了英國在外的影響力,他會毫不猶豫地堅持自己身為一個英國人的主張。

在是否遠征中國這件事情上,斯當東極力宣稱這是為了維持大英帝國的榮譽。

斯當東上一秒承認中國人確實有權力禁止鴉片走私,下一秒卻說林則徐的禁煙活動大大超過了常規:「如果我們屈從這樣的暴行和在華商務的降格,不做任何嘗試進行辯護,其後果將轉移至我們在印度的巨大帝國,我們在那裡的政治統治地位將被嚴重破壞,這一天不會太遙遠。

在這之前,小斯當東一直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但在兩國關係瀕臨破裂時,他沒有任何猶豫地拋棄了個人立場,選擇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1792年,十二歲的小斯當東親眼目睹馬戈爾尼和乾隆皇帝的禮儀糾紛;1816年,三十六歲的斯當東堅持己見,拒絕阿美士德使團向嘉慶皇帝行跪拜禮。

似乎從小斯當東接過乾隆皇帝遞過來的那個荷包開始,他的命運就已經在冥冥中被註定,這個英國最早的「中國通」,在中英關係中一次又一次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歷史的車輪碾過後,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灰跡。

文|硃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 天天要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原黨委書記徐衛東受賄案開庭審理。聽着被告人的懺悔,參加庭審旁聽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開簡歷顯示,徐衛東,河南寧陵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央黨校大學學歷。2024年7月,徐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今年1月,徐衛東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 天天要聞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韓國政壇這出大戲,真是越看越過癮!5月4日,國民力量黨剛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總統候選人的寶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個「統一推進機構」,擺明要趕緊把前總理韓德洙拉進陣營。可這倆人,一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黨內統一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 天天要聞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黃仁勛在英偉達GTC2025大會上與一台機械人共同發表主題演講(視覺中國/圖)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貿易局勢變化、美國對AI芯片出口管制升級的敏感時期,英偉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應中國貿促會之邀訪華。這次,黃仁勛一改最具標識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訪問北京和上海。據新華社...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清朝滅亡那年,沒人真以為他們會就此散場,太后還在,皇帝還在,兵還在,滿人還沒死心。東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