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2021年09月30日08:31:08 歷史 1670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人類刑罰的歷史非常漫長,幾乎和人類國家的誕生一樣,甚至早在國家形態誕生之前,刑罰就已經在部落中開始。

最早的刑源自於戰爭,因為要對俘虜進行懲罰性的措施,而且那個時代的刑,專門指的是肉刑,而且都比較殘忍,隨隨便便都是割鼻子挖眼睛,短腿斷手等刑罰,可以說是非常的殘酷。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關鍵是這些肉刑,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伴隨受刑者一生,兵法家孫臏就是受的肉刑,這個臏本來指的就是刑罰,後來乾脆一次來代稱他的名字了。

隨着時代的發展,肉刑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到了漢文帝時期,廢黜了肉刑,這算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廢黜肉刑之後,中國的主要刑罰模式,就變成了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他的程度是以此加重的,這裏面徒刑和死刑又可以具體分為很多種。

徒刑跟現代社會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可不是一回事,古代的徒刑指的是流放,而現代社會的徒刑,指的是剝奪自由的一種刑罰。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古代社會沒有剝奪自由的刑罰呢,這個主要是一因為,古代社會的人本來就沒什麼自由,大部分人基本上都被固定在以自己的土地為半徑的活動範圍之內。

所以設置一個剝奪自己的刑罰,對古代人的震懾力並不大,甚至完全沒有,有的人種地還經常沒有飯吃,你要是在牢里說不定比外面生存幾率更高,主要是古代的底層農民,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古代除了常規的五刑之外,還有專門針對女性的五刑,主要是因為男女有別,在設計專門針對女性的刑罰時,會用一些特別的手段,甚至是羞辱加刑罰並重。

古代女性地位低,大部分事實,其實犯法的概率也比較低,之所以會有女犯人,主要還是因為被誅連,尤其是一些豪門大戶王公貴族,犯了法之後,家裡的女眷通常都比較凄慘。

第一種是割鼻刺字,強迫他們去軍營勞動,做舂米之類的苦役。這種被發配到軍營的做苦力的算是比較好的,有些則是直接充當軍妓。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朱元璋時代和朱棣時代,都曾經大肆殺戮功臣,特意將一些抄家的罪臣妻女作為營妓,專為羞辱,可以說純粹是一種羞辱性質的懲罰。

第二種是拶(zǎn)刑,也就是俗稱的夾手指,這種刑罰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里看到,刑具是用繩子穿起來的一組小木棒。刑訊逼供時,行刑者會用刑具夾住婦女手指,用力拉緊繩子,讓對方招供。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可能是女性比較柔弱,夾手指對他們來說屬於非常疼痛的一種刑罰,很多女犯人都經受不住夾棍,最後都是屈打成招。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第三種是廷杖,俗稱的打屁股,自從南宋之後,對婦女的禮教越來越嚴苛,打屁股更多的是一種羞辱性刑罰。

所以宋明清三代都有一項規定,婦人犯了奸罪,必須「去衣受杖」,也就是脫去衣服打,除了飽受皮肉之苦,還要遭受精神侮辱。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第四種是賜死,注意這裡說的是賜死,一般死刑要麼絞刑,要麼砍頭之類的,但賜死的意思就是給你白綾或者毒酒,讓你自己去死。

第五種就比價奇特了,是宮刑,很多人都知道男的有宮刑,其實女性也有宮刑,指的是被用木棍敲擊腹部,導致她喪失生育能力。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在古代,能否生下兒子往往會決定女性的命運,所以,失去生育能力對古代女性來說,簡直比死還要難受。

這五種都是官方明確規定的針對女性的刑罰,但同時還存在着大量的濫用刑罰的情況,尤其是針對女性,在通姦方面,還有一些更為殘忍的刑罰。

坐木驢或者浸豬籠,都是針對女性的,古代是男權社會,對於女性通姦處罰的特別嚴重,而且手段也是特別的殘忍。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事後的處罰種類,在審訊過程中出現的額各種刑訊手段,那可就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了,尤其是針對女性的一些刑罰,針對女性比較柔弱的部位,可以達到放大痛苦的效果,手段非常殘忍。

關於古代刑罰,你還知道哪些,歡迎補充。

中國古代專門用於女性的5種刑罰,最後一種比死刑還要難受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