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清朝晚期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而在她的身邊,同樣有一位話題性十足的人,他就是李蓮英,作為慈禧身邊最受器重的太監,他陪伴了慈禧走過最後的人生,堪稱晚清權利最大的太監。
關於李蓮英,有很多的猜測,有人說他具備某種特殊的本領,能夠讓慈禧開心,甚至有有人說他沒有凈身,但一位老宮女的說法,才為大家解開了最終的謎題。
專心做奴才
同為當權者身邊最紅的人,李蓮英與古代的大太監有兩點不同。首先,李蓮英的外貌奇醜無比,魚泡眼、長下巴,如果不是受到慈禧器重,幾乎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
很多人都曾對他能夠進宮表示懷疑,因為太監的選拔對相貌的要求很嚴格,每一個小太監的相貌都不比女生差,由此可見,李蓮英在宮裡就是一股清流,可偏偏這樣的一個人,受到了慈禧的器重。
其次,李蓮英是自古以來的大太監中唯一對權力不感興趣的人,身為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一生沒有任何官職,也沒有參與過朝政,從始至終都只是慈禧身邊的一個小奴才,堪稱最佛系的太監。
可為何這樣一個太監,能夠獲得慈禧的青睞呢?
守規矩
一位在宮中多年的老宮女曾說,李蓮英也有自己的處事原則,那就是守規矩,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不能問,他都記得十分清楚,最關鍵的是,他從來不在朝政方面插一句嘴。
慈禧上位後,掌管着國家的各類事務,身為一個女人,有時候也會詢問別人的意見,而慈禧身旁的李蓮英,自然會被多次詢問,雖然李蓮英不想參與政事,但是對於慈禧的詢問,還是總結出了一套別的方式。
當他覺得這件事可以做的時候,他就會極力地稱讚慈禧的想法,而當他覺得這件事不適合做的時候,就會選擇退讓,聲稱自己才疏學淺,不知道該怎麼去做,久而久之,慈禧與李蓮英只見就有了這樣的默契。
當然,作為一個太監,貪錢也是他的本性,但李蓮英可謂是生財有道,多年來,他雖然也拿了不少錢,但從未被大臣上告過,而且每次拿錢都是在慈禧暗許的情況下,所以多年來慈禧對李蓮英更加的恩寵。
賢內助
作為慈禧身邊的得力助手,稱呼李蓮英為慈禧的賢內助一點都不為過,那麼李蓮英究竟是如何幫助慈禧管理國家,這就要說到李蓮英的聰明。
因為位置特殊,找李蓮英辦事的人非常多,不過李蓮英卻從來沒有給人做過保證,他為別人辦事的原則很簡單,那就是透露信息。當有人求他辦事的時候,他不會自己去詢問慈禧,而是帶着那個大臣去詢問慈禧,在交談過程當中,通過自己的提點來幫助別人。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袁世凱,每次詢問慈禧的時候,袁世凱都是跪在地上,看不到慈禧的臉色,自然也不知道慈禧的喜怒哀樂,於是李蓮英就想出了一個別的辦法。
當慈禧臉色不好的時候,李蓮英就雙腳併攏,這時袁世凱就知道這件事行不通,或者自己說錯了話,當慈禧臉色緩和的時候,李蓮英就會偷偷的打開自己的腳尖,這時袁世凱就知道此舉可行。
通過這種辦法,袁世凱等大臣獲得了很多的幫助,再加上李蓮英每次都是事成之後才會收錢,所以大家也非常尊重李蓮英。
除此之外,李蓮英的待人接物也為人津津樂道,從官職上來說,李蓮英可謂一人之下,權利極大,但無論是在誰的面前,李蓮英都不擺架子,和每個人都是樂呵呵的。多年來,朝中大臣極度更迭,但每個大臣都未曾對李蓮英表示不滿。
有時候為了幫助慈禧做成一些事情,李蓮英甚至可以卑躬屈膝,在奉命監視醇親王的時候,擺出一副要侍奉醇親王的姿態,讓醇親王心情舒暢,即使他知道李蓮英的目的,也樂於接受他的監視,不會因此反感。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李蓮英是真的關心慈禧,甚至在慈禧的人生後期,已經將李蓮英當成了一個老朋友,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就有這樣生活溫馨的一幕。
當時李蓮英的年紀已經不小,伺候慈禧日常生活的人就換成了年輕力壯的小太監,可李蓮英對慈禧的關心絲毫未減,李蓮英身體好轉的時候,無論是吃飯還是起居,都會前去詢問身體的健康狀態,當身體不好的時候,也會按時按點派身邊的小太監去詢問。
晚飯過後,慈禧也會經常去找李蓮英一起遛彎,這種待遇在皇室之中絕無僅有,根據記載,慈禧一直稱呼李蓮英為「蓮英」,十分的親昵。
慈禧為人霸道,她對待下人的口頭禪只有三個字:「狗奴才」,但是對李蓮英,慈禧的態度完全不同,兩人不像是主僕,更像是相處多年的好朋友。
也許對於慈禧來說,李蓮英就像是一個日常用的小茶壺,因為使用多年,外表十分破舊,也很難登上大雅之堂,但就是這樣一個小茶壺,確實她離不開的物件,每日都要用她飲茶,一日不用渾身難受。
相比之下,李蓮英與和珅有着很多相似之處,身為人臣,他們考慮最多的只有一件事,那即是如何讓皇帝活得更加舒適,為何和珅如此斂財乾隆卻從未插手,因為和珅的錢大部分都花給了乾隆,花給了國家。
乾隆七下江南,幾乎所有的費用都是和珅出的,乾隆喜歡古董字畫,和珅就買遍了全天下的珍稀物件供乾隆欣賞。
最關鍵的是,他們不會搶功勞,和珅時期,不管和珅辦成了什麼事,最大的原因一定是乾隆的皇恩浩蕩,這類臣子,又有哪一個皇帝會不喜歡。
李蓮英一生不求財、不求權,就像是慈禧身邊的一條忠犬,日日伴隨在慈禧的身邊,也許曾幾何時,慈禧早已將李蓮英當成了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