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輪扁說了什麼,讓齊桓公很生氣:說出道理就生,說不出來就死

2021年08月14日11:13:06 歷史 1526

齊桓公乃春秋五霸之一,而且是春秋五霸之首。

據《史記》記載,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王位,和管仲鮑叔牙共同創業的故事,一波三折,精彩紛呈,讓人過目難忘。

毋庸置疑,齊桓公以睿智的手段,開創了一代霸業,是一個非常聰明、很有智慧的政治家。

但有一個人,從庭下走到堂上,指出了齊桓公的一個要害問題,讓齊桓公很生氣:說出道理就生,說不出來就死……

工匠輪扁說了什麼,讓齊桓公很生氣:說出道理就生,說不出來就死 - 天天要聞

這個人就是輪扁,是齊國一個著名的工匠,涉及的成語是輪扁斫[ zhuó] 輪——

這天,輪扁在庭下製作輪子,齊桓公在堂上誦讀經典。

齊桓公搖頭晃腦,似乎讀得津津有味。

輪扁卻聽不下去了,他放下椎子斧頭,拍了拍身上的木屑,長身而起。

輪扁來到齊桓公的堂上,恭恭敬敬地說:

「敢問一句,您所讀的,是什麼人所說」?

齊桓公抬頭見竟然是工匠,淡然道:「聖人之言」。

輪扁追問:「今天聖人還在嗎」?

齊桓公不明白為何如此發問,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已經死了」。

「那麼,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齊桓公原本以為他是來請教問題,不料竟然如此斷言!

「寡人讀書,一個工匠安敢胡說八道?」齊桓公有些生氣了,給出了「二選一」,「有說法尚可,沒道理處死!」

然而讓齊桓公更加意外的是,輪扁竟然說出如此簡單而深刻的一番道理!

工匠輪扁說了什麼,讓齊桓公很生氣:說出道理就生,說不出來就死 - 天天要聞

輪扁說:「就用製作輪子來說吧,榫頭做得太寬鬆就不會牢固,做得太緊了就不能接入。

所以不疾不徐,不寬不松,才能得心應手,整個工作過程才合乎規律。

其中分寸、火候和道理並不能純然用語言表達。

所以我那親生兒子並不能掌握我的經驗和方法,現在我70多歲了,還只是獨自製作車輪。

古代的東西也一樣,因為至深的道理很難言傳,所以您所讀到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工匠輪扁說了什麼,讓齊桓公很生氣:說出道理就生,說不出來就死 - 天天要聞

如今,人們語文能力水平似乎都很高了,你可能會說,這個故事的寓意很簡單,可以概括為——

一是不可教條,二是不可極端,三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四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種回答儘管很快捷很全面,就算搶答也很精準,但是,我們仍然認為失之於淺,就像齊桓公讀聖人之書一樣。

在國學熱之下,人們解讀經典,常常陷入此種誤區:

你認為道理都了解了,其實只是從字面到字面,從紙上到紙上,從形式到形式;

你認為都讀懂了,實際上並不真正「明白」;

甚至一些專家或者所謂國學大師等,以為解讀得很透了,很高明了,其實很淺薄,很外在,卻自以為懂,甚至簡直就是根本不懂,不懂裝懂……

而更根本、更要害的問題,包括三個層面:

一是古人所說的「道德」為甚深之道,並非翻譯成現代漢語、翻譯成大白話就算讀懂了,或者東拉西扯就叫學問了,那可能僅僅是皮毛,僅僅是盲人摸象;

二是大道理即使很容易了解,卻高高掛起,不去躬行;

三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不懂得應用,更談不上妙用了。

對於齊桓公來說,關鍵是讀書讀義。

在齊桓公的抑揚頓挫、津津有味之處,其實體現了他的口味、重點和理解,或者完全不搭調,離聖人之言相去甚遠……

而對於輪扁來說,關鍵是聽話聽音。

在齊桓公的抑揚頓挫、津津有味之處,輪扁或者已經感受到齊桓公的自以為是,感受到齊桓公的淺顯或者偏頗……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光未央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