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2021年07月27日21:36:43 歷史 1486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1948年3月,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克四平後,國民黨軍隊駐守的長春已成為一座孤城。6月下旬,東北人民解放軍部隊陸續進入指定作戰位置,正式實施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攻勢構成的三位一體的作戰方針,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最後的對決。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城部隊在長春外圍運動,包圍駐長敵軍。

隨着勝利的臨近,城市接管工作成為我黨我軍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順利接管長春,就必須維護好軍隊紀律,入城紀律是重中之重。在長春解放前夕,中共長春工委就擬定了一份《進城部隊與城工人員紀律(草案)》,對即將入城的部隊和幹部作出嚴格要求。《草案》共12條,從第二條到第八條,都是約束部隊與入城工作人員要保護城市百姓、不得干擾其生活、保護城市公共設施的規定。第十一條要求,入城工作人員「應發揚革命的優良艱苦作風,不得貪污腐化,不得逛窯子,不得強買強賣,不得打罵老百姓,不得發任何洋財。」《草案》最後一條,明確了獎懲措施:「執行上列紀律有成績,維持社會秩序有功者,依其功績之大小給予表揚和獎勵。如有破壞上述紀律者,依法懲辦,嚴重者槍決。」這一《草案》,成為入城的部隊和幹部開展接管工作的重要遵循,為長春城市的順利接管打下了堅實基礎。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中共長春工委擬定的《進城部隊與城工人員紀律(草案)》。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十一師師長王效明率部留駐長春,擔任長春市衛戍司令部司令員。在部隊入城時,他就要求幹部戰士進行個人財產登記,寫下遵守紀律的保證書。部隊入城自帶柴米油鹽,於民秋毫無犯。10月下旬的長春已現霜凍,戰士們仍穿着單衣,雖然敵人留下來不少棉衣,但大家都嚴格遵守規定,無一人穿用。戰士們繳獲的金戒指等戰利品也紛紛交出。王效明帶領的部隊被軍委通報表揚,被稱為進城「紀律最佳」的部隊。正是因為入城的部隊和幹部紀律嚴明、行動模範,所以得到了長春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和配合,進而順利實現了對長春的接管。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長春解放後,曾經逃難的市民成群結隊返回家鄉。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取得成功後,長春特別市第一任市委書記石磊以《接收長春的經驗》為題,向東北局提出7條接管城市的意見,首條即提出:「城市秩序的好壞,首先決定於入城部隊特別是部隊幹部是否能嚴格遵守紀律」。意見經陳雲審閱後,於10月30日以東北局名義電發中共中央。11月1日,毛澤東在文件上方批示「望加註意」,發往中原、華東、華北解放區主要領導,成為此後我黨我軍接管城市時加強紀律要求的重要經驗。

吉林黨史中的作風紀律故事 | 長春城市接管工作中的入城紀律 - 天天要聞

來源:廉潔吉林

出品:吉報傳媒

編審:董 傑

編輯:石天慧

校審:盧文久

©學習吉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