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2021年06月30日19:52:51 歷史 1386

大清皇族是非常注重血統的一個貴族群體,無論是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還是攻入山海關之後的清朝,一直都以滿族和蒙古族的血統為榮。歷代清朝皇帝的后妃,有很多人就是蒙古族部落走出來的女性。

縱覽大清歷史,總共有12位皇帝、26位皇后。這些皇后之中,共有5位皇后出自於蒙古族,分別是:孝庄文皇后孝端文皇后、清世祖廢后、孝惠章皇后以及孝哲毅皇后。

論起這5位蒙古皇后誰的命運最不幸,其實並不是清世祖的那位廢后博爾濟吉特氏,而是同治皇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是大清的最後一位蒙古皇后,可她卻生不逢時,生前飽受虐待,死後卻慘遭開膛破肚,實在是悲慘至極!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蒙古狀元郎之女、第三位從大清門入宮為後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

同治皇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是一位來自於蒙古大草原的女子,她是蒙古正藍旗出身,父親崇綺是大清建制200多年來唯一的蒙古族狀元郎,而阿魯特氏的母親也出身高貴不凡,是鄭親王端華之女同時又是晚清宗室權臣愛新覺羅·肅順的侄女。

阿魯特氏除了雙親非同一般的高貴之外,她的外祖母端華嫡福晉還是咸豐帝的繼妻慈安的親姑姑,因此,慈安其實也是阿魯特氏的表姨媽。

公元1854年農曆七月初一,阿魯特氏出生了。而在2年後,咸豐帝的懿嬪(即後來的慈禧太后)生下了皇子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阿魯特氏12歲的時候父親高中狀元,入翰林院做了修撰,從此,崇綺便在朝中有了較高的官職和地位。阿魯特氏自幼跟隨父親讀書寫字,唐詩張口便來,毛筆字也寫得十分漂亮。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公元1872年,同治帝年滿17歲,應當廣納后妃、成婚育嗣了。紫禁城選秀當日,東宮慈安太后和西宮慈禧太后在選秀當場一齊為同治帝選秀把關。

那一天,在一眾秀女中,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看好了秀女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則看好了端莊大方的阿魯特氏。最終,同治帝自己也看中了阿魯特氏,於是在同治十一年,阿魯特氏被同治帝正式冊封為正宮皇后,富察氏則被冊封為慧妃

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的正宮皇后,因此在封建理論上講,慈安是同治帝的嫡母,而且這個嫡母對待同治皇帝是呵護備至、視如己出的。慈安太后身為嫡母,尤為看重女子的操守和品行,她認為只有品行高雅、端莊大氣的女子才能成為優秀的皇后。

因此,慈安和同治帝一同都認可的皇后人選是阿魯特氏,令慈禧太后暗自感到非常不悅,也就埋下了宮闈不和的伏筆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不受婆婆慈禧所待見,皇后阿魯特氏因此而倍受虐凌

從選秀那一天起,阿魯特氏就深得同治皇帝的喜愛,等到二人大婚後,他們更是鸞鳳比翼、如膠似漆,產生了深厚真摯的夫妻之情。當沒有政務在身的時候,同治帝就會與皇后阿魯特氏一起談論古今人文、誦讀詩詞,小夫妻私下裡相處的時候可謂是無比的輕鬆愜意、自在怡然。

慈安看見新後與皇帝相處如此和諧,心裏也是非常安慰的。但西太后慈禧則並不高興,她喜歡的慧妃富察氏經常受到皇帝的冷落,因此,慈禧就仗着自己的身份,專門選擇同治帝與皇后一起相處的時刻傳懿旨將皇后叫到慈禧的宮中隨侍。

當阿魯特氏陪伴於慈禧左右,無論她做些什麼,慈禧總會藉機挑挑毛病,或者是在語言上進行一些「告誡」和針對。無辜的皇后阿魯特氏偏偏又天性正直、不善逢迎,因此,這個「兒媳」在慈禧太后那裡可着實吃到了不少苦頭和貶斥,正因如此,婆媳二人的矛盾也就日益激化。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皇后阿魯特氏私下裡曾抱怨到: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紫禁城的大清門抬入宮中,非輕易能動搖者也。這句綿里藏針的話很快就被傳到了慈禧太后的耳中,慈禧太后聽了之後認為皇后是在暗諷自己這個婆婆曾經的出身和妃位,不由得惱羞成怒、殺心頓起

慈禧多次出手干預帝後之間的相處,同治帝身為慈禧的親兒子,始終不好觸怒母親,便索性常常獨居在乾清宮內,既不親近皇后也不親近其他妃子,也減少了去看望慈禧太后的次數。

同治帝和皇后無法依照內心的想法自然共處、時時為伴,其實他們的內心都十分難受,卻也頗為無奈。

一次,同治帝卧病在床,皇后阿魯特氏害怕前去照料會被慈禧責罵,就沒有前去探問侍奉,不料,慈禧竟然責怪阿魯特氏「妖婢無夫婦情」。

後來,同治皇帝病得嚴重、身留膿血之時,阿魯特氏便不顧一切地前去侍奉陪伴,哪知這樣的舉動又被慈禧責罵成:妖婢此時依然狐媚惑主,必定是想要害死自己的丈夫啊!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同治帝也知道阿魯特氏在慈禧太后那裡受了不少委屈,他強撐着病體,溫柔地安慰皇后說:別怕,你只需暫且忍耐,一定會有出頭的時候。

而此番話音剛落,就被剛剛趕來的慈禧太后盡數聽入了耳中,慈禧太后怒不可遏,進屋便揪住了皇后的頭髮,邊罵邊打,還讓太監門在庭院中準備好廷杖,要對皇后用杖刑來伺候。同治帝見狀又急又氣,又無能為力,一股火上來就昏了過去,慈禧見狀,才總算放過了阿魯特氏。

本來只要有同治皇帝這座靠山在,皇后阿魯特氏就還算有個倚仗,可當同治帝病重歸天后,慈禧馬上立了同治帝的兄弟愛新覺羅·載湉為帝,即光緒皇帝。

為了更好地凸顯自己比皇帝還要重要的身份地位,慈禧讓光緒帝喊她為「親爸爸」。如此一來,前皇后阿魯特氏的身份就顯得尷尬無比,無所適從。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慈禧對阿魯特氏的惱恨還沒有全部發泄出來,於是她就把同治帝早亡的原因都歸集到阿魯特氏身上,只要一不順心,就帶着宮女太監到阿魯特氏的寢殿里,當眾對阿魯特氏揪打扇臉,絲毫沒給阿魯特氏留情面。

同治帝殯天后不久,阿魯特氏竟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有了身孕,出於母親的天性,她想保住自己與丈夫的唯一血脈。

可在慈禧那邊看來,阿魯特氏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能夠平安生下來已經都不重要了,彼時的慈禧唯一想要的就是大清王權在握,至於誰來當皇上、死去的兒子還有沒有子嗣,對於這個冷血殘忍的獨裁者來說已經全然不重要了

「多餘」的阿魯特氏餓死在儲秀宮下葬後遭盜墓賊開膛破肚

野史傳聞,慈禧太后不希望阿魯特氏生下阿哥來與她爭奪權力,於是就命人中斷了飲食供給,活活將阿魯特氏餓死在了宮中。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有關阿魯特氏的死因,慈禧太后對外宣稱是因為她思夫過度、悲傷而死。但阿魯特氏身體強健、正值華年,怎麼會無故死去呢?

公元1875年,年僅21歲的阿魯特氏被人發現死在了儲秀宮。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后一致對其作出了較高的評價,依慣例賜其謚號為「孝哲毅皇后」,並安排將阿魯特氏的遺體與同治皇帝的遺骸一同下葬進了惠陵。

民國時期,大清皇陵屢遭盜墓賊洗劫。一夥盜墓賊來到了惠陵地宮,用盜墓手段進入地宮後,見裏面有2口棺槨,一為同治帝之棺、一為阿魯特氏之棺。盜墓賊七手八腳將地宮內值錢的東西都收入了囊中,又因為聽聞阿魯特氏是吞金而亡,就鑽進阿魯特氏的棺木,用利刃劃開了她的腹部去找尋黃金

盜墓案發生之後,有些膽大的男子曾經通過敞開的地宮大門進入惠陵進行一番探奇,他們發現阿魯特氏的棺槨已被打開,屍體卻不見蹤影,而在該墓室內的一個角落裡橫陳着一具女屍,屍體面容保持完好,屍身亦無腐爛跡象,只不過肚破腸流,甚為駭人

孝哲毅皇后:和丈夫同治如膠似漆,卻屢遭慈禧刁難,被活活餓死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當時那個好事的獵奇者所言非虛,那麼他之所以能看到阿魯特氏的屍身歷經多年卻保存良好,大概就跟野史中的說法歸於了一致:阿魯特氏是被緩慢餓死的,死前的一段時期,她的肚中沒有食物,也就很難導致去世後屍體的腐爛腫脹,因此阿魯特氏的屍身才不易腐爛,歷經數年卻保存較好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是高貴優雅、知書識禮的女子,命好的她是大清朝第三位從大清門恭恭敬敬、正正式式抬進紫禁城的正宮皇后,也的確因為自己的聰慧和品性而得到了皇帝的尊重和愛慕。

只可惜造化弄人,皇帝丈夫英年病逝、婆婆慈禧又狠辣專權,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僅在同治帝歸天70多日之後,就無聲無息地逝於紫禁城中,成了大清封建皇族中的犧牲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有人當場哭了?美國白宮國安委裁員「降級」 - 天天要聞

有人當場哭了?美國白宮國安委裁員「降級」

據多名消息人士5月23日透露,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開始裁撤人員,計劃從數百人減少至數十人,且職能重大「降級」。5月23日,在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走向南草坪準備登機。新華社發大裁員路透社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當天數十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員被裁,場面混亂,一些人甚至當場哭泣。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 天天要聞

守成之主: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762-779年),是安史之亂後力挽狂瀾的守成之主,卻終其一生深陷內憂外患的泥淖,其統治時期堪稱大唐由盛轉衰的縮影。一、李豫之死:積勞成疾的悲劇終局 李豫的去世與長期高壓統治密切相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 天天要聞

馬占鰲降清後清政府對甘肅河州兩萬回民的安置

同治十二年十月,清軍奉命將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的老弱婦女回民集結起來,遷徙到蘭州。據左宗棠的《奏稿·安插肅州老弱回民片》記載:「其老弱婦女二千數百名,概行遞解蘭州。俟臣凱旋,擇地安插。現在肅州實無一回羼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