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2021年05月09日21:48:37 歷史 1963


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 天天要聞

在旅順、大連地區曾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一個旅順口,半部近代史。」

啥意思呢?

話說,我神州大地,物寶天華,我炎黃子孫在這片寶地上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但是,人類的生存史本身就是一部奮鬥史。

自西周以來,我華夏民族一直飽受外族的侵擾和掠奪,並延續到了近代。

在清朝以前,這侵擾主要來自西北、北方和東北的游牧民族或漁獵民族。

清道光末年,大航海時代的到來,風雲突從海上來。

1840年,來自萬里之遙的英帝國侵略者憑藉著堅船利炮,轟開了大清國門。

中國近代史由此揭開序幕,中國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境地。

大清帝國也終於知道了沿海港口的重要軍事意義。

其中的旅大地區在清光緒初年被砸下了430萬兩白銀巨資,打造成了北洋水師艦隊的主要基地。

但是,甲午戰爭中,清軍大敗,旅大地區淪落日軍之手,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飄搖之旅。

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 天天要聞

1895年4月23日,俄、德、法三國為了各自在遠東的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由,不斷給日本施壓,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清政府——此為史書上所稱的「三國干涉還遼」。

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軟硬兼施,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一個多月後,又再次迫簽《旅大租地續約》,佔據了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

老覃在這裡說一下,沙俄攫取旅大地區,那是處心積慮,由來已久。

須知,沙皇時期的俄國境內的河流所通海洋只有北冰洋,而北冰洋的出海口在冬天全被冰封。

那麼,冬季的沙俄就是一個內陸國,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都要大打折扣。

在1860年,沙俄通過和大清帝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奪去了原屬我國的海參崴,改名為「統治東方」,音譯為「符拉迪沃斯托克」,將之修建為太平洋艦隊的海軍基地。

但是,要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出日本海、駛向太平洋,還面臨著許多通道不暢的問題。

因此,沙俄必欲得旅順口而後快。

當它挾持「干涉還遼」之功控制了大連灣,將旅順口作為太平洋的不凍港後,惹起了日本的怨恨。

日本人磨刀霍霍,養精蓄銳,於1904年2月8日偷襲旅順口,對俄宣戰。

這樣,一場影響深遠的日俄戰爭爆發了。

日本人最終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全部繼承了俄國在旅順口、大連及附近水域和從長春到旅順口的鐵路等一系列權益。

從1904年到1945年,日本一直視我旅大地區為其禁臠之地,不許旁人染指。

但是,1943年,由沙俄蛻變而來的蘇聯沒有忘記這個「遠東不凍港」,斯大林在美、英、蘇三國首腦首次會晤的「德黑蘭會議」上,正式提出:蘇聯將在歐戰結束半年後對日作戰,戰後由其接管中國的旅大地區。

羅斯福和丘吉爾慷他人之慨,滿口同意。

到了1945年2月,斯大林在蘇聯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進一步明確條件:蘇軍將在歐戰結束後2至3個月對日軍展開進攻,但要維持外蒙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附近交給蘇聯,大連成為國際自由港,蘇軍租用旅順為海軍基地等。

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 天天要聞

處於弱勢地位的蔣介石不得不仰人鼻息,和蘇聯簽署了一份賣國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斯大林提出的上述條件。

時間來到1949年,經過三年多的解放戰爭,蔣介石反動政府狼狽不堪地逃離大陸,新中國成立了。

以毛主席為首的新中國領袖群不能容許中國境內駐紮有任何外軍,開始謀求從蘇聯手中要回旅大地區。

客觀地說,彼時蘇聯在旅大地區駐紮有超過30萬人的機械化重兵集團,要其全部撤走,其難度無異於虎口奪食。

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等新中國的開國領袖們不怕難、不怕苦,反覆與蘇聯交涉,要其撤軍交還旅大地區。

斯大林在該年11月12日發來電報,讓毛主席到莫斯科談。

新中國初建,百廢待興。在這樣的背景下,斯大林卻指定我核心領導人到他的地盤談判,從禮節性上說,實有些強人所難。

毛主席把要回旅大地區、簽署新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當成新中國的頭等要事,慨然允諾。

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 天天要聞

已經逃到台灣的蔣介石,密切關注着新中國的發展。當他聽說新中國領導人即將訪蘇,不由氣急敗壞,對他的爪牙們說:「他們這麼干,完全是要針對我,你們想想,如果他們和蘇聯人簽訂了新的友好條約,那我們之前簽的條約往哪裡擺?難道一點兒約束力也沒有了嗎?不行,你們要想辦法阻止這次訪問,絕不能讓毛活着到達莫斯科!」

被蔣介石續聘為保密局局長的毛人鳳於是制訂了詳細的暗殺計劃,選派最有經驗的行動特務潛返大陸,與殘留在東北的所謂「東北地下技術縱隊」會合,暗殺毛主席。

其暗殺手段有三:一、伏擊毛主席的專列;二、大規模破壞東三省鐵路重要路段;三、炸毀長春14號鐵路涵洞,再在哈爾濱雙城鐵路集中埋設炸藥,製造「第二個皇姑屯事件」。

看看,老蔣這事做得真夠缺德。

站在歷史的高度看,老蔣和蘇聯人簽訂了賣國條約,那是要遺臭萬年的。毛主席去和蘇聯人簽訂新的條約,從某種程度上說,那是在幫他蔣某人清除余禍,把他的罪愆降低,他卻施如此陰招予以阻止,太缺德了。

毛主席訪蘇,蔣介石不甘心自己親手簽訂的賣國條約被廢,大起殺心 - 天天要聞

不過,我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和副部長楊奇清對毛主席的出行安全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他們組織公安人員在大興安嶺隧道清除了蔣介石爪牙安放的炸藥,擊斃了三名間諜,有力地保證了毛主席的安全出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着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着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着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