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2021年04月20日23:36:06 歷史 1212

  1935年,對於黨組織來說是最艱難的一年,大部隊在長征途中被國軍圍追堵截,險象環生;留在根據地打游擊的同志們被白色恐怖籠罩,艱難求生;而在白區做地下工作的同志們,也是困難重重。

  1935年2月,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壞,以書記黃文傑為首的30多名同志被捕,損失慘重,3月,以劉仲華、賀昌之、浦化人為首的三人團組成組成上海臨時中央局,可惜的是,7月,中央局再次遭到破壞,不僅40餘人被捕,就連一些組織機構、人員情況、聯絡地址等重要文件被敵人搜去,上海臨時中央局結束。

  上海中央局的破壞,也讓很多同志與組織失去了聯繫,負責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內蒙古、滿洲等地地下工作的北方局便是如此。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更不湊巧的是,當時的華北遭遇大旱,赤地千里,與組織失去聯繫,沒了經費來源,讓當地同志陷入困境,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時任北方局局長兼河北省委書記的高文華和他的愛人賈璉。

  當時,賈璉負責省委財政工作,組織活動要經費,交通員出差要出差費,房東又催繳房租,雖然高文華想方設法聯繫其他地下組織,也曾帶着同志下鄉鬥地主、吃大戶,但在天災面前,地主家也無餘糧,此舉收效甚微,有同志甚至被餓的提不起步子。

  長期的勞心勞力,也讓高文華患上肺結核,經常吐血,沒錢買葯只能喝鹽水消炎,他們的兩個年幼的女兒,也常常吃不飽肚子。

  一次,兩個女兒餓得實在受不了了,便偷偷在外面捉蝗蟲吃,就因為這,高文華一氣之下,動手打了兩個女兒,原因無他,他們的公開身份是商人,有錢人家的孩子怎麼會吃蝗蟲?這樣可能會暴露身份。

  見丈夫日漸消瘦,賈璉心疼不已,決定把掛在門口充門面的臘肉取下給丈夫補身體,但卻被高文華制止,因為這塊肉,是他們用來充門面的。

  苦苦思索,卻尋不到經費來源,賈璉想起了自己的三個孩子,當時,高文華和賈璉的兩個女兒,一個11歲,一個8歲,而他們的兒子才6個月。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在舊社會,女孩兒被賣,命運大多凄苦,而兒子就不一樣了,基本都是被買回家傳宗接代,於是,夜間賈璉找丈夫商量此事兒。

  這是高文華、賈璉夫婦唯一的兒子,白白胖胖甚是可愛,夫妻二人是百般不舍,可為了革命,為了組織,他們只能含淚將這個孩子賣掉。

  幾天之後,這個孩子被賣給了唐山一個女工,賈璉親自在「賣後不相往來,不能探望」的契約上籤上名字,作為母親的她,當時她的心有多痛,可想而知。

  這個兒子,被賣了50塊大洋,就靠着這50塊大洋和其他同志籌集來的一些錢,高文華、賈璉夫婦不僅維持了北方局半年的開支,而且在1935年12月,北方局和河北省委還指導了「一二九運動」,將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推向了高潮。

  只是,除了少數幾人,大家都不知道高文華和賈璉夫婦在這段時間付出了什麼,當有人問起二人的兒子,賈璉總是沉默不語。

  其實,這已不是高文華、賈璉夫婦為革命賣掉的第一個孩子。

  高文華,原名廖劍凡,湖南益陽人,父親是位文人,早年間參加同盟會,後在益陽縣立國民小學教書。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因家境貧寒,高文華13歲便在一家豆豉坊當了學徒,後來又去雜貨店當店員。

  賈璉比高文華大2歲,高文華的父親,與賈璉的父親是至交好友,二人從小就定了娃娃親,16歲時,賈璉的父親病逝,家庭陷入困境,於是把賈璉送到廖家當童養媳。

  對於賈璉,起初的高文華並不滿意,一是抵觸包辦婚姻,二是賈璉的文化低,並不符合高文華的擇偶標準。

  初到廖家的賈璉,處境很不好,不僅高文華對她冷淡,就連婆婆也看不起她。

  當高文華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兒後,把賈璉送到益陽縣立女子學校學習,在這裡,賈璉不僅學會了縫紉等生活技能,也接受了新思想,投身反帝愛國運動。

  而高文華,則在14歲的時候,去了長沙一家電燈公司當工人,並在1922年,進入毛澤東、何叔衡創辦的湖南長沙自修大學。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隨着學識的不斷提高,高文華也明白一個道理,包辦婚姻是父母所為,賈璉沒有錯,她也是受害者之一,於是,離家幾年的高文華第一次提筆給賈璉寫信:「……過去我站在封建勢力一邊欺壓你,實在是太不應該了……你要組織女同胞參加社會上的反封建活動……」。

  一封信,讓高文華和賈璉迅速拉近,此後,高文華又先後將《嚮導》、《先驅》、《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寄給賈璉,賈璉的思想,迅速升華。

  也是在這一年,17歲的高文華與19歲的賈璉結為夫婦,婚後,賈璉跟隨高文華一起,展開革命鬥爭,這段時期,高文華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廖去惡」。

  1923年6月,高文華因領導工人大罷工,返回益陽進入一家針織廠,繼續做鬥爭。

  1925年,高文華被組織送到廣州,並進入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在此期間,高文華參加了著名的省港大罷工。

  北伐前夕,高文華又接受組織指派,成為「湖南省農民運動特派員」,返回老家益陽組織農協會,開展農民運動。

  在高文華的努力下,3000名群眾參加了1926年的元宵節遊行示威,除此之外,高文華還開辦平民學校,平民工廠,使益陽群眾的思想,得到大大提升。

  1927年,馬日事變爆發,高文華無奈離開益陽,到湖南石首避難,雖然當時的環境十分惡劣,但高文華並未因此退縮,反而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上海,找到組織,先後在漢口、武漢、漢陽、上海、山東等地展開工作。

  1932年,賈璉在為高文華生育兩個女兒之後,又生下一個兒子。

  當時的高文華,在上海中央組織部擔任「內交科」科長,可當時的形勢並不樂觀,隨着顧順章的叛變,20多個秘密機關遭到破壞,惲代英、蔡和森等人相繼被捕慘遭殺害。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環境下,擔任內交科科長的高文華和夫人賈璉,先後掩護瞿秋白、魯迅、夏姑娘等脫離險境。

  如此情形,孩子的出生,必定會為革命工作造成困擾,高文華、賈璉夫婦商量之後,決定把出生僅3周的兒子賣到上海育嬰堂。

  不幸的是,這個孩子到育嬰堂的第二天便夭折了,這也成為夫妻二人一生之痛,可這種痛苦,在1935年的時候,夫妻二人又經歷了一次。

  「一二九」之後,高文華、賈璉夫婦去了延安,抗戰爆發後,又在組織的指派下,前往湖南、重慶等地工作。

  抗戰之後,緊接着解放戰爭爆發,忙於革命的二人,一直沒有機會尋找孩子,直到新中國成立,夫妻二人這才有了空閑。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他們先是託人在唐山尋找,然後又委託河北公安局幫忙,最終得到的回復是,他們的孩子在八九歲時,因一場流行病,與養母雙雙離世。

  聽聞孩子已經離世,高文華、賈璉夫婦有多心痛,可想而知,但關於這個孩子,他們夫婦再未提起,獨自忍受着這份痛苦。

  建國後,高文華先後擔任湖南省工業廳廳長、輕工業部副部長、水產部副部長等職,而賈璉,則擔任湖南省委婦女委員會委員、北京電業局第一副局長、電力部監察司副司長、水電部水文局副局長等職。

  雖然夫妻二人的職位並不高,但卻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為新中國做貢獻,然而,當浩劫來臨時,這對為革命奉獻良多的夫婦,都沒逃過悲慘命運。

  高文華被關押在秦城監獄8年,而賈璉,也受到迫害,好在夫妻二人相扶相攜,都從這段苦難中走了過來。

  1981年,賈璉先一步離開人世,享年78歲,臨終之前,賈璉還把生前省吃儉用攢下的1萬塊錢交給組織,作為最後一次黨費。

  在賈璉的追悼會上,悼詞中,賈璉賣子換經費的事情,才再次被提及,被大眾知曉

為籌集經費,她與丈夫賣掉6個月大的兒子,人們從悼詞中才知此事 - 天天要聞


  1994年,高文華離開人世,享年90歲。

  其實,在戰爭年代,像高文華、賈璉夫婦,為革命捨棄孩子的夫妻並不在少數,抗聯第三軍總指揮李兆鱗害怕孩子的哭聲引來敵人,將孩子放到深山;地下黨員盧志英,為掩護同志,把出生3個月的孩子掛在棗樹上;堅守秘密,眼睜睜看着2歲兒子在自己面前慘死的朱舜華......

  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前輩無私付出,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的事迹,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55屆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將在韓國首爾召開 - 天天要聞

第55屆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將在韓國首爾召開

由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聯合韓國食品藥品部共同主辦的第55屆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CCFA55)會議將於3月24日—28日在韓國首爾市召開。這是中國自2007年擔任CCFA主持國以來舉辦的第17屆CCFA會議,也是中國首次與其他國家合辦CCFA會議。
王毅抵達莫斯科後,先幹了一件事,贏得全世界讚賞 - 天天要聞

王毅抵達莫斯科後,先幹了一件事,贏得全世界讚賞

2025年3月3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邀請,抵達莫斯科開啟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次訪問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在訪俄行程期間,王毅第一時間接受俄媒專訪,並回答了許多中俄相關問題。....
閻立品:坎坷的藝術歷程 - 天天要聞

閻立品:坎坷的藝術歷程

引子#本文摘自《界首史話》第二輯(1988年12月),作者閻立品,原標題《坎坷的藝術歷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闖「小上海」一九四二年我離開許昌,由王殿雲叔和八叔(劉金銘,他是我師叔劉金生的弟弟),護送我們幾口經扶溝縣向界首縣去。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 天天要聞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黃岩縣寧溪公社,炊煙在青瓦白牆間裊裊升起,誰也沒想到這個平靜的清晨,會因一個5歲男孩手裡的水果糖掀起驚濤駭浪。紅星大隊的李朝紅正晾曬着腌菜,忽然看見鄰居家的小寧寧蹦跳着從對面院子跑出來,嘴裏還含着顆晶瑩的糖塊——在那個物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 天天要聞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延慶區,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廳里,展覽的最後一個部分,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餘大部分則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據那個年代的戰士形象繪...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聞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輪,山東泰山主場0-3不敵成都蓉城,是一場完敗。論牌面,兩隊都很強,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戰術非常被動,徐正源的戰術安排針對性很強,這場大勝絕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時評論這場比賽認為,崔康熙的責任非常大,他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魯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 天天要聞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將軍率突圍隊伍抵達山西遼縣十字嶺附近。這支在3萬日軍合圍中艱難輾轉的隊伍,成功完成了掩護與斷後任務。面對日軍飛機的盤旋轟炸,將軍登上一處高坡,用疲憊而嘶啞的聲音指揮隊伍疏散。傍晚時分,大隊人馬已衝出包圍圈,將軍也準備走下十字嶺。突然,尖銳的嘯叫聲再次劃破天際,他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