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2021年04月18日23:54:03 歷史 1176

提起陳世美,人們並不陌生。他為了攀龍附鳳,不惜拋妻棄子,幾乎成了忘恩負義的代名詞。最終,他被包拯用鍘刀鍘死。在民間文學裏,陳世美被釘在了道德的恥辱柱上。

不過,如果我們拋開道德維度,抹掉塗在陳世美臉上反面角色的油彩,就能發現,其實,這場「鍘美案」大有疑點。

下面,我們就通過京劇電影《秦香蓮》來一起探尋一下,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電影海報

劇情:鍘美案的來龍去脈

1964年,北京京劇院將傳統京劇《鍘美案》搬上熒幕,推出了京劇電影秦香蓮》。這部電影彙集了馬連良、張君秋、裘盛戎、李多奎、馬長禮、譚元壽等一流京劇表演藝術家,演出陣容十分豪華。放在今天,就好比《建國大業》那樣的明星規模。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合影

電影《秦香蓮》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北宋年間,荊州學子陳世美告別妻子秦香蓮,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場內,陳世美表現出色,一舉奪魁,中了狀元,被國太招為駙馬。陳世美走後,秦香蓮一直在家中侍奉公婆,等待丈夫歸來。不料一轉眼三年過去了,陳世美的父母相繼離世,陳世美卻依舊了無音訊。無奈之下,秦香蓮只好帶着兩個孩子,沿路乞討,進京尋夫。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拒絕相認

在京城的客棧里,好心的店主告知秦香蓮,當年卻有一個士子叫陳世美在此住店。他高中狀元只好,現已做了皇家的駙馬。秦香蓮得知,就前去駙馬府尋夫。在守門侍衛的幫助下,秦香蓮見到了陳世美。不過,陳世美猶豫片刻後,還是狠下心來,拒絕相認。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和秦香蓮

秦香蓮被陳世美趕出駙馬府後,無計可施。此時,恰逢丞相王延齡下早朝。秦香蓮鼓起勇氣攔轎鳴冤。王延齡將秦香蓮帶回府中問清緣由後,表示願意幫忙。在陳世美的壽誕之日,王延齡借祝壽的機會將秦香蓮帶入駙馬府見陳世美。然而,陳世美仍然拒絕相認,直接駁了王延齡的面子。王延齡一怒之下,示意秦香蓮拿自己的扇子去開封府找包拯伸冤。陳世美則指派家將韓琪謀殺秦香蓮,以絕後患。韓琪出於惻隱之心,沒有動手,自刎而死。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和陳世美

開封府內,包拯接了秦香蓮的狀紙,要拿陳世美過府問案。王朝用巧計將陳世美誆騙至開封府。面對鐵麵包公的審問,陳世美堅持並無原妻。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包拯下令將其處斬。此時,國太和皇姑前來開封府要人。包拯頂着巨大的政治壓力,將陳世美鍘死。

盤點:陳世美犯了幾條罪狀

從劇情來看,陳世美有這樣幾條罪狀:

一、殺妻滅子

二、逼死韓琪

三、欺君罔上

我們逐條分析。說陳世美殺妻滅子,其實是殺人未遂。說他逼死韓琪,也不合理,因為,韓琪是自殺身亡。說陳世美隱瞞已婚事實而被招為駙馬是欺君罔上也十分欠妥。從劇情看,最後,國太和皇姑都知道秦香蓮的存在卻依然要堅持把陳世美撈出來,甚至不惜大鬧開封府。可見,皇室是不太在乎陳世美是否有原妻的。第三條罪狀只是在名義上成立,實際上卻是不存在的。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皇姑為陳世美祝壽

歷史上曾有一人與陳世美面臨相同的境遇。他就是劇中王延齡提到的東漢人宋弘。

據《資治通鑒》記載:

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後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後,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光武帝劉秀

這段記載極為生動,風格類似《世說新語》,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湖陽公主的丈夫剛剛去世,光武帝劉秀想為姐姐覓一佳婿。一次,劉秀藉機和姐姐討論朝中大臣,看看她對誰有好感。湖陽公主誇讚了宋弘。劉秀答應替她想辦法。某日,劉秀召見宋弘,並讓姐姐躲在屏風後面觀察。談話剛一開始,劉秀就拐彎抹角地說:「常言道,一個人顯達了就嘚換朋友;一個人富貴了就得換老婆。世間人情,皆是如此嗎?」劉秀的本意是想暗示宋弘,身為高官,可以放下道德的包袱,休妻再娶。沒想到宋弘卻回答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見宋弘態度堅決,只好略顯尷尬地對屏風後的姐姐說:「事辦不成了!」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高中狀元

宋弘和陳世美同是被皇室看中的人,但兩人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宋弘不棄糟糠,陳世美攀龍附鳳。不過,我們不能單從道德上批判陳世美,因為陳世美的階級出身是無法同宋弘相比的。宋弘的父親宋尚曾擔任西漢王朝的少府,位列九卿。宋弘本人則在東漢開國後擔任大司空,位列三公。可見,宋弘有拒絕皇帝的實力。陳世美則不然。陳世美只是普通的讀書人,靠着苦讀和運氣中了狀元,被招為駙馬。他本人既不想當然也不敢拒絕皇室的邀請。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太后招婿

我猜,京劇《秦香蓮》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受宋弘故事的啟發創作而成的。作者在劇中塑造了陳世美和宋弘相對照。因為,陳世美的做法可能是大部分普通人的選擇。陳世美這一藝術形象也因此具有了普遍意義。另外,還有一個證據證明京劇與宋弘的故事有關聯。在《秦香蓮》一劇里,陳世美娶的是皇姑而非公主。所謂皇姑,並非是皇帝的姑姑,而是皇帝的姊妹。這個邏輯應該是這樣的:古代臣民視皇帝為「君父」,君臣關係猶如父子關係。從臣民的角度來看,既然皇帝為父,皇帝的姊妹當然就是「皇姑」了。那麼,問題就來了:一般古代劇,駙馬娶的都是公主,也就是皇帝的女兒,這裡為何是皇帝的姊妹呢?聯想上文提及的光武帝和湖陽公主是姐弟關係,我們就能明白:想必是作者直接將人物關係都原封不動地搬到劇中來了。此外,作者還借王延齡之口點出了宋弘的名字。據此可以斷定,《秦香蓮》應該是參考了光武帝為姐姐招婿的故事。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與陳世美

從歷史和戲劇里,我們可以看出:最高統治者是不受道德約束的。劉秀為了姐姐,希望宋弘休妻;國太和皇姑也不在乎陳世美是否有原妻。因此,王延齡和包拯說陳世美欺君罔上,實際上是不成立的。

細數下來,陳世美唯一的罪狀就是殺人未遂。殺人未遂罪不至死,為何陳世美最終還是被鍘頭了呢?

暗戰:王延齡和陳世美的席前交鋒

在觀看《秦香蓮》一劇時,人們往往忽視了一個關鍵人物——相國王延齡。王延齡的出現激化了陳世美和秦香蓮的矛盾,使案情朝着不可逆轉的方向發展。

讓我們回到王延齡接見秦香蓮的情節。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馬連良先生飾演的王延齡

王延齡聽說秦香蓮要告陳世美,大吃一驚。這裡馬連良先生用抖手、捋須、轉眼珠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可謂精妙。王延齡聽完秦香蓮的陳訴,出了個主意:在駙馬誕之日,秦香蓮假扮彈唱的村婦入府助興,藉機將兩人之事唱給陳世美聽,勸他回心轉意。王延齡這麼做,反映出他對秦香蓮所言半信半疑,故而讓她當面彈唱,藉機觀察陳世美的反應,並以此來驗證事情的真偽。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給秦香蓮出主意

陳世美壽誕之日,作為文官集團領袖的王延齡親自前來祝壽,陳世美喜出望外。從他驚喜的表情來看,這貌似是王延齡第一次給陳世美祝壽,而此時,陳世美已經當了三年駙馬了。可見,兩人關係還是比較生疏的。王延齡對陳世美似乎有些瞧不起,言語之間,略帶諷刺。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聽說王延齡來了,陳世美喜出望外,嘴裏不停地念叨:「老相國來了」

按常理,陳世美作為科場新貴,王延齡不應有如此態度,畢竟官場上要提攜後輩才能長保富貴。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話中帶刺

王延齡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陳世美和自己分屬兩個陣營。陳世美本人雖是通過科舉進入官場,但他卻越過了文官集團加入了皇室。我們知道,歷史上,統治階級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故而歷史學家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引入了政治集團分析法。在古代,皇帝和文官集團就是相互對立的。漢朝時,漢武帝就設置了內朝外朝,任用宦官掌握機要文件,藉以牽制丞相。此外,漢朝皇帝還習慣以外戚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統領內朝,藉以與外朝的丞相分庭抗禮。到了宋朝,文官集團勢力大增,以至於到了宋神宗時期,大臣文彥博甚至提醒皇帝是在「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暗示神宗不應該為了便民利民而改變國策,進而損害文官集團的利益。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文官們為陳世美祝壽

因此,皇權要伸張,就必須想辦法。劇中的陳世美就發揮了類似漢代外戚的作用。陳世美本人很有才幹,很會籠絡人,從大批官員給他祝壽就能看出來。文官都是讀書人,以清高自居,常常標榜道德文章。如果陳世美僅僅是以權勢壓人,想必文官們不會買他的賬。劇中這些文官紛紛前來祝壽,可見陳世美頗有手腕。當陳世美邀請王延齡和同僚一同入席時,王延齡說,那些人大都是自己的門生,一起飲酒,多有不便。王延齡拒絕陳世美的提議,雖然是因為有事要和陳世美密談,但是見到自己的門生紛紛前來給陳世美來祝壽,想必他心裏也不是滋味吧。這說明,陳世美髮揮了一些拉攏、分化和制衡文官集團的作用,因此引起了王延齡的不滿。相反,皇室成員卻對陳世美十分滿意,從國太和皇姑的態度就能看出。可見,陳世美並非庸才,他服務皇室可謂盡心儘力。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

這樣我們就能看出,王延齡調侃陳世美的背後,隱藏的是文官集團和皇權的鬥爭。因此,王延齡在陳世美過生日的當天帶來秦香蓮,無疑是個下馬威。王延齡的做法可謂是萬無一失:如果秦香蓮說的是假話,她並非是陳世美的髮妻,王延齡就權當開玩笑;如果秦香蓮真的是陳世美的髮妻,王延齡就可以藉此說和,勸他認了秦香蓮。這等於是在暗示陳世美:狀都告到我這來了,我幫你壓下了。這樣做可謂一石二鳥:一來賣個人情給陳世美;二來有個把柄抓在手,畢竟這是一個道德污點,非常容易受文官集團的輿論攻擊。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

陳世美雖然城府不深,衝動易怒,和王延齡沒過幾招就露出馬腳,但他看得清楚。如果一相認,無疑就是主動把自己的把柄送人,未來難保不遭清算。因此,他堅決不認,還埋怨秦香蓮,甚至懷疑她串通王延齡來害自己。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起疑

王延齡見陳世美不上鉤,就繼續誘導他。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王延齡對陳世美的誘導

在宮廷政治中摸爬滾打了三年,陳世美想必是門兒清。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是不能信的。如果自己認了秦香蓮,皇帝真的怪罪,到時王延齡卻撒手不管,他就徹底身敗名裂,被皇室和文官集團雙雙拋棄。因此,他堅定立場,堅決不認。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不上鉤

王延齡一看陳世美不按套路出牌,不禁惱羞成怒。他見秦香蓮執意要伸冤,就讓她去開封府找包拯。此時,陳世美也感到了事態的嚴重,立刻派家將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這裡的陳世美,六親不認,做事風格很像劉邦

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

劉邦被項羽追擊的時候,情急之下,三次將自己的兒女推下車。若非駕車的滕公施以援手,恐怕兩個孩子早已死於非命。陳世美為了保全自己,做的事和劉邦差不多。可見,陳世美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政治化人物,做事情只論利害不問是非,缺乏道德感。

殺廟:義士韓琪的兩難選擇

王延齡的出現讓陳世美意識到了危機。如果不能封住秦香蓮之口,自己的政治前途將會斷送。然而,陳世美本人缺乏王延齡的圓滑老辣,人情也不夠練達,情急之中,就想出讓家將韓琪去殺人滅口。

情節進展到「殺廟」這個小高潮。劇中,韓琪見秦香蓮母子三人可憐,就放了他們一條生路,但自己又苦於無法交差,最後自刎而死。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韓琪殺廟

韓琪這個人物形象恐怕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我們可以在《左傳》中找到他的原型——殺手鉏麑。

鉏麑的故事是這樣的:

晉靈公與大臣趙盾的政見不合。趙盾多次勸諫,惹惱了晉靈公。晉靈公本人生性殘暴,於是就派鉏麑去刺殺趙盾

清晨,鉏麑來到趙盾家準備動手。這時,他見到趙盾早已穿好朝服,利用等待上朝的間隙打個瞌睡。鉏麑心想,趙盾在家都能如此恭敬,是個好官,因此不忍殺害。他轉念一想,如果不殺趙盾,就是違抗君命,就是不忠。左右為難之際,鉏麑選擇了撞樹而死。

公(晉靈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韓琪殺廟

相比於鉏麑,韓琪自殺恐怕還有另一層原因——信仰崩塌所造成的幻滅。陳世美對韓琪有恩,韓琪將陳世美引以為知己和榜樣。最後,他發現陳世美人面獸心,與之前的形象反差極大。他難以接受自己竟會效忠於這樣的人。現實和信仰的對立促使他選擇了自戕。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韓琪殺廟

從另一個角度看,陳世美能夠籠絡到韓琪這樣的人才效忠自己,可以佐證他有能力、有野心。韓琪的死壞了陳世美的事,想必他一定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找一個像自己一樣冷血的殺手。

鍘頭: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秦香蓮的狀紙和韓琪的死訊都已被開封府列為重要證據。包拯此時正要傳喚駙馬,沒想到陳世美倒先來興師問罪了。原來是王朝冒充殺死韓琪的響馬,將陳世美誆騙至開封府。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清代《百幅京劇人物圖》中的包拯畫像

包拯見到陳世美,勸他認下秦香蓮。假如陳世美有罪,直接審判即可,為何還要進行勸說和道德上的教化呢?只要陳世美認了秦香蓮,就無罪;不認,就有罪。怎麼看都覺得這不像司法審判,倒是像政治交易。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包拯對陳世美的勸導

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萬曆十五年的序言里一針見血地指出:

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包拯的做法明顯就是犧牲法制來維持道德:陳世美認了秦香蓮,也就維持了表面的仁義道德,那麼也就可以饒了陳世美。在許多戲曲中,包拯都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的捍衛者形象出現的。這個特點使得他在文官集團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說丞相王延齡是美劇《紙牌屋》中的民主黨黨魁,那麼包拯就是負責整頓紀律的黨鞭。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裘盛戎先生飾演的包拯

包拯執紀嚴明,不留情面,有利於保證文官集團的活力,防止腐化;同時向士農工商各個階層輸出儒家道德教化的意識形態。王延齡深知包拯的能耐,因此叫秦香蓮去開封府找包拯,以四兩撥千斤的巧招,將陳世美送上死路,正所謂「姜還是老的辣」。總的來說,王延齡和陳世美之間的恩怨有權斗的因素,而包拯和陳世美之間存在的則是理念的不同。

評述:陳世美其人

陳世美為人和包拯不同,和韓琪也不同。包拯和韓琪都是恪守、維護儒家的綱常名教之人。陳世美則有強烈的跨越階層的野心,這顯然違背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觀。這一點,陳世美和電影《太極張三丰》中的董天寶一樣,反對命定論,相信命由己造。他們都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擇手段,成為了被異化政治機器。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和董天寶都有強烈的主宰自己命運的渴望

其實,中國歷史上不乏與陳世美相似的人物,比如戰國時的衛人吳起吳起為了成名,辭別母親說:「不為卿相,不復入衛。」他跟隨曾子學習時母親去世。想到自己還沒成為卿相,就沒有回去。對此,「曾子薄之,而與起絕。」曾子秉承儒家思想,因此會鄙薄吳起的行為而與他絕交。包拯和陳世美之間的對立也同樣基於此。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陳世美被鍘頭

吳起到魯國後,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而抵禦齊國,但考慮其妻是齊國人而猶豫不決。吳起為了得到這個機會,不惜殺了自己的妻子,這和陳世美的行為也沒什麼分別。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紅與黑》中的於連

在西方文學作品中,也有類似的人物,比如《紅與黑》中的於連。於連為了向上流社會攀爬,追求侯爵家的小姐瑪蒂爾德。後來,侯爵收到了一封揭發於連的信。於連誤以為信是他曾經的情人德·瑞納夫人所寫,於是就在教堂里對着她連開兩槍。陳世美和於連一樣,對妨礙自己實現階級跨越的人痛下殺手,最後卻都功敗垂成。

追問:秦香蓮的結局如何

看了全劇,我們就會發現,王延齡是最大的贏家。陳世美死了,對他來說相當於是剷除一個政敵。但秦香蓮得到了什麼呢?好像除了所謂的「天理人情」外,什麼也沒得到。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秦香蓮

魯迅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叫做娜拉走後怎樣》,被收錄在雜文集《墳》中。娜拉,是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她在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丈夫的傀儡後,就決定離家出走。魯迅先生探討了娜拉在離家出走後會怎麼樣,指出,如果女性不掌握經濟權的話,縱然擺脫家庭依然是傀儡。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雜文集《墳》,封面是魯迅先生自己設計的

正如文章中所寫: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錢這個字很難聽,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們所非笑,但我覺得人們的議論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飯前和飯後,也往往有些差別。凡承認飯需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裏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聽他發議論……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陳世美究竟為何被殺?揭秘京劇《秦香蓮》中隱藏的政治鬥爭 - 天天要聞

秦香蓮拒絕陳世美的銀子

劇中的秦香蓮,拒絕了陳世美百兩銀子的分手費,也拒絕了包拯三百兩銀子的安家費,只為了伸張正義。這其實是不現實的。京劇《桑園會》中,秋胡對妻子羅敷女說:「男子無妻家無主,女子無夫口無糧。」在古代社會,女性是很難單獨生存下去的,更何況秦香蓮還有兩個孩子要撫養。因此,錢對她是很重要的。她應該接受陳世美的分手費或者包拯給的安家費,這才是順乎人情的。劇中的秦香蓮如此執意復仇,恐怕是作者受了宋明理學的影響。理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慾。」在這套價值觀指引下,接下來,秦香蓮恐怕會陷入生活的困頓。難怪清代學者戴震會說「後儒以理殺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