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裏,都會認為現在的科技比以前要更加發達,雖然這樣想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如今的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也有利於發明創造,但是即便如此,也並不能證明,古代就沒有了不起的發明,例如,地震儀、隱形眼鏡、傳真機,這些讓我們非常熟悉的科技產品,實際上都是古代誕生出來的,距今已經非常久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漲知識:比人們想像的還要更加歷史悠久的9個古老的發明!
1,地震儀
對於地震儀的功能我們都知道,它能夠預測地震的出現,關於地震儀的最早發明者,是來自東漢時期的張衡,他是中國最早的天文學家,由於當時並無有關板塊運動的知識,因此地震被認為是宇宙陰陽干擾的結果。
包括張衡在內的許多學者,都相信「風水的預言」是宇宙活動的一部分,也是預測地球上發生事件的一部分,張衡的地震觀點就是基於這些思想,在公元132年,他發明了第一台地震儀,這項發明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這個地震儀是一艘兩米寬的青銅器皿,其中央立柱起着擺錘的作用,八個八角形的頭部在周圍等距分佈。發生地震時,一個球從一個龍嘴中掉出,滑入底座的青銅蟾蜍中,指示災難的方向,該設備可以檢測數百公里外的地震方向。
2,中央供暖
中央供暖最早是由古希臘人發明的,在古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建築物中,採用了一種稱為「次大火爐」的供暖系統,其中,由爐子加熱的空氣通過地板下面的空曠空間和牆壁上的管道進行傳導,羅馬帝國淪陷後,中央供暖變得晦澀難懂,歐洲人使用原始壁爐恢復供暖已有一千年的歷史,直到13世紀,儲水池的僧侶們才通過使用引水技術和室內燃木爐,在基督教歐洲復興了中央供暖系統。
3,隱形眼鏡
如今佩戴隱形眼鏡的人很多,因為它非常方便,也很健康衛生,不影響自身形象,所以很受歡迎,雖然我們都知道,隱形眼鏡是1948年,美國人凱文·托赫發明的,但真正有這種構想的人,實際是達芬奇。
他在1508年的《眼睛法典》中介紹了隱形眼鏡的概念,在書中介紹了通過水或者玻璃球來改變視力的方法,讓近視者能夠看清楚事物,當時由於技術有限,該想法無法實施,直到1888年德國眼科醫生阿道夫·加斯頓·尤金·菲克用重玻璃制出了首個成功的鏡片,不過,由於技術並不成熟,所以並不被大眾接受,但是達芬奇的這個偉大概念,幫助了後來人發明隱形眼鏡帶來重要靈感!
4,彈簧式捕鼠器
這種傳統的彈簧式捕鼠器,要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加歷史悠久,它是1884年發明的,根據歷史記載,關於捕鼠器是安德里亞·阿爾卡亞托從1534年首次發現的,儘管在17世紀和18世紀擁有了許多傳統的捕鼠器,但這種彈簧式捕鼠器,是在1884年發明的,它能夠快速的抓住老鼠,成為了人們的捕鼠時的重要工具!
5,天花疫苗
天花是一種傳染病,在古代時期的死亡率很高,像我們熟悉的一些皇帝,都是死於天花這種病毒,然而你可能沒有想到,其實在唐朝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針對天花的疫苗,據記載,名醫孫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着在皮膚上來預防天花。
因此如果僅從這方面來看,孫思邈發明的這種疫苗,要遠比英國人愛德華·詹納,在1796年發明牛痘疫苗治療天花病毒,要更加的歷史悠久,當然,不管誰的發明更早,只要能夠給人類造福,我們都是要支持的。
6,3D打印
3D打印技術,看起來像是最近幾年發明的技術,其實並不是,它是名古屋市工業研究所的小田秀夫,於1981年首次發明了兩種使用光硬化熱固性聚合物,對3D塑料模型進行增材印刷的方法,立體光刻的另外兩種方法,即聚合物鏈在曝光後形成鏈接的過程,於1984年分別在美國和法國獲得了專利。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許多發明家還研究了其他幾種技術和打印機並申請了專利,如今3D打印已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使用,這使得在批量生產之前快速創建原型成為常態,它也用於製造定製零件,例如,發動機支架和螺母,都是用金屬棒或金屬板製成的。
在2010年開始,這種專業3D打印機成為了主要購買者,圖書館也開始使用較小的打印機進行教育用途,這種技術也越來越普及。
7,傳真機
傳真機是辦公經常用的設備,然而讓人想像不到的,傳真機的發明時間居然是非常古老的,是英國發明家亞歷山大·貝恩於1843年發明的,當時研發的機械傳真型設備,還獲得了專利,後來在1880年,英國發明家謝爾福德·比德韋爾建造了「掃描電報」,這是第一台可以使用硒光電管進行掃描的傳真機,此後經過發明家的不斷創新改進,傳真機才成為如今辦公的重要設備。
8,耳機插孔
我們通常使用的音頻插孔有三種不同的尺寸,最初的6.35毫米插孔是George W. Coy於1878年發明的,這個插孔主要用於康涅狄格州商用手動電話交換機,而音頻插孔的其他兩種尺寸3.5毫米和2.5毫米,是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晶體管無線電耳機設計的,當然,如今我們使用最多尺寸的耳機插孔,是3.5毫米的,在手機或者隨身聽經常用到。
9,彩色膠片
1899年3月,愛德華·雷蒙德·特納開始在彩色攝影先驅弗雷德里克·伊夫斯的工作室工作,在那裡,他開發了一種相機,該相機使用三個濾色鏡的旋轉盤拍攝一卷黑白膠片上的分色。
圖像記錄在三幀中,一幀被紅色過濾,一幀被綠色過濾,一幀被藍色過濾。完成後,膠捲一次放映三幀。但是,他的相機有兩個缺點,如果物體移動得太快,則在三個不同的幀中記錄物體會導致圖像模糊,機械不穩定性會導致圖像抖動,雖然技術不成熟,但最為該技術的先驅者,愛德華·雷蒙德·特納給後輩人帶來了極大的幫助,這一點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