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心胸開闊、生性豁達,善於用人並且看人極准,他很喜歡給欣賞的人起貼切的雅號。在1973年底會議上,毛主席就給鄧小平起了個「鋼鐵公司」的雅號。
這個雅號從此陪伴了鄧小平一生,其中所蘊含的力量:幫助他堅持原則,度過人生低谷;幫助他力挽狂瀾,推動改革開放;也曾讓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處處碰壁,差點兒哭鼻子。
歡迎繼續閱讀,歡迎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一、堅持原則,度過人生低谷
毛主席給鄧小平起的雅號非常貼切,鄧小平性格剛強、求真務實、極具領袖魅力。
毛主席也特別欣賞這點,認為鄧小平講原則,和自己相像。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鄧小平「鋼鐵公司」的外號,表現的正是這種大丈夫氣節。
眾所周知,鄧小平三上三下。
毛主席曾讓鄧小平主持會議,給十年做一個三七開的結論。孰料鄧小平回答:「主席呀,結論我作不合適,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令毛主席大失所望。
1976年初,周恩來總理去世,復出的鄧小平再次被打倒,撤銷一切職務。
1977年,鄧小平再次致信中央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原則對於鄧小平來說,的確是第一位的。
二、鐵腕治國,推行改革不動搖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正式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
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
改革總要損害一部分人利益,阻力很大。
1985年,鄧小平在中南海輕輕伸出1根手指,要裁軍100萬,震驚了世界。
裁軍理由有兩個:首先是機構臃腫,官兵比例是1比2.6;其次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但精簡幾十年的軍隊體制、裁撤4大軍區、轉業60萬部隊幹部,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鄧小平放出一句話:頭頭不通,調頭頭。鄧小平的強硬,使裁軍順利完成。加上轉業200萬鐵道兵、工程兵,軍隊縮編二分之一。
百萬大裁軍中,昆明軍區集體裁撤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單極化趨勢日益顯露。國內再次出現了否定改革的觀點,改革徘徊不前。
關鍵時刻,88歲的鄧小平站出來,以普通黨員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發表了一系列著名的南巡講話。
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還是那麼強硬:誰反對改革,就讓誰睡覺去好了!
三、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也服氣了
1982年,中英首腦就香港回歸進行談判。英國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攜馬島戰爭勝利之威,極力試圖在談判中維持對香港的統治。
但是鐵娘子遇到了「鋼鐵公司」。具體談判內容不再贅述,我們只需知道:鐵娘子講道理,不佔理講不過;赤裸裸地威脅,被反過來威脅;試圖撒潑,被當面訓斥這個女人不講理。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連任英國首相11年,向來以手腕強硬、冷酷無情而著稱,但是她當回國賓館後,還是忍不住泫然欲泣,對隨員柯利達爵士訴苦道:鄧小平這個人,好冷酷無情呀!
因為談判的壓力太大,撒切爾夫人走出人民大會堂,在下樓梯的時候摔倒了
四、結語
龔自珍曾說: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天爺也很給面子,降了許許多多人才、奇才和天才,毛澤東和鄧小平就是傑出代表。中國出了毛澤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出了鄧小平,中國從此走上了富強道路。
1981年,北京邀請金庸訪問,金庸不失時機地提出「想見鄧小平」。鄧小平也喜歡金庸小說,因此會見了金庸,金庸非常激動。
偉人功過是非,只有歷史能評價。這裡僅借金庸先生的話,作為文章結語。金庸說道:欽佩鄧小平的風骨。這樣剛強不屈的性格,真像我武俠小說中描寫的英雄人物。
喜歡本文,敬請下方評論、點贊和轉發
幫助推薦本文給更多讀者,為感!
月下空山聽清泉,不同視角看問題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