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方言猜家鄉,30秒定位到縣!00後小伙直播月入萬元

2025年03月11日22:50:19 搞笑 8756
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實習生 何淑蔓
「請說一下1到10」「豬肉牛肉怎麼說」「去不去說一下」……「直接鎖死你是合江的」。
短短30秒,「晴川聽方言猜家鄉」(下簡稱「晴川」)便猜出來連線觀眾是瀘州市合江縣人。這樣的一幕,每天都在晴川直播間上演。很多觀眾覺得「很神奇」「很厲害」,但也有不服氣和質疑的觀眾,認為晴川是憑藉社交主頁ip地址去判斷或是認為他請了托。
3月11日,記者聯繫上這位「方言偵探」,這位24歲的00後,回應熱點質疑並講述了自己作為「方言偵探」背後的故事。

從猜全國到猜川渝

「川渝方言判斷準確率可達98%」
晴川告訴記者,自己是從2024年7月份開始做方言猜家鄉直播的,一開始並非專門聽川渝方言猜家鄉的,而是在全國範圍內猜測。「以前做全國猜測的話,精度會低一些,南方的話50公里以內猜對,北方的話是100公里以內。」晴川說。
聽方言猜家鄉,30秒定位到縣!00後小伙直播月入萬元 - 天天要聞
晴川聽方言猜家鄉頁面
隨着直播間人數慢慢多起來,晴川也發現川渝地區連線的人佔了大多數,往往連着好幾個川渝的人連線,於是他就將直播間猜方言改成了「川渝專場」。地區的縮小,帶給晴川最大的挑戰就是準確率和精度要隨之上升。據他回憶,直播半年多來,他準確率從75%提升到了98%,精度也從剛開始的80公里以內算對,到35公里內算對。
至於具體怎麼判斷,如何判斷得快又准?晴川介紹,通過直播時候大量的經驗積累,自己也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判斷流程。「比如讓觀眾去數1到10,基本可以判斷出川南和川東片區,雅安和眉山的人『6』的發音,會偏向『陸』,還有些比如把『吃飯』叫做『切飯』,這在川渝地區只有達州會這麼叫。」晴川說。

回應質疑做蒙眼猜挑戰

吸引00後來做徒弟
「你是不是看了我的主頁ip?」隔三差五每每有觀眾被猜中時,都會不相信直接在連線中質疑。對此晴川也早已見怪不怪。
「除了普遍質疑我根據主頁ip和作品判斷的,還有人質疑我用ai軟件輔助判斷的,但其實很多人設置的私密主頁,很多ip顯示也並不代表家鄉所在地,ai軟件我想也不能判斷這麼準確。」晴川說。為了打消這類質疑,他曾在一段時間裏做過「蒙眼挑戰」,猜家鄉時用黑布將眼睛蒙住,就排除了偷看主頁的質疑。
雖然直播聽方言猜家鄉是個小眾賽道,但隨着直播間好奇的人越來越多,晴川也聚集起一批對川渝方言感興趣的粉絲,林楓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是一位24歲的00後。「去年10月份,我偶然刷到直播間,出於好奇就上去連麥了一下,沒想到還真猜准我那個縣城了,就覺得很厲害,之後就經常去看直播,還拜了師去學習。」林楓說,「其實像我和我師父這樣對方言感興趣的年輕人還挺多,因為可能聽到方言比較少,父輩都教的普通話,所以對方言了解比較少,看到方言猜家鄉的直播也很新奇。」
對於直播間中的質疑聲,林楓表示,在沒學習之前,自己也分不清四川各個地方口音有什麼區別,但只要通過不斷學習和聽,對口音比較敏感的人就能分辨出其中細微差別。「所以大家也不用懷疑我們用了不正當手段。」

每天直播4小時 月入1萬到2萬元

猜方言很准但從未去過四川
是什麼讓一位00後產生了對方言的興趣?晴川介紹,自己從初中起就對地理感興趣,也經常通過口音猜班裡其他同學家鄉,自己成長過程中,跟着父母去了很多地方,多有留意各地方言,平時也會去網上查一些方言的發音。「我爸媽都是四川的,但我是在湖北長大,所以我在家講四川話,出門講湖北話,比較熟悉這兩個地方方言,雖然我四川話猜得很准,其實我從來沒去過四川和重慶的。」晴川說。
晴川的父母開了一家餐館,剛開始父母本想讓他學學廚師接手家裡餐館,但晴川並不感興趣。「現在我全職在做方言直播,每天晚上11點播到凌晨3點左右,連線的人基本不會斷,插隊需要送禮物,一個月能掙1萬到2萬元,家裏面也很支持我做這個。」晴川說。
在直播過程中,晴川也遇到了一些挑戰。很多人現在小時候在一個地方,長大後生活又在另一個地方,長久不說家鄉話,也讓方言印記在他們身上慢慢消失了。「我遇到這種人還是非常多的,準確率一般只有70%。他們基本上忘記了小時候的方言,只能我來一步一步教他們回憶。問他當地有沒有這種詞彙,這樣一步步來猜會猜非常慢。」
看到這種現象,晴川也想為方言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實遇到這種現象也很感慨,覺得方言文化在慢慢消失,不過我也不是專家學者,只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讓大家對方言產生興趣。」晴川說。
編輯 陳   雨
責編 王   萌
審核 楊明榮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