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就要到來啦,大家準備好了嗎?今天(1月26日)下午,青浦吾悅廣場變成了一片紅紅火火、歡天喜地的海洋,「歡度幸福年·共築溫暖家」——2025年青浦區「我們的節日・歡樂中國年」春節主題系列活動在這裡熱鬧舉行。區委副書記劉琪,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建國,市委宣傳部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出席活動並鳴鑼開春,與廣大市民共享歡樂時刻,共同開啟青浦充滿希望的新征程。


一陣喜氣騰騰的鑼鼓聲拉開活動序幕,新中樂《金蛇狂舞》與傳統舞龍舞獅表演相融合,瞬間點燃現場氣氛。由夏陽街道、盈浦街道、香花橋街道的居民組成的群藝團隊帶來熱力四射的歌舞表演,引導全場觀眾一同載歌載舞。現場舉行了迎新春的儀式,五彩斑斕的心愿氣球承載着大家對新年的美好祝願騰空而起,預示着大家在新的一年展翅騰飛。
「叔叔,這個是啥呀?可以教我做嗎?」現場的非遺攤位吸引了許多小朋友,一眼望去「一條國潮大長龍」,竹編、剪紙、扇畫、手工編製、皮影戲、焋糕、刺繡、扎染、纏花等攤位映入眼帘,許多小粉絲駐足把玩,久久不舍離去。
活動現場,水印木刻版畫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了水印版畫的製作過程。上墨、拓印,每一個步驟都透露出匠人的專註與匠心,市民們圍觀學習,躍躍欲試,體驗了一把親手製作水印版畫的樂趣。「我們是市級非遺項目,今天給市民帶來非遺體驗,比如說拓印紅包、福字,既傳播非遺文化,又給大家送去美好的祝願。」青浦水印木刻版畫非遺傳承人姚美鳳說。
燈彩起源於古代的燈籠,後發展成節日裝飾和藝術表現形式,是人們寄託美好祈願、歡慶佳節的象徵。去年,青浦水鄉燈彩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活動上,十餘款造型各異的青浦水鄉燈彩亮相,樣式精美,寓意吉祥,吸引市民駐足觀看,合影留念。「我們青浦水鄉燈彩歷史悠久,主要是源自於崧澤文化,一脈相傳。通過迎春活動,我們傳播水鄉燈彩文化,以及青浦的文化特色,也希望通過燈彩,為新年營造喜慶的氛圍,熱熱鬧鬧過大年。」青浦水鄉燈彩非遺傳承人何偉斌說。

在一片開闊區域,群眾們把一張張桌子圍得滿滿的,上海市和青浦區書法家協會的知名書法家們和來自青浦本土的少年書法家們正在現場潑毫揮墨,寫春聯、書福字,為市民群眾送去門楹添彩、福氣進門的好彩頭。「我們每年都會參加區里的春節活動,有很多大師來現場寫春聯,貼在家裡增添喜氣福氣,一年都有好運氣。」一位阿姨笑容滿面地說道。

本次活動由青浦區委宣傳部指導,區文明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文旅局、區文聯、盈浦街道黨工委等部門聯合主辦。據悉,春節期間,青浦區將舉辦群眾性主題活動328場,形式多樣,載體豐富,涵蓋文藝演出、民俗花會、書法手工、展覽市集等,同時還圍繞紅色文化、休閑健身、民俗體驗等推出11條市民修身路線,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浦的新春文化氣象。市民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和路線,深度感受青浦春節的魅力與溫暖。
記者:李雙玖(名優)
攝影:李雙玖(名優)
資料:區委宣傳部
編輯:胡小凡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賈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