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科普丨奶製品挑選有講究,營養標準助您避「坑」

時隔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迎來第四次修訂。根據科學合理膳食原則,結合國民飲食規律及客觀數據分析,其推荐居民每日食用奶及奶製品300~500克。

市場上奶製品種類數不勝數,我們如何能夠從琳琅滿目的奶製品中,選到適合自己且性價比較高的呢?

營養標準

按照《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營養標籤是預包裝食品標籤的一部分。營養標籤中的核心營養素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

常見的乳製品分類及特點

配料表是商品配料的逐一展示,根據添加量的多少依次排序,配料只有「生牛乳」,且蛋白質含量大於2.9g/100ml,這一類是最推薦的。

至於「含乳飲料」,則是由生牛乳加水、白砂糖以及各類果汁、咖啡等調配而成,營養價值較低且糖分較高,並不推薦大家購買和飲用。

奶製品疑問解答

選擇巴氏奶還是常溫奶要因人而異?

巴氏奶營養素保留較多,但需低溫冷藏,脫離低溫保護,可能會導致牛奶品質降低,腸胃不好的人食用可能引起腹瀉。常溫奶殺菌徹底,營養素損失較多,但保質期長,攜帶方便。因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對應的是不同的牛奶選擇。

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脂肪含量越低越好?

通常而言,包裝上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是牛奶內在品質的反映,蛋白質含量高,意味着牛奶的營養密度大,可攝取更多的優質蛋白質,自然價格也相對較高。對於一杯奶來說,蛋白質波動值約1g,只相當於一個雞蛋蛋白質含量的1/6而已,因而選擇權在消費者手裡。

相比其他乳品,牛奶脂肪含量更高一些,這意味着它的風味、口感會更受歡迎。如果每天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喝300克全脂奶,按脂肪含量3.1%計算,通過牛奶攝入的脂肪為9.3克;如果換成脫脂牛奶,按脂肪含量0.5%計算,約攝入脂肪1.5克。因此,把全脂奶換成脫脂奶也就減少了7.8克脂肪,不到1湯匙炒菜油的量。如果去掉牛奶中的脂肪,就會丟掉 85%以上的脂溶性維生素,不僅起不到減肥瘦身的效果,且丟失了重要維生素的攝入,得不償失,由此對於患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病人來說選擇此類飲料時,務必遵從醫囑。

所謂的有機奶,真的比普通奶更營養健康嗎?

有機奶是根據有機標準的生產模式來生產的一種純天然無添加無污染的牛奶。強調的是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嚴禁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等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它們的安全性高得多。加之成本高,產量低,價格昂貴是必然。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機並不意味着營養素含量必然高出一截,也不意味着風味比其他奶都更加濃厚。

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應首選酸奶或低乳糖奶製品,如舒化奶、低乳糖牛奶、酸奶、奶酪等產品。此外,由於空腹時牛奶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腸吸收而較快進入大腸,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癥狀,因此,也可通過少量多飲、摻雜穀類食物等方式降低不良反應。然而,對於牛奶蛋白過敏的人,應避免飲用牛奶。

奶製品飲用注意事項

1. 不建議空腹喝牛奶。空腹時牛奶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短,會影響牛奶的消化吸收,因此最好是邊吃食物邊飲用。

2. 每天少量多次飲牛奶比一次大量飲用的效果好,能使身體吸收更多的鈣。

3. 每日攝入量以純牛奶300g、酸奶300g、奶粉37.5g、干奶酪30g為宜。

4. 常溫20至30攝氏度為宜。不宜從冰箱中取出後直接飲用,可導致胃腸不適,也不宜高溫久煮,以免破壞營養素。

5. 不喝未經殺菌、均質等工藝處理的原奶。來源於環境中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真菌等,以及源於動物體的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會污染生牛乳,若殺菌不充分,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傳播。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編輯/校對:杜兆俠

初審:張耀

終審: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