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城市,有着兩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之美譽。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眾多,每年都有眾多遊客來到太原旅遊。對於每一位來到太原的人來說,除了美麗的美景、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極具地方特色的舌尖美味也一樣充滿着誘惑力。
太原作為「麵食之鄉」,來到這裡自然是少不了來上一碗山西麵食,什麼刀削麵、剔尖、剪刀面、燜面、臊子面都是不錯的選擇。古城太原美食小吃可不只有麵食,還有香而不膩的羊雜割,三晉第一味過油肉,美味小吃太原灌腸等,他們都是這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太原的一張名片,當然還有今天咱們的「主角」太原頭腦。
對於不是太原本地以及第一次或者沒有到過太原的小夥伴來說,聽到「頭腦」這兩個字絕對不會將它與美食聯繫到一起。但它確確實實是一道太原特有的一道傳統小吃,據記載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傅山發明,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一道葯膳美食,也是太原所特有美食之一,離開太原在其他地方還真吃不到。雖名字叫做「頭腦」,但裏面所用食材即無頭又無腦,它是用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這八種食材製作而成,又名「八珍湯」。
在早年太原人天還不亮就出門吃上一碗頭腦,當地人稱其為「趕頭腦」,每家飯館門前都會掛着一盞用紙製作的燈籠當作標記,至今在太原還流傳着這樣的習俗。現在老太原人也多早上食用頭腦,天蒙蒙亮來到經常光顧的早餐店,點上一碗頭腦,配上「帽盒」(帽盒:太原風味特產,一種烤制而成的麵餅),喝頭腦的時候把帽盒用手掰成小塊,泡在頭腦里,就着腌韭菜美美地吃上一頓。
因為頭腦是用肥羊肉與藕和山藥等食材製作,湯中還加入了黃酒和酒糟等作料,吃起來會有淡淡酒香。但不少外地小夥伴第一次吃是真的吃不慣,會感覺酒味比較沖,而且配料沒有食鹽,要配着腌韭菜才可以,所以外地人很難接受,就算是不少太原人也有不喜歡這種味道的。頭腦作為早餐葯膳,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喝過第一次會覺得味道很怪,但不要過早下結論認為「頭腦」不好,當您喝過兩三次之後一定會愛上它,但切記吃完一定不要開車哦。
頭腦是作為一道太原獨有早餐葯膳,當您適應之後,吃到嘴中酒香中夾雜着羊肉與山藥混合之後的香味,這種香味真是無與倫比,可以說越吃越香,如果您第一次來到太原去喝頭腦一定要趕早,清晨早早出門,在太原街頭找一家老字號頭腦店,來上一碗頭腦,點上一份燒賣,配着腌韭菜,真是吃得既滿足又舒服。作為葯膳價格上還算實惠,在太原大多頭腦店都在20多元一碗,不少老字號的頭腦還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