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2025年05月18日07:40:20 美食 5325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5月15日,娃哈哈針對近期「今麥郎代工」事件做出回應。

娃哈哈方面表示,去年因水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故公司的產品結構對應調整,導致公司出現產能緊張,娃哈哈迅速啟動了應對措施,委託代工廠生產同時進行自有設備改造與投資新建工廠。

這本是常規的供應鏈調整,卻在輿論場掀起軒然大波。

不過,在熱搜話題下鮮少有人提及:華為問界汽車由賽力斯代工,蘋果手機依賴富士康製造,百事可樂與康師傅共享生產線

這場輿論風暴的本質,實則是大家對企業代際傳承的過度審視,以及對改革陣痛的非理性反應。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宗慶後時代的娃哈哈,是中國本土企業的成功典範。

「聯銷體」模式構建的龐大線下網絡、充滿人情味的管理文化、深植民族情懷的品牌形象,構成了其獨特的競爭壁壘。

但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言:「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消費市場正從渠道為王轉向產品與品牌驅動,當70後、80後、90後不再年輕,娃哈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馥莉掌舵後的改革,本質是在傳統地基上嫁接現代管理體系:重構經銷商生態、迭代年輕化產品、推動組織職業化轉型、建立現代化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被外界誤讀為"顛覆傳統"的變革,實則保留着宗慶後管理智慧的精髓——娃哈哈「家文化」。

2024年一線員工薪資總額增加4億元,生產、營銷崗位一線員工工資薪酬分別提升23%和31%,杭州核心地段的娃哈哈秋濤人才公寓近期也開放了內部申請。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任何的企業變革!

比如,娃哈哈387 件商標的歸屬之爭,說到底就是娃哈哈企業改革的陣痛。正如經濟學家周其仁所言:「中國企業的成長,本質是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的雙重突破。」

但是,輿論卻被不斷發酵。

很是奇怪!

又比如,娃哈哈的代工生產。從商業邏輯審視,代工策略是現代化企業的明智選擇:新建飲料產線需投入數億元,回報周期長達十年,而通過oem模式,娃哈哈得以將有限資源聚焦於新品研發與市場拓展。

這種"輕資產運營"與瑞幸咖啡的逆襲路徑異曲同工——根據第三方機構測算及供應鏈改造路徑推演,瑞幸咖啡通過開放供應鏈合作,單杯成本較自建工廠時期下降約40%,最終完成從巨虧到盈利的驚天逆轉。

另外,這種模式在全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身上也有體現。可口可樂北美市場的過半以上產能都是通過第三方代工生產,但是依然保持着 99% 的產品合格率。

所以,大家對於娃哈哈代工的事情着實反應大了。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宗馥莉2004年起就已經開始在娃哈哈基層工作,至今已經20餘年,時間已經足夠的長,長到了見證企業的起起伏伏。

事實上,娃哈哈2013年創下782億元營收峰值後,業績在400-500億區間徘徊整十年。

這失去的十年,正是新一代年輕人成長的10年,正是電商高速發展的10年,正是國內需求日新月異、差異化的10年!也是元氣森林憑"0糖"概念狂飆、蜜雪冰城借供應鏈優勢出海的關鍵期。

這些都倒逼着,宗馥莉不得不重視推行品牌年輕化、供應鏈現代化。

年輕人永遠引領時代的潮流!

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對飲用水的需求,早已超越 「解渴」 的功能層面,轉而追求情緒價值與文化認同。元氣森林的崛起證明,一瓶帶有 「國潮」 標籤的氣泡水,能以高出傳統礦泉水 3 倍的價格佔據貨架 c 位。

娃哈哈固然擁有老一代年輕人喜歡的ad 鈣奶、營養快線等經典產品,但是並不能因此而放棄新一代年輕人市場。

所以,宗馥莉很早就積極推動娃哈哈與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推動產品創新,如與泡泡瑪特、英雄聯盟等品牌的聯名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另一個更大的挑戰則是供應鏈的現代化。

舉個例子。

假如,娃哈哈試圖進入東南亞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時,是耗費 2 年時間自建工廠,還是通過當地代工企業快速鋪貨?顯然,後者更符合商業邏輯。正如蜜雪冰城通過 「本地供應鏈 + 區域代理」 模式,在東南亞開出 5000 家門店。

所以,娃哈哈如果想要進一步做大做強,走出國門,必須重新審視供應鏈現代化的重要性!

然而,這些改革都引來了輿論與爭議。

說到底,這些都是整個民營企業代際傳承的縮影。當 「創一代」 的個人魅力成為企業靈魂,「富二代」 該如何接棒?是延續傳統路徑,還是打破重來?

宗馥莉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而這種選擇註定伴隨陣痛。

在這場轉換中,我們或許應該多一點耐心。

商業史上的轉型典範給予我們啟示:三得利歷經十年陣痛才完成全球化蛻變,正大集團用十五年實現從農牧到零售的跨界。

反觀娃哈哈,其改革進程不過剛剛啟幕。

在宗馥莉致員工的內部信中,有這樣一句值得深思:「改革不是為了否定過去,而是為了讓未來值得期待。」

當下次在便利店遇見娃哈哈的國潮新品時,我們或許該多些包容——那些印着十二生肖的瓶身上,承載的不僅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更是中國民營企業向現代化治理躍遷的勇氣。

畢竟,一個國家的全球競爭力,終究需要千千萬萬個在改革中涅槃的「娃哈哈」來支撐。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2025,註定不平靜。


在大轉型過程中,家庭財富正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此次會議帶來什麼影響?二季度還會有哪些刺激政策?


我們一起了解政策趨勢和經濟走勢,找到確定性機會!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40℃高溫要來了!焦作將迎熱浪「烤」驗 - 天天要聞

40℃高溫要來了!焦作將迎熱浪「烤」驗

明日天氣5月19日(星期一)晴天間多雲,20℃~40℃西南風3級~4級,陣風6級~7級高溫來襲,「烤」驗升級!下周一開始,在高空脊前西北氣流的控制下,河南大部地區將持續被火熱的陽光炙烤,與此同時,近地面暖熱的南風源源不斷地給河南帶來熱量補給,高低空默契配合,連續三天(19日至21日)的高溫「烤」驗即將到來。據市氣...
詹金龍:「搖」出一泡家鄉好茶 - 天天要聞

詹金龍:「搖」出一泡家鄉好茶

詹金龍:「搖」出一泡家鄉好茶「今年春茶做了1000多公斤的毛茶,平均價位在300元左右……」談起春茶的銷售,祥華鄉新寨村茶農詹金龍的喜悅溢於言表。從祥華鄉新寨村出發,沿着蜿蜒的茶山小路攀登至新嶺山山頂,詹金龍的茶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踏入茶園,只見茶樹間疏朗有致,形成特有的「稀植」景觀。「這樣能保證每棵茶樹...
「伊美」教聯體廚藝盛宴:四校「小廚神」大顯身手 - 天天要聞

「伊美」教聯體廚藝盛宴:四校「小廚神」大顯身手

極目新聞通訊員 郭小凡5月15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第一小學的食堂里飄出陣陣鮮香,「伊美」教聯體廚藝實踐活動在此火熱開啟。此次活動由武漢農投金銀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吳家山第一小學承辦,並邀請「伊美」教聯體成員校辛安渡小學、吳家山第六小學、蓮花湖小學共同參與。活動現場「小廚神」們身着廚師服,頭戴廚師...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 天天要聞

大家,不應該罵娃哈哈

5月15日,娃哈哈針對近期「今麥郎代工」事件做出回應。 娃哈哈方面表示,去年因水產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故公司的產品結構對應調整,導致公司出現產能緊張,娃哈哈迅速啟動了應對措施,委託代工廠生....
鐮刀妹AI智能播報 | 5月18日長沙天氣和明日預報 - 天天要聞

鐮刀妹AI智能播報 | 5月18日長沙天氣和明日預報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8日訊 長沙市,5月18日,白天,小雨,氣溫31攝氏度,夜晚,小雨,氣溫23攝氏度。長沙市,5月19日,白天,小雨,氣溫33攝氏度,夜晚,小雨,氣溫24攝氏度。(以上資訊由寫稿機械人系統自動撰寫)點擊下圖查閱更多資訊...
這7種可能「有毒」的常見食物,提醒家裡人趕緊扔! - 天天要聞

這7種可能「有毒」的常見食物,提醒家裡人趕緊扔!

日常生活中,已經發霉的麵包、發芽的馬鈴薯甚至長毛的水果……為了不浪費,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繼續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變質,很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再節儉也不能吃!下面7種看似沒壞但有很多安全隱患的食物,最好別吃!
寧夏銀川的10大「怪菜」,本地人吃不膩,外地人不敢下嘴 - 天天要聞

寧夏銀川的10大「怪菜」,本地人吃不膩,外地人不敢下嘴

一、面肺子羊雜碎:內臟界的「暗黑料理」話說銀川人的早晨,是從一碗紅油浮動的羊雜碎開始的。羊心、羊肝、羊肚都不稀奇,但面肺子絕對能嚇退80%的外地人——這玩意兒竟是給羊肺灌麵糊煮成的!白生生的面肺切條後泡在羊骨湯里,口感滑溜溜像果凍,本地人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