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2025年04月08日21:33:10 美食 1924

又到了一年中青團上市的日子!

世界上的人大抵可以分為兩種:愛吃青團的和不愛吃青團的。前者對青團的皮、餡兒、店家、品牌如數家珍,後者嗤之以鼻,「買過買過,就是一盒齁甜糰子,膩到喉嚨失水」。

青團愛好者驚呼:這不是真青團!這是「科技青團」!當然非常難吃!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圖丨小紅書

看了看社交媒體,網友們說的「科技青團」,大概是工廠生產、常溫儲存、保質期較長(專門用來騙北方人)的預包裝青團,常出現在超市、電商、零食店裡。

所以讓甜咸愛好者團結起來、一致針對的「科技青團」,到底有多難吃?以及為啥非要做這麼難吃?

「科技青團」的皮,真的好難吃

青團的靈魂就是皮,沒人反對吧?

傳統做法中,把新鮮艾草或麥苗搗碎,連汁液帶纖維跟糯米粉混合,就做成了青團皮。這種青團皮帶着銷魂的青草香和糯米香,糯嘰嘰又不粘牙。

「科技青團」則是另一種東西了。

1、多出來的主要配料

把預包裝青團翻個面,我們在配料表的前三位里,往往能發現麥芽糖漿,這可不是傳統青團皮的原料。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隨機看到的一款青團,麥芽糖漿排在配料表第二位丨電商截圖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麥芽糖漿排在了第一位,另外或許是為了規避「不正宗」的評價,這兩款點心不叫「青團」,而叫「青團糕」「糕團」丨電商截圖

在「好甜點不能甜」的審美中,加入大量麥芽糖漿的青團皮無疑踩中了很多人的味覺雷區;麥芽糖漿的加入,或許也是青團皮粘牙糊嘴的原因。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比爛桃花還拉扯的青團,咬一口扯出三米遠丨小紅書/無事小神仙

我想生產廠家也知道這樣的青團皮不好吃,但預包裝青團還真需要麥芽糖漿。

烘焙經驗的朋友可能知道,糖在糕點中不僅能調味,還能吸濕鎖水,讓糕點口感更綿軟濕潤。青團本來就是蒸制的、含水量較高的點心,為了避免青團在 30 天保質期內變干變硬,青團皮里還真得多加糖。

至於為什麼用麥芽糖漿而非白砂糖嘛,因為麥芽糖漿甜度更低、吸水性更強,在加工時也比顆粒狀的白砂糖更好混合。

2、青團的「青」沒有靈魂

一個高分青團,重點就是「青」:視覺上要能看到艾草或麥苗纖維,聞起來和吃起來要有獨特的清香。達到這個標準,必須用到水靈靈的新鮮植物。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能看到艾葉纖維的新鮮青團丨wikimedia commons/貓貓的日記本

但預包裝青團就很難做到了,畢竟作為食品原料的艾草產量少,沒法給常年大量生產的工廠供貨。所以我們從預包裝青團的配料表裡能看到,給青團皮上色的往往是大麥苗粉、抹茶粉等能穩定供應、長期儲存的綠色植物粉末,色香味都跟傳統青團差得遠。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用抹茶粉給皮上色的青團丨電商截圖

大麥苗粉、抹茶粉等天然色素容易褪色變色,有時預包裝青團還加了綠色的人工色素。雖然明知這玩意兒沒有毒,但還是蠻沮喪的。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徹底背棄艾草的青團丨小紅書/西西愛美食🍕🍟

3、我愛乾巴,但青團不能幹巴

也是出於儲存需要,相比傳統青團,預包裝青團會下調青團皮的含水量。少水又多糖,預包裝青團的皮怎麼吃都不對勁,嚼不爛、吞不下、黏喉嚨。

「科技青團」餡兒,難讓人滿意

預包裝青團難吃,皮要背最大的鍋。至於餡兒嘛,也有想要吐槽的地方。

1、甜,甜,太甜了……

如果你買過甜口的預包裝青團,大概被餡兒的甜度震驚過。

這還是出於保質、防腐的需要。

食品里的水活性越高,就越容易長細菌、黴菌。想要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保證食品安全,要麼降低水含量,要麼降低水活性。

青團自然不可能脫水變成餅乾,那就只有選擇後一種做法了——在餡兒里加入足量的糖,讓糖和水結合,把「自由的水」變成「不自由的水」,從而降低水活性。

這樣一來——

皮也甜,餡兒也甜,吃兩個就能提供徒步到墨爾本的熱量;皮含水量低,餡兒水活性低,兩者結合成了密不透風的黏,冬天糊窗縫比漿糊好使。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這位受害者遭遇的青團,皮和餡兒看着都非常膩丨小紅書/PuPu 大王

2、餡兒太單調了

預包裝青團的餡兒太單調了,豆沙和肉鬆佔了絕對主流。有沒有一種可能,預包裝青團做成南方朋友盛讚的筍丁餡兒、馬蘭頭餡兒,就會明顯變好吃?

有可能,但也有難度。

豆沙餡和肉鬆餡糖多、鹽多、水少,好保存,但筍丁、馬蘭頭這些餡兒含水量就太高了,常溫下很容易壞,想要做成青團,得像包子餃子一樣冷凍保存才行。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馬蘭頭香乾餡兒、薺菜三鮮餡兒、香菇筍乾餡兒等青團,大部分是產地的線下門店專屬丨小紅書/麵包超人

北方人不配吃好青團嗎?

所謂「科技青團」,科技含量真不高,就是多加糖、油、鹽,再控制下水含量,這是老祖宗們就會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在高糖高鹽高油的加持下,很多預包裝青團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乳化劑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能常溫放幾個月的青團例外)。

想吃一口好青團的北方人,還有出路嗎?

相比常溫保存的預包裝青團,冷凍的預包裝青團可能會更好吃、更接近傳統青團,畢竟南方朋友自己做的青團,吃不完也會冷凍保存的。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一款速凍青團,配方更接近傳統工藝丨電商截圖

而且青團的製作難度也不高,可以試着自己做呀!買點新鮮的艾草、麥苗,實在買不到的話菠菜也行,日一聲打成糊糊,跟糯米粉混合做成麵糰,包點你喜歡的餡兒蒸熟就行,正宗不正宗另說,圖的就是個氛圍感。

齁甜粘牙還糊嘴,這種「科技青團」到底誰在吃啊? - 天天要聞

自己做了自己吃,也不構成欺詐吧?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 天天要聞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咱們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各有各的文化和習慣,特別是在吃這方面,真是五花八門。有意思的是,有些民族有不吃肉的習俗,尤其是豬肉,這讓不少人覺得挺新鮮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哪些民族有這種習慣,背後有啥原因,盡量接地氣地講明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 天天要聞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麥記牛奶公司創立於2021年,首店在上海臨港開業。憑藉中式經典糖水混搭創新打法,短短4年內已走入25個城市,開出超60家門店,在社交媒體上備受追捧。在產品方面,麥記牛奶公司堅持現場手工烹飪,精選優質食材,保留中式經典糖水精髓的同時,創新不斷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 天天要聞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極目新聞記者 何川2025年,中國茶飲行業逐步站在「聚光燈」下。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達45%,截至5月1日總市值已達1875億港元;4月17日,中國茶飲品牌霸王茶姬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股「中國茶飲第一股」;5月,滬上阿姨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4月29日共獲超額認購509倍……新茶飲賽道...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汴京街頭,藥鋪掌柜正將新制的黑芝麻丸包入油紙,封口處印着"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墨字。這看似普通的丸藥,背後藏着一位醫者跨越千年的執着。現在市場上,有的黑芝麻丸包裝上,都會印有「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字,跨越千年,這七個字,究竟藏着什麼秘密?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 天天要聞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新疆大盤雞、廣西螺螄粉、福建佛跳牆……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色美食曾經僅僅是城市旅遊體系的組成部分,但在 Z 世代消費群體推動下,地方美食的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已實現跨越式升級。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 天天要聞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說實話,是去了河南才知道——別看杜康酒名氣大,號稱「中華酒源」,可本地人請客壓根不怎麼喝它!以前去河南出差,最怕的就是被當地老朋友拉去喝酒。不是不想聚,是真的怕喝趴下!每次飯局剛開始,涼菜還沒上齊,我就已經分不清南北了。要論喝酒的狠勁兒和豪氣,我真覺得河南人排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在河南喝了好幾次酒,發現一個有趣...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 天天要聞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榴槤愛好者有口福啦!隨着新一季東南亞水果進入成熟期,榴槤、山竹、椰子等熱帶水果逐漸迎來一年一度的進口銷售旺季,被譽為「水果皇后」的榴槤更是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5月6日,記者走訪水果批發市場和水果店發現,榴槤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波動幅度不大。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 天天要聞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4月29日晚間,水井坊(600779.SH)發佈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營收、凈利潤連續雙增。財務數據顯示,水井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2.17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凈利潤13.41億元,同比增長5.69%。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實現營業收入9.59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15%,延續了2024年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