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戰聖魔歸來
時下的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確實比較感興趣,日常比較喜歡閱讀三本書《道德經》、《周易》和《黃帝內經》
說真話我深切的感受到現在人的作息確實有問題,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現在小年輕哪個不是晚睡晚起,甚至還熬個通宵,而黃帝內經上面清楚的說到要在子時之前就要入睡,也就是11點要進入深睡眠,如何達到呢?那麼我跟你講就要10點以前就要上床,準備睡覺。
※注意《黃帝內經》並不是讓早睡,而是讓你做到真正的早起,古人的睡覺與起床時間,或許很多人都做不到,甚至直接認為「古人不正常」,具體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同時起床的時間是「聞雞起舞」,雞鳴聲差不多在三點到五點左右,而入睡的時間最好是9點上床,準備睡覺,這是我的看法。
轉瞬之際,清明已然至。清明無需贅述,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與自然意義;從 2025 年的運氣角度而言,金運主宰,金克木,氣候顯著偏風且風力強勁。為何如此?因風屬木。故而在 2025 年,防風、防燥至關重要,「燥」即金之特性。
清明於《黃帝內經》中處於春夏之交,土氣凝重。此處科普一番: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每季末十八天為土,此階段需着重防濕,蓋因土主濕。
※而清明就是春夏的交界處,為土,為濕。就這麼簡單!
人活着就為了吃,在黃帝內經中也有提到「胃氣很關鍵」,只要你能吃得下東西,食慾很好,那麼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前面不是說了「清明是春夏的交界,為土」,所以我建議要清淡為主,油膩少搞!
簡單推薦幾個清明的美食,你們可以簡單嘗嘗!
①青團
由糯米粉、艾草汁為主料做成,艾草性溫味苦,曾經在古時候這個青團並非是美食,而是傳統的祭祀貢品,但是隨着時間的流轉成為了粵北的傳統清明應節美食,因為艾草性穩的,所以吃起來很舒服,一般來說這個青團做法很簡單「不管你會做飯還是不會做飯的」都能簡單的做出來,將買來的艾葉和蒸熟後的粳米或糯米拌在一起舂成米膏,然後在中間包一些你喜歡的餡「但是注意,前面我說的清明要清淡,所以選擇餡要清淡為主」,當團成一個綠油油的小圓球的時候,直接放在鍋里蒸熟,出鍋就可以吃了。反正清明吃點青團對你身體肯定有好處,但要注意清淡!
②薺菜
以前,我確實不太喜歡吃這道菜,感覺苦的很,但是有一次在親戚家稍微了吃了薺菜水餃,感覺包餃子挺好,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真的和我一樣不喜歡吃薺菜的,那麼可以拿來包餃子,或者做湯料,但如果你喜歡吃薺菜「涼拌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啦」,多吃薺菜不太容易上火,這是長輩們常常說的。
③枸杞葉
一般來說可能很多人會經常吃枸杞子泡水,很少吃枸杞葉,其實枸杞葉就是天精草,是清明這個時節生長的最旺盛的植物,葉片嫩綠欲滴,口感鮮美滑嫩,吃法葉很簡單煮湯或者做粥都可以,至於好吃不好吃,講實話還行!比較清涼,但味道不算重口味,也不算特別難吃,其實,我建議大家枸杞葉泡水,簡單快捷!
③山藥和春筍
前面不是說了嘛!2025年是金運主管,所以很燥,所以多吃山藥可以緩解「燥氣」,山藥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吃點淮山藥,像鐵棍山藥講實話沒有淮山藥好,但總體不管什麼山藥,外觀都是潔白細膩,口感軟糯香甜,適合炒菜、蒸制和煲湯都行。
而春筍就不用說了,它絕對是清明的時令蔬菜,同時也是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口感脆嫩鮮美,吃法多種多樣「可炒可燉可燜」。
以上就是在我眼中清明最宜適合多吃的美食,來源都是《黃帝內經》,希望大家注意,如果覺得我在美食說的不錯,歡迎點贊和收藏,評論我有什麼不足,畢竟我不太想些手機數碼了,感覺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