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2025年04月01日15:13:07 美食 1959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前言

農村自釀酒「失寵」,咋回事?

以前,農村自釀酒那可是家家戶戶都愛。幹完一天農活,喝上一杯自釀的酒,渾身的累都沒了。過年過節的時候,更是少不了它,自釀酒里藏着濃濃的鄉情和鄰裡間的感情。可現在呢,這曾經的「心頭好」卻被很多人嫌棄,這是為啥?今天咱就來好好說一說。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曾經超火,自釀酒為啥受歡迎?

中國釀酒的歷史特別長,從很早很早模仿大自然釀酒,到後來真正開始人工釀酒,技術越來越好。農村自釀酒一直都很重要,像甘肅隴南成縣黃陳鎮下五郎村,水燒酒釀造技術都傳了五代了。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過去,農村條件不太好,瓶裝酒貴,自釀酒成本低,價格便宜,大家都愛喝。而且自釀酒用的都是自家種的糧食,像高粱、小麥這些,純糧食釀造,沒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喝起來味道好,酒香特別濃。

家裡來了客人,主人拿出自釀的酒,那是特別有誠意。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氣氛特別好。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自釀酒還有文化意義,很多少數民族的習俗里,酒都很重要。比如土家族咂酒,傳說明代就有了,士兵出征,百姓在路邊擺酒,士兵吸一口就能出發。以前還有詩人寫詩記錄這個習俗呢。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不受待見,自釀酒到底咋了?

現在,自釀酒不那麼受歡迎了,原因有好幾個。

管得嚴了,自釀酒不好弄了

社會發展了,對食品安全和衛生要求越來越高,釀酒行業也管得更嚴了。以前自釀酒自己喝或者在親戚朋友間送送,管得松。現在不一樣,從釀酒的地方,到用的原料,再到釀酒的過程,都得符合衛生和質量標準。這對很多農村家庭來說,太難了。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釀酒的地方破破爛爛,又沒有專業設備和技術,根本達不到標準。為了不出現安全問題,很多人就不自己釀酒了,或者去買正規的酒。有些私自釀酒的小作坊,衛生條件差,酒糟還污染空氣,管得嚴了,他們就干不下去了。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為了健康,自釀酒被嫌棄

現在大家越來越注意健康,自釀酒在這方面就不行了。自釀酒技術不精確,設備也不專業,酒精度容易太高,還可能有雜質,對身體不好。

有些農村自釀酒釀造過程不嚴格,發酵、糖化控制不好,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像甲醇。甲醇對人體危害很大,喝多了會頭疼、噁心、嘔吐,嚴重的還會失明、丟命。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雖說用穀物釀酒,一般甲醇不會超標,但要是用紅薯、木薯這些原料,就可能出問題。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大家就更願意選可靠的商業酒了。

市場太亂,自釀酒信譽沒了

白酒市場競爭很激烈,農村自釀酒為了賣出去,很多都賣得便宜。這就導致一些壞商家為了省錢,在原料上動手腳。有的用發霉的糧食釀酒,更過分的直接用酒精勾兌,拿假酒當好酒賣。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這些假酒、劣質酒味道差,還對身體有害,喝了身體不舒服,甚至會生病。消費者喝到這樣的自釀酒,就不再相信它了。

以前賣自釀酒沒什麼規矩,現在相關部門對食品行業查得嚴,賣東西得有經營許可證等證件,做食品生意的人還得體檢合格。很多習慣傳統釀酒的老人覺得太麻煩,還怕被罰款,就不賣了,自釀酒在市場上越來越少見。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生活變了,自釀酒沒以前火了

現在生活方式變了,也影響了自釀酒。農村人大量往城市跑,農村人口少了,社會結構也變了,自釀酒文化受影響。

年輕人喜歡時尚、多樣的東西,市場上包裝好看、品牌多的酒更吸引他們,自釀酒在他們眼裡成了「老土」的東西,不再依賴自釀酒。以前大家一起釀酒、喝酒的熱鬧場景,在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了。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自釀酒以後會怎樣?

雖說現在農村自釀酒遇到很多問題,但釀酒的傳統還在。有些農村家庭還在堅持自己釀酒,而且更注意質量和衛生。

有些農村還出現了專業酒坊,有專業設備和技術,釀出來的酒符合標準,不僅在當地受歡迎,還成了特色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像甘肅隴南成縣黃陳鎮下五郎村,保留老辦法釀酒,又引進現代技術,擴大生產,把酒賣出去,效果還不錯。

農村自釀酒從很受歡迎到現在被嫌棄,是社會發展、市場變化、健康意識提高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農村自釀酒:從人人愛到被嫌棄,到底是誰在搗鬼? - 天天要聞

自釀酒要是還想讓大家喜歡,就得保證品質和安全,跟上時代發展,做出改變。它是慢慢消失,還是能重新火起來,咱們就等着看吧。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讓古老制曲技藝重煥生機 - 天天要聞

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讓古老制曲技藝重煥生機

近日,第八屆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桃花春曲節暨第四屆古粉節開幕式舉行,現場,31位古井貢酒的制曲師傅集體誦讀《桃花春曲》制曲心法口訣,將這一傳承千年的非遺制曲技藝以朗朗之聲化作活態傳承的文化符號,在春日裏續寫古井匠心。 在開幕式現場,制曲師傅們對桃花春曲的製作工藝進行展演。從堆麥糧、撒曲根,到潤料、制曲,...
茶飲「四小龍」業績PK:蜜雪領跑、奈雪掉隊,下沉市場競爭激烈 - 天天要聞

茶飲「四小龍」業績PK:蜜雪領跑、奈雪掉隊,下沉市場競爭激烈

伴隨着蜜雪集團的順利上市,目前,港股市場已經集齊了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4家茶飲企業。四家企業近期相繼披露的2024年度財務數據顯示,行業頭部效應持續顯現。從經營數據來看,2024年,蜜雪集團以248.29億元收入、44.54億元年內利潤的成績穩居行業榜首。古茗緊隨其後,也實現了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相比之下,奈...
綠清竹以品質為基,解鎖盒裝豆腐的健康密碼 - 天天要聞

綠清竹以品質為基,解鎖盒裝豆腐的健康密碼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在食品行業日益追求健康與品質的今天,陝西綠清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其專註鎖鮮盒裝豆腐的品質,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作為一家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豆製品的企業,綠清竹在原料選擇上嚴格把關,採用中國東北海倫
建議中年男人多吃這3種食物,強壯身體,過好春天 - 天天要聞

建議中年男人多吃這3種食物,強壯身體,過好春天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身體需要調整和補充的時節。尤其是對於中年男人來說,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容易感到疲乏、乏力,甚至免疫力下降,因此更需要通過飲食來強化體質。合理搭配食物,不僅能提供所需的營養,還能幫助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男人們在這個充滿
一杯飲品三成冰塊,消費者權益不容「冰」冷對待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一杯飲品三成冰塊,消費者權益不容「冰」冷對待 | 新京報快評

▲某新茶飲新品因冰塊過量問題遭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吐槽。圖/網絡截圖近日,據九派新聞報道,某新茶飲新品因冰塊過量問題遭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吐槽。多名網友實測發現,標價23元/杯的奶茶,冰塊佔比高達30%以上,即便選擇「少少冰」,杯內仍被塞入大量冰塊,融化後飲品量不足杯體三分之二,被調侃「三分之一的錢買了空氣和冰」...
陝西白水杜康以精準管控,打造廠商共贏新生態 - 天天要聞

陝西白水杜康以精準管控,打造廠商共贏新生態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與消費升級並行的當下,品牌如何通過規範市場秩序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作為中國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企業,陝西白水杜康憑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創新戰略,近年來持續強化市場管控、優化廠商合作機制,走出了一條「以規範促發展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 天天要聞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豬肉怎麼越來越難吃了?感覺以前的豬肉十分美味,如今怎麼就少了點魂兒?是豬肉真的變了,還是我們的口味變了?豬變了過去十幾年,養豬這件事早就不是小農院子里散養幾頭的模樣,而是變成了流水線上的大產業。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 天天要聞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的內涵還在提升。在近日舉行的《2025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發佈典禮中,五糧液攜手韓國米其林二星餐廳主廚金寶美(Kim Bo-mi),將五糧液與日本料理相結合,通過「以酒入菜」的方式進一步破圈,拓寬了中國白酒與世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 天天要聞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一碗天水麻辣燙,讓一座甘肅小城,成為2024年新晉頂流城市;一桌江西小炒菜,讓沒進八大菜系的贛菜,從本地走向全國;一道鍋包肉,讓東北在冬天重新衝上熱搜。在「特種兵式旅遊」與City Walk盛行的今天,大眾探索城市的方式除了「看風景」,也要
大風藍色預警! - 天天要聞

大風藍色預警!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巴彥淖爾市氣象台2025年4月3日8時55分發佈大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將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套區4~5級、北部5~6級西北風,陣風6~9級,西部、北部